APP下载

肛周脓肿手术联合中医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探究

2017-01-16孙志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脓腔肛肠肛周

孙志伟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肛周脓肿手术联合中医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探究

孙志伟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 观察手术联合中医治疗肛肠脓肿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选择80例肛肠脓肿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常规手术治疗联合中医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进行随访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0,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6%,P<0.05)。结论 肛周脓肿手术联合中医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显著降低术后患者的复发率,这一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大规模的推广。

肛肠脓肿;手术;中医

目前,肛肠外科疾病比较常见,其中肛肠脓肿占有较高的发病比例。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称为肛痈。该病主要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肠道菌”是源头,是致病的要素。“肛窦”是感染的入口,也是脓肿和成瘘后的内口。“肛腺”是感染的途径,它先发生感染,然后蔓延。“肛周间隙”是最终的发病部位。肠道菌进入肛窦致其发炎,堵塞肛腺开口,致肛腺液流出受阻,引起肛腺感染,感染通过肌间隙、淋巴管蔓延至肛周间隙,最后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肛周脓肿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临床上一般采用切开引流的方法,开展肛瘘切除术。切开挂线术可全部敞开脓腔和内口,达到一次性根治的效果[1]。有大量文献资料显示[2],切开挂线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根治该病的目的,但是术后的复发率难以避免,但是在术后同时采用中医疗法辅助治疗,可以取得理想效果。回顾性分析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肛肠脓肿患者,按照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旨在探讨联合应用手术疗法和中医治疗对肛肠脓肿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的100例肛肠脓肿的患者,并将此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3.1±1.5)岁,平均病程(14.2±0.7)d。其中有直肠后脓肿10例,肛周皮下脓肿5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9例,直肠黏膜下脓肿19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7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30~50岁,平均(44.2±1.6)岁,平均病程(13.2±0.9)d。其中有直肠后脓肿8例,肛周皮下脓肿7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9例,直肠黏膜下脓肿10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6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挂线术进行治疗,在常规消毒,指诊,对脓肿部位及范围进行确定后,检查是否有原发内口,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针对有内口的患者采用分叶镜进行观察,根据肛隐窝处的红肿情况等判断内口的位置。在脓肿比较明显的地方,一层一层的切开皮肤及其组织,然后用止血钳进行分离,等到脓液都彻底排出后,用食指触摸进行探查。分离完成后,用生理盐水及双氧水对脓腔进行冲洗。如果患者的两侧的坐骨直肠间隙连接着脓腔,则需要把坐骨结节避开,进而在左右两侧都距离肛缘大概2 cm的地方,切开一个弧形的切口,长约1 cm,让所有切口的底部都相连。食指慢慢伸入肛门内部,另一支手握探针寻找肛门的内口,在脓腔的最高点与最薄的地方把探针抽出来,把内口从脓腔将其拉出,其后将两端合拢并结扎,修剪切口使其成为梭形,彻底止血后进行,术后采用抗感染的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采用中药进行熏洗,组方如下:田七10 g、马齿苋15 g、乳香15 g、地丁8 g、明矾12 g、土茯苓15 g、侧柏叶12 g、蒲公英15 g、大黄12 g、加入2 L水后进行浸泡1 h,煮沸30 min后,提取上清液,继续煎取药液,煎至0.5 L,于盆中放置,加2倍的开水进行熏洗,1次/天,20~30分/次。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肛门症状,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1.3 效果评定显效:肛门周围柔软、压痛、有波动的肿物消除,症状均消失;有效:肛门周围柔软、压痛、有波动的肿物清除,大部分症状消失;无效:肛门周围柔软、压痛、有波动的肿物依然存在,或有肛瘘遗留,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3]。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随访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率6%,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肛肠脓肿是由于肛腺化脓感染,向直肠肛管组织内及其四周逐步蔓延诱导脓肿形成的疾病。以肛提肌当作界限,肛肠脓肿可分为高位脓肿和低位脓肿。根据脓肿的病变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分为肛门周围脓肿、坐骨肛管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该病各个年龄的人群均容易发生,起病迅速,伴随着较为剧烈的疼痛,并且时有发热、恶寒的症状发生[4-5]。以往的传统治疗中,主要采用切开引流,在瘘管形成后,再行肛瘘切除术,手术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需要进行再次手术,使患者的痛苦明显加重。而现在采用的切开挂线术,可将全部脓腔及内口散开,达到一次性根治的效果,避免了二次手术及肛瘘的形成,同时使患者痛苦明显减轻[6]。另外,观察组的手术结束后,取中药熏洗,田七止血、镇痛、消肿、疗伤;马齿苋解毒消肿、清热利湿;乳香消肿止痛、活血;地丁清热解毒;明矾收敛、抗菌;土茯苓利湿泄浊、祛风通络、解毒散结;侧柏叶止血;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大黄清热解毒、凉血散火。一起共用这些药后,具有愈疡生肌、抗炎解毒及祛腐效果,对脓腔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使局部组织修复和生长的能力显著提高。此外,熏洗也可以使血管扩张,增加机体对药液的吸收,增强临床效果。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辅助疗法是近几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临床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医护人员在应用中医治时,必须明确患者的病因、病情和病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如此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综上,肛肠脓肿采用手术联合中医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我们广泛推广。

[1] 张庆伟,樊志敏.肛周脓肿的外科治疗[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1):54-56.

[2] 范丽颖.一次性切开挂线术并中药熏洗治疗肛周脓肿68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4):63-64.

[3] 叶玲,黄璇,高尤亮.加味苦参汤熏洗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34-135.

[4] 张玉镇.切开挂线术加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65例[J].河南中医,2004,24(11):48-48.

[5] 陈平,唐武,樊福珍.手术加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肛周脓肿合并肛瘘62例[J].中医研究,2005,18(2):35-36.

[6] 金艳玲.肛周脓肿术后辨证中药口服,熏洗及换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188-189.

R574

B

1671-8194(2017)26-0033-02

猜你喜欢

脓腔肛肠肛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游离股外侧肌皮瓣治疗合并巨大脓腔的慢性脓胸疗效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各种椎管内麻醉方法在肛肠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对照研究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主任傅传刚教授简介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