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囊中隔皮瓣治疗尿道下裂66例临床观察

2017-01-16彭晓东李培育石家敏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阴囊术式成形术

彭晓东,李培育,石家敏

(怀集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 怀集526400)

阴囊中隔皮瓣治疗尿道下裂66例临床观察

彭晓东,李培育,石家敏

(怀集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 怀集526400)

目的:探讨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联合膀胱穿刺造瘘治疗尿道下裂的手术效果,为尿道下裂患者选择最佳术式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阴茎阴囊型及阴茎近端型尿道下裂患者共66例,均采用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联合膀胱穿刺造瘘进行尿道下裂的治疗。比较同期采用不同术式(尿道口基底皮瓣尿道成形术、横行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结果:63例患者手术一次成功,其中51例术后恢复良好;11例有尿道外口或新尿道狭窄;经2~8次尿道扩张后恢复良好;4例出现尿瘘,1例尿瘘患者自行愈合,3例尿瘘患者经第2次手术修补后恢复良好。3种术式成功率相比,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联合膀胱穿刺造瘘一次手术成功率达到95.5%,高于其他两种术式(P<0.05)。结论: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联合膀胱穿刺造瘘是治疗阴茎阴囊型及阴茎近端型尿道下裂的一种好方法。

尿道下裂;膀胱造瘘;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是男性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畸形,不但对患者的正常排尿和性生活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危害。该病的发病率为0.4%~1.0%,我国男性新生儿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平均每300个新生男婴中就有1例,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和器械的进步,尿道成形术成为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方法,该术式多达300余种,但尚未有金标准的术式。本文主要对我院2004年1月-2013年1月就诊的66例阴茎阴囊型及阴茎近端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联合膀胱穿刺造瘘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阴茎阴囊型及阴茎近端型尿道下裂患者66例,年龄4~25岁,平均年龄8.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加膀胱穿刺造瘘治疗。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术前用刺激性小的清洗液清洗手术野皮肤。不使用任何皮肤染色、混淆血管走行的清洗剂。麻醉后,先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再分离包皮粘连,暴露冠状沟,清除积沉的包皮垢,用稀碘伏冲洗尿道,消灭可能存在的细菌。

1.2.2 手术操作 术中逐层清除冠状沟至尿道口间的纤维索带以矫正阴茎下曲。切取阴囊中隔皮瓣,绕尿道口向阴囊中隔作两条平行切口达会阴浅筋膜深面,长度较尿道口至阴茎头尖距离略长1.0 cm,宽度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儿童为1.2~1.5 cm,成人为1.5~2.0 cm。为尽量避免损伤蒂根部血管丛,从近肛门端向尿道口方向分离皮瓣,尿道口端1.0 cm皮下组织勿过多分离;为了避免翻转后在该处形成盲袋,常需切除皮瓣基底部一段长0.5 cm的表皮。用剪刀或打孔器切割阴茎头成形隧道,置入F8~14多孔硅胶支架管做尿道支架,向上翻转中隔皮瓣包绕支架管,用5-0可吸收线缝合成皮管,稍游离并修整原尿道外口使其成斜面。若合并尿道外口狭窄,应将尿道外口纵行剪开少许。在阴茎白膜上固定皮管基底约3~4针,并用阴茎头牵引线固定支架管。将阴囊皮肤向中线靠拢,行间断缝合并留置皮下引流条,摊开的包皮背侧做正中切开后移向阴茎腹侧,去除多余皮肤,用3-0丝线行间断缝合皮下和皮肤,最后用弹力套包扎阴茎并缝合固定。

1.2.3 手术后处理 进食流质3 d,防止过早排大便污染伤口,14岁以上者建议运用女性激素及镇静剂抑制阴茎勃起。每日从新尿道支架管远端插入针头,冲洗新尿道分泌物1~2次。术后4~7 d拆除弹力套,7~8 d拆线;切口愈合好,10~14 d拔除支架管及膀胱穿刺造瘘管,自行排尿。

1.3 数据处理 用SPSS 13.0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 63例患者手术一次性成功,其中5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11例患者有尿道口或新尿道狭窄;经2~8次尿道扩张后恢复良好;4例患者出现尿瘘,1例尿瘘患者自行愈合,3例尿瘘患者经第2次手术修补后恢复良好,一次手术成功总有效率为95.5%。

2.2 不同术式的手术效果 我院同期不同类型尿道下裂行尿道口基底皮瓣尿道成形术(25例)和横行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22例)出现尿道狭窄(尿道外口或新尿道狭窄)和尿瘘情况以及与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联合膀胱穿刺造瘘相比较见表1。

表1 尿道下裂行不同术式后出现尿瘘、尿道狭窄情况及成功率比较

3种不同术式出现尿瘘和尿道狭窄率相比较,尿道口基底皮瓣尿道成形术和横行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术后出现尿瘘情况高于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联合膀胱穿刺造瘘术(P<0.05),3种不同术式术后出现尿道狭窄率无差异(P>0.05)。3种术式成功率相比较,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联合膀胱穿刺造瘘一次手术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种术式(P<0.05)。

3 讨论

一般认为尿道下裂的形成受到胚胎睾丸产生的雄激素影响,使左右尿道嵴不能正常融合[2],某些情况下末端器官对雄激素不应答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目前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尿道下裂的发生[3]。因尿道下裂患者需蹲着排尿,严重影响其身心发育,故需手术矫正。

尿道成形术目前是治疗尿道下裂的唯一有效方法,该术式多达300余种,选择合适的术式和修复材料,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临床上较注重一期修复,且作为首选治疗,主要认为手术次数的增多,会对患者的术后性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一期手术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治疗痛苦和治疗费用[4]。阴囊中隔皮瓣的优点[5]:(1)阴囊中隔皮瓣的血供恒定,不易发生缺血或坏死;(2)皮瓣蒂部正中切口向阴茎腹侧转移容易,手术操作方便,一期手术成功率高;(3)阴囊中隔的皮肤为无毛区,可避免术后尿道内毛石的形成;(4)成形的皮管向内翻转,其缝合面紧贴阴茎海绵体腹侧,减少了术后尿瘘的发生。(5)原尿道与阴囊中隔皮瓣不切断,皮瓣血运良好又无创口,降低尿道瘘的发生机会。我院治疗的成年患者,均选取无毛发生长的阴囊中隔皮瓣,可避免术后尿道内长出毛发以及尿道结石的形成。该术式还需注意其适应证:阴茎阴囊型及阴茎近端型尿道下裂患者,儿童患者需阴囊发育良好,成年患者需阴囊中隔无毛发生长。阴囊发育不良以及阴囊皮肤感染性疾病患者不宜采用此方法。

综上所述,阴囊中隔皮瓣具有取材方便、皮源充足、血运良好、组织不易坏死、愈合能力强等特点,术后尿瘘、尿道狭窄发生率低,成功率高;中心静脉导管行膀胱穿刺造瘘方法简单,创口小,护理极为方便[6]。本术式操作简单、创伤小、一次性修复成功率高等优点,是治疗阴茎阴囊型及阴茎近端型尿道下裂的一种好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 高成满.尿道下裂手术研究进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5):648-650.

[2] 杨鲲,唐涌志.小儿尿道下裂的病因与治疗[J].上海医药,2013,34(2):13-16.

[3] 邰胜,梁朝朝,张力,等.尿道下裂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16):94-97.

[4] 陈丽,王珊珊.尿道下裂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23-25.

[5] 赵彰,孙宁.尿道下裂手术术式、修复材料回顾及包皮血管分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4):4-8.

[6] 肖开虎,林涛,李旭良,等.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616-1618.

2015-08-26)

猜你喜欢

阴囊术式成形术
阴股沟岛状皮瓣修复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临床疗效
袖状胃加,我们该如何合理选择?
阴囊坠胀会是什么疾病
阴囊瘙痒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