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2020年)

2017-01-15刘源,张院萍

中国畜牧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兽疫调运病原学

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2020年)

2007年,小反刍兽疫首次传入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农业部会同当地政府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2013年11月底,小反刍兽疫再次传入我国,疫情波及多个省份。为切实做好小反刍兽疫消灭工作,有效保障养羊业稳定健康发展,2015年12月24日,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2020年)》(农医发【2015】34号)。

一、目标

2016年,全国所有省份完成本行政区域内小反刍兽疫总体状况评估。免疫省份继续实施免疫,福建、海南等非免疫省份继续做好监测监管工作。

到2018年,全国所有免疫省份达到免疫无小反刍兽疫区(以下简称免疫无疫区)标准,并对所有免疫省份开展退出免疫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全国逐步退出免疫。

非免疫省份达到非免疫无小反刍兽疫区(以下简称非免疫无疫区)标准。

到2020年,除毗邻小反刍兽疫疫情国家的陆地边境县(团场)或沿边境线30公里范围内的免疫隔离带以外,力争全国达到非免疫无疫区标准。

二、总体策略与技术路线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分区域、分阶段的防治策略。以区域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推动小反刍兽疫消灭工作。

各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在对本行政区域内开展小反刍兽疫风险评估基础上,划定免疫无疫区和非免疫无疫区建设区域。对免疫地区,通过采取免疫、监测、扑杀、移动控制等综合防控措施,逐步达到免疫无疫状态;对非免疫地区,或通过免疫无疫区评估验收的地区,强制退出免疫,采取监测、扑杀、移动控制等综合防控措施,逐步达到非免疫无疫状态。

骆驼、鹿等其他易感动物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参照本计划执行。

三、防治与保障措施

采取包括日常防疫管理、免疫接种、监测预警、调运监管、应急管理、境外疫情防范、宣传培训、交流与合作、评估验收等方面的防治措施;并实施组织领导、条件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1.日常防疫管理。养羊场(户)、活羊交易市场和屠宰场应当加强日常防疫管理,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定期做好清洗消毒工作,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2.免疫接种。免疫地区的养羊场(户)应做好羊群免疫工作,对新生羔羊和新补栏的羊要及时补免,并做好免疫记录,免疫抗体合格率应达到70%以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要切实做好免疫效果监测评价,加强疫苗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管,确保疫苗质量和效果。

3.监测预警。各地切实做好小反刍兽疫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免疫动物群体以病原学监测为主,非免疫动物群体以血清学监测为主。对病原学阳性动物及同群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追溯排查等防控工作;对血清学阳性的非免疫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同群动物进行全面排查,并隔离观察至少21天,在隔离期内每周开展检测。

省级和地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病原学监测为主,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血清学监测为主。各地监测中发现的病原学阳性样品应及时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或农业部指定实验室复核确诊。

4.调运监管。加大活羊调运监管力度,严禁活羊由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对继续饲养的羊,经产地检疫合格后,可以从非免疫地区调运至免疫地区,在免疫地区之间、非免疫地区之间也可以跨区调运,严禁从免疫地区调运至非免疫地区。对用于屠宰的羊,经产地检疫合格后,应直接运达目的地屠宰场屠宰,严禁中途卸载或继续饲养。

5.应急管理。各地应严格按照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6.境外疫情防范。加强边境地区防控,建立边境免疫隔离带,切实落实边境巡查、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强化联防联控,形成防控合力,有效防范疫情跨境传播风险。

猜你喜欢

兽疫调运病原学
羊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研制成功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舰载机典型调运方案推演与时序优化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
预防牛长途调运应急反应探讨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考虑多次往返配送问题的抢险救灾物资调运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不可松懈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