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隐患手术室

宋 阳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100)

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

宋 阳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100)

目的 研究我院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及不安全因素,并探讨防范措施。方法 以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29例患者为样本,统计护理中出现的风险隐患及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 对手术室护理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干预可以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积极正确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不安全因素,规避隐患,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应该受到临床的推广与重视。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措施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医护工作的发展,护理工作逐渐朝着细化分工、多样化操作的方向发展[1]。手术室作为医院的核心科室,其层次较多,体系复杂,是为执行手术、治疗诊断、抢救急诊重危患者的重要场所,医护工作者肩负的责任重大,其对于护理的要求也非常严格。由于其要求科学专业的知识、较快的工作节奏、精准复杂的操作、较为繁重的工作量并属于高风险操作,有些护理者并不能熟练的掌握,就导致了护理风险的出现,影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医患纠纷等问题[2]。加之患者及其家属的法律意识、维权理念日渐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对于手术室护理中的风险隐患进行有效的干预管理,尽可能的消除护理缺陷,避免护理中的不恰当行为,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成为手术室护理中极为关键的问题,应该受到临床的重视[3]。本文以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为样本,统计护理中出现的风险隐患及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样本:以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29例患者为样本,其中男性62例,女性67例,年龄为15~79岁,平均年龄(42.6±4.9)岁。

1.2 方法:分析129例进行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统计护理中出现的风险隐患及不安全因素,包括发生的时间,护理人员采取的补救措施等,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防范措施。

2 结 果

手术的进行涉及较广的医疗领域,复杂的操作技术,专业化的医疗知识,加之患者的病情复杂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手术进行时会发生各种不同的问题。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及不安全因素,在操作中尽量避免,这是每个护理工作者应该落实的行动。下面就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2.1 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①护理工作者问题:护理工作者的知识水平与临床经验决定着患者治疗的质量。由于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医院的手术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新的技术、业务不断增多,而护理人员并不能完全的掌握新的医疗设备,没有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和丰富的操作经验,致使护理工作者在突发情况发生时不知所措。如一案例中护理人员在连接电刀时电极板放置位置不正确而引烫伤患者,造成医患纠纷的发生。沟通不足也是护理工作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在进行手术之前没有详细的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存在的不适与医疗意外的存在,致使在情况发生后患者的情绪激动,易造成医疗纠纷。如一案例中因护理工作者与患者的沟通不充分,导致患者出现了不信任不安全的心理暗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也是存在的问题。护理工作者在操作工程中不注意细节,思想不能集中。另一案例由于护理时患者不当的体位导致患者神经麻痹并伴有皮肤组织受压引起压疮,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②医院管理问题:应急措施不完善是医院管理中存在的一大风险,如出现紧急的停水断电等情况无法立即解决,在手术过程中仪器的故障也没有专门的备用仪器可以使用。另一方面就是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当,致使一些护理工作者工作强度过大、负荷过重,造成医护人员的身心疲劳,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造成隐患。同时没有较为全面的学习交流计划也是管理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有很多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其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较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致使他们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不能及时的对自己进行自我审视与检讨,不能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造成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③患者问题:如今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危机是手术室护理中的一大隐患。由于不能充分的信任与理解护理工作者,造成一些细小的问题被放大,无法正常的配合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有些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出现意识模糊或躁动不安等情况,使护理很难实施。加之一些手术费用较高,很多患者并不能接受,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担心成为家人的负担,被社会所遗弃,致使情绪消极,心情烦躁,不配合工作者的护理,为进一步护理带来难度。

2.2 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①加强护理工作者的学习:在护理工作者上岗之前就应对其进行全面详细的培训,特别是对于新引进的医疗设备的培训,在理论与实践各方面考核通过之后才能进行临床护理。实行分级培训,根据不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悟性与岗位要求,实行分级培训,针对不同的项目,将人员进行分组,定期轮换。强化护理工作者的风险意识,增加应对紧急问题时的应变能力。选择优秀的护理人员去上级医院学习,并将学习经验分享。刚刚上岗的护理人员应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陪同操作。加强责任意识,对于在工作中疏忽大意的护理人员应加大惩罚力度。②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医院应加强护理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监督与防护风险的发生。监督人员应经常视察手术室,及时发现不认真工作,不端正态度,情绪烦躁的护理人员,并对其进行评判教育和相应的惩罚。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确保每一个步骤都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合理分配医护人力资源,避免医护人员长期疲劳操作,降低不安全因素[4]。建立完善手术室管理规章,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对于管理人员也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准则,评价一线护理人员的有效依据,对于刚刚上岗的护理工作者也是护理工作的行动指南。③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与引导:通过分析发现,在手术室护理时跟患者加强交流,及时问询患者的需求,提供友好微笑的服务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所以所有的护理工作都应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应在患者接受手术前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充分了解患者的病理状况,家庭社会背景等情况,获得患者充分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并为患者讲述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摆脱心理负担,对疾病的治愈充满信心。在患者进行完手术后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预后以及康复的指导,帮助患者进行功能性锻炼,让患者感觉到护理人员的专业与关怀,使其对医护人员更加信任。组织专家进行定期的讲座,为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疾病的护理知识和规避风险的方法,提高患者的防病意识,使患者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下接受手术。

3 讨 论

手术室护理由于其要求较高,技术复杂,并且会接触先进的医疗设备,在操作过程中易出现失误而导致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如何规避这些不安全因素是每一个手术室护理工作者都在面临的问题[5]。虽然不安全因素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尽可能的减少。面对较为常见的护理工作者的问题,医院管理的问题和患者的问题,根据经验本文总结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加强护理工作者的学习,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与引导。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望在较大程度上方法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手术室护理环境。

[1] 谷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分析[J].大家健康,2015, 9(7):172-173.

[2] 蔡红梅,杨水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4):3357-3357.

[3] 邱锦芳,郑灵,邓小嫡,等.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13):109-110.

[4] 邝羡明.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6):877-879.

[5] 张宁.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方法措施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5):1201-1202.

R473.6

B

1671-8194(2017)06-0264-02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隐患手术室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