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科学实施展开系统性分析

2017-01-15齐东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口腔疾病人性化门诊

齐东华

(本钢总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对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科学实施展开系统性分析

齐东华

(本钢总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系统性地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科学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门诊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口腔疾病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予以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中38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总满意度为95.0%;对照组40例患者中31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总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门诊患者实行科学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理质量。

人性化护理;口腔门诊;科学;系统性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相续。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在人体功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因此,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护理亦显得十分重要。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患者对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护理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人性化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本文主要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科学实施方法和效果,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口腔门诊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67岁,平均年龄(44.12±2.34)岁,病程最短的3天,最长的2年,平均病程(13.5±2.4)个月;对照组40例患者中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68岁,平均年龄(39.54±2.18)岁,病程最短的5天,最长的2.6年,平均病程(12.2±2.16)个月。

80例口腔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本次研究为所有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研究原理和护理方法,获得其同意与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详细观察80例患者的口腔病情,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予以对症治疗,为其建立系统的资料档案,做好详细记录。

1.2.1 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治疗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观察患者口腔融膜的变化,如有无充血、糜烂、溃疡、肿胀及舌苔颜色的异常变化等,根据患者情况予以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2]。

1.2.2 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①全面了解。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评估患者的病情,在询问患者情况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面部表情柔和,耐心倾听。治疗前充分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药物等,并进行检查消毒;操作时动作要轻巧、细致,保持口腔融膜[3]的完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②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治疗环境安静、整洁、舒适。③日常护理。为患者详细讲解口腔疾病知识和口腔护理知识,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避免再次感染,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痛苦。④心理疏导。口腔治疗可能会影响美观,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此时,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帮助其跨越心理障碍,以便更好的治疗。尤其是老年患者常伴有全身性疾病,口腔环境发生变化,治疗效果不够好,容易产生焦虑、担忧的情绪,医护人员应充分考虑其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方案[4]。

1.3 观察指标:根据患者的口腔疾病恢复情况和患者的主诉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将护理效果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标准。其中十分满意表现为:患者治疗后口腔生理功能恢复正常,心情愉悦,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满意表现为:治疗后患者口腔生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担忧、恐惧心理得到有效改善;不满意表现为:治疗后患者口腔生理功能没有明显好转,治疗过程中紧张、焦虑,不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1.4 数据处理:研究结束后,将所有的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录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予以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中28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十分满意,概率为70.0%,10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概率为25.0%,2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不满意,概率为5.0%,总满意度为95.0%;对照组40例患者中17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十分满意,概率为42.5%,14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概率为35.0%,9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不满意,概率为22.5%,总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人性化护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而衍生的新兴护理模式,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上体现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从而提高医院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5]。本文的人性化护理模式主要包括诊治分工、治疗环境、患者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①诊治分工。医院口腔科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职责进行明确分工,科学排班,护理人员应于患者治疗前将所需的仪器设备准备好,并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使用功能,如口腔激光治疗仪等。同时,护理人员应熟悉当日医师出诊情况,将就诊患者的资料输入分诊计算机中,通过智能叫号器安排患者有序就诊。②环境护理。候诊室定时打扫和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流畅,可在诊治室内摆放新鲜的绿色植物,以净化空气,改善患者的治疗心情。同时,实行智能叫号可避免诊治室出现拥挤、嘈杂的现象,可确保患者在就诊前得到休息和调整。③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注重仪容仪表,礼仪到位,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语气柔和,语调适中,能与患者进行亲切友好的交流,部分患者对口腔疾病不了解,担心治疗后会影响容貌,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讲解或解释工作,关心患者,可为候诊患者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消除患者紧张心理。④可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在口腔门诊处设置健康橱窗或张贴宣教海报,海报内容活泼有趣,可以用漫画的形式普及口腔知识。

总之,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以人为中心的一项新兴护理模式,不仅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也应关注医护人员的情况,医护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才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本文将人性化护理模式贯穿于口腔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很好的说明了科学系统的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价值。

[1] 黄慧萍.口腔门诊护理的案例分析和解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 21(18):867.

[2] 孙薇,张金玉,钟彬,等.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的人性化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3):32-33.

[3] 方芳,恽白,张琴等.口腔门诊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z1):128.

[4] 鲍霞红,单莉英.口腔门诊复杂拔牙术中的人性化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9):52.

[5] 王景佳,宋丽娜,陶玉华等.口腔门诊的人性化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080-1080.

R473.78

B

1671-8194(2017)06-0249-02

猜你喜欢

口腔疾病人性化门诊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门诊支付之变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