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骨折康复功能

毕 丹

(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

毕 丹

(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目的 探讨选择功能锻炼+康复护理方法对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06月骨折患者150例。通过抽签法对所有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用D1组(观察组 75例)以及D2组(对照组 75例)表示。D1组:功能锻炼+康复护理;D2组:功能锻炼+一般护理。比较两组骨折患者在临床疗效以及功能锻炼评价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 两组骨折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同D2组骨折患者进行比较,D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功能锻炼以及功能恢复两方面,同D2组患者进行比较,D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 对于骨折患者,临床在实施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最终能够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有效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以及相关功能的恢复,从而显著提高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功能锻炼;骨折;康复护理

针对骨折患者,在对其实施骨折康复护理训练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完成相关规定要求,最终有效促进自身运动系统功能恢复。为了进一步分析功能锻炼配合康复护理对骨折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临床给予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护理,针对患者骨折愈合发挥显著促进作用,现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骨折患者150例。通过抽签法对所有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用D1组(观察组 75例)以及D2组(对照组 75例)表示。针对D1组骨折患者,男45例,女30例;年龄分布为13~77岁,平均年龄为(41.31±3.22)岁;属于胫腓骨骨折的患者19例,属于股骨骨折的患者11例,属于上肢骨折的患者10例,属于多发性骨折的患者9例,属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9例,属于骨盆骨折的患者7例,属于脊柱骨折的患者10例;患者的文化程度为:大学的患者15例,中学的患者32例,小学的患者19例,文盲患者9例。针对D2组骨折患者,男49例,女26例;年龄分布为15~76岁,平均年龄为(41.35±3.23)岁;属于胫腓骨骨折的患者20例,属于股骨骨折的患者10例,属于上肢骨折的患者11例,属于多发性骨折的患者10例,属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0例,属于骨盆骨折的患者8例,属于脊柱骨折的患者6例;患者的文化程度为:大学的患者16例,中学的患者31例,小学的患者20例,文盲患者8例。两组骨折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以及学历等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针对D1组骨折患者,主要选择功能锻炼+康复护理的方法;针对D2组骨折患者,主要选择功能锻炼+一般护理的方法。具体为:

1.2.1 对患者实施功能锻炼:①合理控制功能锻炼的时间:观察患者骨折有效复位固定后,准备对患者实施功能锻炼,直至患者的骨折有效愈合,患者的功能有效恢复至最佳状态。在对患者实施骨伤科治疗的过程中以及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有效融合功能锻炼,保证连续不间断[1]。②合理选择功能锻炼的方法:在对骨折患者进行锻炼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主动练习为主以及被动练习为辅。通过合理的被动锻炼,能够将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有效增加,但是只有患者通过主动锻炼才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肢体肌肉萎缩的情况,将患者的肌张力有效恢复,将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有效提高。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做到循序渐进,针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进行合理控制,防止过度锻炼出现关节周围骨化的现象[2]。③合理确定功能锻炼的位置:在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需要对重点关节功能进行有效锻炼,同时需要对相邻关节进行有效训练。

1.2.2 对患者实施骨折康复护理:①对骨折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合理指导患者可以认真进行自我调节,同患者家属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将患者的陌生感以及针对疼痛产生的恐惧有效消除,为患者发放相关的健康宣教资料,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能够耐心解答,观察患者受伤肢体功能是否有效恢复。在对患者实施日常护理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心理动态进行认真观察,针对表现出情绪波动以及针对功能锻炼丧失信心的患者,需要鼓励患者通过自我暗示以及同周围人群沟通等将消极情绪有效消除,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充分的肯定以及鼓励,能够有效确保患者可以做到自我调节[3]。②对患者实施行为干预:针对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较易表现出诸多并发症的现象,对此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需要进行密切观察。针对合并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因为自身血管受压较大以及表现出较高的脆性,较易出现渗血的现象,对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护理。在固定时间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疼痛位置、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性质进行准确评估,并且给予对应的干预[4]。③对患者给予生活护理:对患者完成手术后,禁止患者急于活动,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合理对患者的活动量进行控制,在行动的过程中做到缓慢轻柔,避免出现手术部位切口出血的现象。在卧床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生活护理,针对患者的需求能够有效满足。④对患者实施出院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指导患者家属如何进行并发症预防,以及实施康复训练的主要方法。同患者家属共同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支持,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5]。

1.3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患者未表现出疼痛感,能够自由活动;患者表现出间隙性疼痛症状,患者表现出活动受限;无效:患者表现出显著的疼痛感,对日常活动造成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受到限制。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骨折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以%形式表示治疗总有效率,通过t检验以 形式表示功能锻炼评价等,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所有骨折患者完成干预后,D1组:显效:67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D2组:显效:52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67%;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同D2组骨折患者进行比较,D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

2.2 功能锻炼评价:所有骨折患者完成干预后,D1组:生理质量评分(3.43±0.80)分;心理支持评分(3.53±0.90)分;功能锻炼评分(3.61±0.92)分;功能恢复评分(3.57±0.46)分;D2组:生理质量评分(4.19±0.76)分;心理支持评分(4.22±0.72)分;功能锻炼评分(4.30±0.69)分;功能恢复评分(4.02±0.45)分;在功能锻炼以及功能恢复两方面,同D2组患者进行比较,D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

3 讨 论

骨折于医院骨科中非常常见,针对此类患者治疗的关键主要为了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对于骨折患者,通过功能康复锻炼,针对新陈代谢以及血液循环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获得显著效果。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软组织粘连的情况或者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在此种条件下,会使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创伤后果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

通过对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有效促进功能恢复。通过选择功能锻炼配合骨折康复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确保患者生理舒适,对患者病房内相关设施进行有效完善,针对室内温度以及湿度进行合理控制。通过心理护理,将患者的不安消极心理有效消除,最终有效提高疾病治疗信心。

总而言之,对骨折患者采取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提高骨折患者的预后质量,成功提高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刘洁珍,黄雪萍,侯之启,等.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30例肱骨近端骨折的肩关节功能锻炼[J].中华护理杂志,2013,41(9): 794-795.

[2] 刘小华,蔡雪翠.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50-51.

[3] 邱沈虹,黎庆卫,张宏宁,等.分期功能锻炼对桡尺骨干双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4):31-33.

[4] 陈秋莲.功能锻炼联合冰敷防治近膝关节处骨折患者伸膝装置粘连[J].护理学杂志,2010,25(20):26-27.

[5] 蒙玉衡,黎和平,黄崇博,等.骨折康复护理应用音乐功能锻炼操疗效分析[J].现代康复,2013,5(20):38-39.

R473.6

B

1671-8194(2017)06-0237-02

猜你喜欢

骨折康复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