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手操作在瓷贴面黏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2017-01-15刘金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贴面口腔医院牙体

刘金荣 宋 鑫

(1 大连市口腔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2 大连市金州区口腔医院修复科,辽宁 大连 116100)

四手操作在瓷贴面黏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刘金荣1宋 鑫2

(1 大连市口腔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2 大连市金州区口腔医院修复科,辽宁 大连 116100)

目的 分析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在瓷贴面黏接过程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88例(354颗)拟进行瓷贴面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四手操作组和对照组,由同一医师进行瓷贴面黏接,对比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操作时间、瓷贴面1年脱落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每颗患牙操作时间为(3.5±0.45)min,对照组操作时间为(5.5±0.6)min,实验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瓷贴面1年脱落率为4.4%(8/180),对照组瓷贴面1年脱落率为8.6%(15/174)。实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3.9%(169/180),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6.2%(150/174),实验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四手操作在瓷贴面黏接过程中的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诊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应大力推广。

四手操作;瓷贴面;护理配合

瓷贴面是采用黏接技术,对牙体表面缺损、着色、变色和畸形等,在保存活髓、少磨牙或不磨牙的情况下,用美容修复材料直接或间接黏接覆盖,以恢复牙体的正常形态和色泽的一种修复方法[1]。随着黏接技术的不断进步,瓷贴面发展迅速,加之瓷贴面能很好的保存牙体组织,已在临床广为使用。然而瓷贴面修复过程中由于其复杂的黏接技术,医师需要助手默契的配合来完成操作。现将四手操作引入瓷贴面黏接的操作中,将口腔医院拟行瓷贴面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四手操作组和独立操作组,评估四手操作在瓷贴面修复中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修复科就诊,行瓷贴面修复的前牙美容修复患者88例(354颗患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在25~35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67例,共354颗患牙,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四手操作组,n=180)和对照组(n=174)。

1.2 材料与方法:材料包括高速涡轮手机、定位金刚砂车针、排龈器、排龈线、抛光车针、硅橡胶印模材料、托盘、临时冠材料、比色板、咬 纸。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医师操作完成。瓷贴面黏接过程为:试戴,调改接触点,试色(将清水滴于修复体黏接面就位试色);瓷贴面组织面处理(10%氢氟酸处理60 s,清水冲洗20 s,置于95%酒精中荡洗1 min,涂布硅烷耦联剂30 s后吹干,涂布黏接剂);牙体组织的处理(浮石粉清洗组织面,37%磷酸酸蚀牙体,牙本质10~15 s,牙釉质30 s,冲洗20 s,牙面保持湿润,涂布黏接剂,吹干后光固化10 s),修复体就位黏接,使用短时光照每个区域1~2 s,去除初凝树脂黏接剂,光照40 s彻底固化树脂黏接剂。护士负责器械准备,在工作区域2~4点位吸唾、保障术野、瓷贴面组织面处理,关注患者感受,给予患者精神支持,缓解患者恐惧感。完成操作后,进行座椅和器械消毒,协助医师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对照组全过程由同一医师独立完成。包括:瓷贴面处理,牙体组织的处理,吸唾等。

1.3 观察指标:对比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操作时间、瓷贴面1年脱落率及患者满意度。操作时间以医师去除临时修复体试戴开始,直至树脂黏接剂彻底固化为止。患者满意度以术后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操作时间的比较:实验组操作时间为(3.5±0.45)min,对照组操作时间为(5.5±0.6)min,实验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P<0.05)

2.2 牙体预备标准率比较:实验组瓷贴面1年脱落率为4.4%(8/180),实验组瓷贴面1年脱落率为8.6%(15/174),实验组瓷贴面脱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P<0.05)。

2.3 患者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3.9% (169/180),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6.2%(150/174),实验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P<0.05)。

3 讨 论

瓷贴面具有不磨牙、少磨牙、色泽稳定、形态逼真、生物相容性好,更好的保护牙体牙周组织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牙体变色牙、着色牙、牙体表面缺损、畸形牙及牙间隙过大等前牙美容修复[2]。瓷贴面的广泛应用与黏接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精细的牙体预备后,瓷贴面的成功对黏接技术的敏感性极高。在一般临床工作中,口腔医师的独立性较强,但瓷贴面的黏接需要同时处理牙体和修复体,因此医师独立操作难度较大。四手操作是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医师护士一对一坐位操作配合,二人四手同时工作,期间护士为医师快速准确的传递各种材料、器械等物品[3]。目前这种技术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并已通过世界健康社会科学学会在世界推广[4]。

本试验对比研究了瓷贴面黏接过程中四手操作对操作时间、瓷贴面1年脱落率及患者满意度三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手操作组的操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四手操作组的瓷贴面1年脱落率低于对照组,而四手操作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四手操作在瓷贴面黏接过程中极大的提高了医师的黏接效率、黏接质量和诊疗质量。在四手操作配合下,护士在口外进行修复体黏接前的处理,与医师口内处理基牙时间基本同步,提高了诊疗效率;与此同时医师可以集中精力处理患牙,精准把握基牙的酸蚀时间;冲洗过程中护士辅助吸唾可以避免患者吐水对基牙处理面的污染,提高黏接效果。

四手操作技术已逐渐为临床所接受、开展。它有利于减轻医师身心疲劳、缩短了诊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诊疗质量。瓷贴面由于其形态的局限性,对黏接技术的敏感性极高,黏接效果决定其远期临床效果,四手操作在此过程中显示了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避免了医师同时处理修复体和牙体组织时顾此失彼。因此,瓷贴面修复过程中四手操作不可或缺,四手操作在瓷贴面黏接过程中的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诊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应大力推广

[1] 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9.

[2] 万乾炳.全瓷修复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

[3] 黄杏颜,詹春华.四手操作在正畸粘结托槽中的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34-35.

[4] 赵佛容,陈佩珠.口腔科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R473.78

B

1671-8194(2017)06-0229-02

猜你喜欢

贴面口腔医院牙体
《激光牙体修复学临床指南》出版发行
我校附属口腔医院完成福建省首例机器人口腔种植手术
口腔医院不只是看牙
不同预备方式前牙瓷贴面修复临床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如何做好口腔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可摘戴临时贴面的临床研究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