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糖尿病患者施以中医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血糖值情志常规

张 娜

(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3)

对糖尿病患者施以中医护理的效果分析

张 娜

(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3)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8例随机分成中医组、常规组,治疗时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 护理前中医组、常规组血糖水平差异不显著,经过护理后常规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中医组。结论 中医护理可以改善糖尿病的护理效果。

中医;糖尿病;效果;护理

糖尿病由气机、机体代谢失常引起,代谢失常可致水谷难化精微,久之可成壅滞之气;壅滞可生血浊,血浊内瘀则毒性酿生、浊毒内蕴,故机体可受到渐进性及慢性损害[1]。早期病变可见血浊内瘀、血伤阴津,久之可致脾气伤、精微泄漏、肝失疏泄、肾不固藏。为了避免病情不断发展与恶化,可以应用中医理论强化临床护理。本文探讨了对糖尿病患者施以中医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护理效果观察对象,入选标准如下:临床表现以不明原因消瘦、多尿、多食、多饮为主,兼有疮痈、眼疾、烦渴、中风、水肿、神昏、胸痹、眩晕或肺痨等病症。排除肾脏等重要功能脏器严重受损者,无沟通能力及交流能力者。将108例随机分成中医组、常规组,每组54例。中医组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为58~86岁,平均(67.9± 2.3)岁;常规组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为57~89岁,平均(67.4± 2.1)岁。中医组、常规组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

1.2 方法:治疗常规组中的54例糖尿病患者时应用常规性护理方法,如指导患者监测血糖水平、告知患者遵医嘱应用降糖药物等。对于中医组的54例,应用了以下中医护理措施。

1.2.1 用药护理:气阴两虚者的用药原则为益气养阴,所服之药多为补药,如脾胃不足或虚不受补,则长期服药可引起上火症状,在患者出现眼目赤红、口舌生疮、大便干燥及咽痛等症状时,应暂停服药。阴虚燥热者的用药原则为滋阴清热,所服之药为寒凉之品,易伤脾胃,如发现大便偏稀,应告知患者暂停服药,以免因过度泻痢而耗伤阴液[2]。阴阳两虚者的用药原则为温肾补阳,所服之药多为大补之品,在服药后易滞,对消化功能产生影响,且容易引发上火症状,因此在病情好转或出现便秘等症状时,需要及时换药。

1.2.3 饮食护理:对于大便秘结、形体消瘦及多食易饿的患者,将养阴保津及清胃泻火作为辨证施膳原则,给予胡萝卜粥、金米菠菜汤、小米粥、香菇炒豆腐,以清虚热、助消化。对于尿频量多、口干舌燥及烦渴多饮的患者,将生津止渴与清热润肺作为辨证施膳原则,给予鲜石榴汁、茯苓莲子糕、银耳菠菜汤,同时以玄参、天冬及大黄泡水饮用,告知患者多摄入新鲜青菜。对于耳轮焦干、面色黧黑、腰膝酸软者,将温阳补肾作为辨证施膳原则,给予黄芪山药粥,老鸭炖芡实。对于口干舌燥、尿液浑浊如脂者,将滋阴补肾作为辨证施膳原则,给予芹菜饮、枸杞饮、黑米番薯粥。对于进食后仍感觉饥饿的患者,可给予豆制品、瘦肉及蔬菜,如并发皮肤瘙痒、疮疡及痈疽等症,忌食发性食物,如公鸡肉、猪头肉、牛肉、竹笋、虾蟹、鱼等。

1.2.3 情志护理与运动护理:在给予情志护理时采用了情志相胜、转移注意力、静志安神及怡悦开怀的方法。情志相胜指的是利用喜之情志战胜惊、恐、悲、忧及怒之情志,转移注意力指的是通过言语诱导及听音乐等转移患者对于糖尿病的注意力。怡悦开怀指的是告知患者通过科学管理以及系统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同时将病情明显好转或治愈的病案告知患者;静志安神指的是告知患者应保持神志安宁,恬淡虚无、内守精神。在运动护理方面,鼓励患者采用太极以及八段锦等进行健身,对于腰膝酸软症状严重的患者,应避免运动过度,在必要时可配合理疗或针灸治疗;对于气阴两虚者,应告知运动后注意休息,以免因劳欲过度而造成气虚症状加重;对于阴虚燥热者,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出汗过多。

1.3 观察指标:对比中医组、常规组护理前后的血糖值变化情况,包括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血糖值是否有明显差异时采用SPSS20.0进行t检验,如P<0.05,则差异显著。

2 结 果

在护理前中医组的空腹血糖值为(10.96±1.05)mmol/L,餐后2 h为(18.79±4.32)mmol/L;常规组的空腹血糖值为(11.08± 3.17)mmol/L,餐后2 h为(18.06±5.91)mmol/L。在护理后,中医组空腹血糖值为(7.01±0.34)mmol/L,餐后2 h为(12.03 ±4.28)mmol/L;常规组空腹血糖值为(10.53±4.97)mmol/L,餐后2h为(15.36±5.32)mmol/L。护理前中医组、常规组血糖值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常规组血糖值明显高于中医组(P<0.05)。

3 讨 论

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饮食不节、劳倦内伤、肝郁气滞以及素体阴亏等,糖尿病的病变部位包括肾、胃、肺等,本病日久可致阴阳俱虚、血脉瘀滞,治疗过程中应重视辨病位、察传变。运用中医理念提供临床护理干预可实现辨证施护,在明标本的基础上察传变。本研究为中医组中的54例提供了中医护理服务,在护理后证实中医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因此可以认为应用中医护理能够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本研究所提供的中医护理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与运动护理,用药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对于中医治疗的依从性,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以及运动护理能够有效消除造成病情恶化的因素,因此可以有效增强血糖控制效果。综上,施以中医护理能够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1] 吴育平,章志琼.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8):37-38.

[2] 李小可,周义浪,赵丹丹,等.肾气丸类方干预糖尿病前期与早期糖尿病血糖漂移的理论与应用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5,10(5):793 -797.

R473.5

B

1671-8194(2017)06-0214-01

猜你喜欢

血糖值情志常规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常规之外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