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尿管卧床循证

丁 莹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骨外一科,辽宁 丹东 118000)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丁 莹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骨外一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3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观察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行性高、有效性好,提倡临床广泛开展。

循证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常见于老年群体,骨折后卧床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循证护理概念由加拿大学者Guyatt提出,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比较广泛。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们对3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了循证护理,并通过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取得的临床效果更胜一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37例,女31例;年龄58~80岁,平 均(65.3±10.9)岁,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多在60岁以上,股骨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会出现疼痛、肿胀等情况,长时间卧床会发生褥疮、深静脉血栓、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文献,对文献资料中可靠性高、适用性强的护理措施予以采纳。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水准,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11.68±2.5)d,并发症发生率5.88%(2/34),患者满意度97.06%(33/34);对照组分别为(17.36±4.1)d、17.65%(6/34)、76.47%(26/34),两组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3.1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3.1.1 ①提出问题: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需长时间卧床,加之患者疼痛活动量减少,易出现褥疮。②循证支持:通过查阅文献查找褥疮发生原因,当患者长期卧床皮肤受压,影响循环不良,若病床的温湿度控制不好,皮温升高,组织代谢加快,需氧量增加10%,且持续24 h压力为9 .33 kPa,就会导致局部细胞不可逆变性[1]。③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多进行腹抬臀功能锻炼,1次5~10 min,一天5次;保证病床清洁干燥;每2 h让患者翻一次身,同时注意患者局部皮肤变化情况。

3.1.2 ①提出问题:股骨粗隆部血运好,因此骨折后出血量大,且疼痛、肿胀明显,临床治疗往往先静滴20%甘露醇等,1周左右才实施手术,不仅延长了患者的痛苦时间,也增大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病房周转率。②循证支持:通过查阅文献可知,冷疗可迅速降低局部温度,使局部温度低于皮肤痛阈,即可减轻疼痛程度,且有助于抑制炎性物质释放,减小微血管的通透性,缓解水肿症状[1]。 ③护理措施:在患者末梢循环良好的前提下,对在24~48 h内的急性创伤、患肢疼痛、肿胀明显的患者进行冷敷,同时做皮肤牵引,指导患者多对股四头肌进行锻炼,一次5~10 min,一天5次。

3.1.3 ①提出问题: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的解剖及功能发生了变化,骨折后卧床时间多,容易并发肺部感染。②循证支持:通过查阅文献可知,有10%的卧床患者会出现肺部感染,引起肺部感染的原因有:病房环境;胃 pH减小以及细菌定植;误吸;咽部细菌定植。肺部感染是威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健康安全的重要并发症[2]。③护理措施:各项操作严格控菌,每天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病房管理,保证空气流通,7 d进行一次紫外线消毒,同时加强患者口腔护理;让患者多做扩胸运动,正确深呼吸,并鼓励患者咳嗽,轻拍患者背部咳出痰液,同时配合雾化吸入,一天2次。

3.1.4 ①提出问题:老年患者骨折后因疼痛而不愿坐便盆,因此喝水量少,且多数老年男性患者都有前列腺增生,长时间卧床导致尿液沉淀进而引起尿潴留,而尿管的留置则容易导致生泌尿系感染的发生。②循证支持:美国疾控中心提倡在尿管堵塞时才更换,要尽量减少尿管更换的次数。对高危堵塞类患者最好每隔2周更换一次尿管,而非堵塞类患者最好每隔4周更换一次[3]。③护理措施:嘱咐患者不要克制喝水,要保证每天的饮水量不低于2000 mL,同时动态监测尿液pH 值,对于无特殊情况的患者每4周更换一次尿管。

3.1.5 ①提出问题:老年患者卧床多,活动少,术后DVT发生率高。②循证支持: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是DVT发病的主要原因,而术后不活动则是DVT的高危因素[3]。③护理措施:加强术后患者的保暖,避免冷刺激造成静脉痉挛,术后尽量少用或不用止血药,术后第3天开始静滴舒血宁,并让患者多对股四头肌及踝关节进行屈伸锻炼,通过主被动锻炼加快股静脉血流速度,改善血液瘀滞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DVT高危因素,应及时予以药物干预,将DVT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同时健康饮食,避免便秘。

3.2 疗效观察比较:通过本研究观察发现,观察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可见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行性高、有效性好,提倡临床广泛开展。

[1] 呼菊莲.循证护理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49例效果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1):658-660.

[2] 何红梅.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6):217.

R473.6

B

1671-8194(2017)06-0200-01

猜你喜欢

尿管卧床循证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