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硬皮病的思路探讨

2017-01-15魏良纲曹春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硬皮病论治脏腑

魏良纲 曹春辉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00)

中医药治疗硬皮病的思路探讨

魏良纲 曹春辉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00)

硬皮病是以皮肤硬化为特征表现,可累及肺、肾、心等多种脏器的一种风湿免疫病。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硬皮病相关中医药文献报道,对其病因病机、治疗思路进行总结,以期对硬皮病的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硬皮病;中医药;病因病机

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是以皮肤硬化为典型表现,可累及肺、心、消化道、肾等多种内脏器官的一种疾病,其危害大,患者多死于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肺间质性病变等[1-2]。目前硬皮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治疗上主要以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疗效尚不确切,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大[2]。硬皮病属于中医学“皮痹”范畴,祖国医学对其病因病机早已有较深入的认识,现就硬皮病的中医辨证思路作一综述,以期对硬皮病的诊治有所裨益。

1 从病因论治

1.1 从寒论治:刘邦民[3]认为,寒邪是导致硬皮病发病的重要病因,同时贯穿于疾病发展之始终。寒邪属阴、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收引,伤于阳经,可发为痹。若素体亏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寒邪趁虚侵袭,客于肌表,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畅,脉络不通,则发为皮痹;久之,外邪内侵,脏腑受累,则发为脏腑之痹。刘氏主张硬皮病的基本治疗原则为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疾病初期宜以温经散寒为主,疾病中后期则以温阳补肾为主,同时兼顾活血化瘀。

1.2 从湿论治:谭强[4]认为,湿邪在硬皮病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常常由表入里,进而影响全身脏腑的正常功能。人之外感湿邪,与风邪、寒邪相合为病,则为风湿、寒湿之邪,侵袭卫表、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于气血濡养,故麻木不仁,发为痹症。日久湿邪由表入里,困阻脾胃,进而产生多种变证:①脾胃受困,则不能有效发挥其腐熟、运化水谷之功,气血化生无源,全身失于濡养;②脾主运化水湿,若为外湿所困,则运化失权,外湿与内湿相合,则缠绵胶着,加重病情;③脾胃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若为湿邪所困,则气机升降失常,浊阴不降,清阳不升,脏腑经络气机均阻滞不畅,三者均可导致病情加重,病程缠绵难愈。故谭氏主张从湿论治硬皮病:疾病初期,若风湿相合、侵袭肌表,治宜袪风胜湿,代表方为羌活胜湿汤;若寒湿相合、侵犯肌表,治宜散寒除湿,代表方乌头汤;后期,病程日久,脾虚生湿,治宜健脾除湿,代表方为四君子汤、平胃散。

1.3 从瘀论治:赵党生[5]认为,血瘀为硬皮病的基本病机:①因虚治瘀。素体虚弱,或久病伤正,气津阴阳虚损,皆能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而致瘀。②外邪致瘀。饮食起居失宜,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肌腠、经络,则营卫不和,气血淤滞,肌肤失养,而发为皮痹。③气痰致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余,气行则血行,若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水湿内停,聚集生痰,气痰阻滞脉络,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成血淤证。赵氏认为不论是因虚致瘀,还是外邪致瘀,或是气痰血瘀,血瘀均贯穿于硬皮病的始终,故主张从活血化瘀论治硬皮病。

2 从脏腑论治

2.1 从肺论治:钱先[6]认为,在硬皮病的发病中肺起着关键作用,肺虚乃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肺主气司呼吸,通过其宣发作用,输布精卫之气至皮毛,以濡养皮毛。肺虚,则气虚,卫表不固,皮毛失于濡养;气虚,则不能有效地推动血液流行,脉道阻滞、血行淤滞,故见皮肤硬化,肢端青紫。

2.2 从脾论治:王玉玺[7]认为硬皮病的发病与五脏六腑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脾胃。脾运化水湿,主肌肉四肢,若脾气亏虚,失其健运,不能将水谷精微输送至心肺,从而布达于全身,气血生化乏源,则皮肤肌肉失于濡养,而发为皮痹。并认为硬皮病的病灶多有凹陷,是气虚下陷所致,故主张补气健脾为硬皮病的治疗原则,在临床诊疗中,常以补中益气汤或升陷汤加减。

2.3 从肾论治:蔡茂庆[8]认为肾阳虚是硬皮病致病之本。肾乃先天之本,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肾阳是脏腑阳气之源泉,肾阳充足,全身各脏腑、各部分的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若肾阳亏虚,阳虚寒凝,气血不通,皮肤失荣,故见皮肤硬紧;阳虚,则不能温养肢体、头面,故见肤冷肢寒;腰为肾之府,肾阳亏虚,故腰膝酸软。

3 总 结

硬皮病属于中医学“痹症”中的“皮痹”范畴,传统医学对该病早已有较深入的认识,《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景岳全书》云:“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同时,近代多位医家对该病也有较独到的见解。通过总结近些年来多位医家对硬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可以发现硬皮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而寒、湿、瘀又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治法上主要有补肺、健脾、温肾、化瘀、除湿、散寒几大类。而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硬皮病常常虚实夹杂,这时候就需要分清标本虚实的主次,兼顾同治。须知,只有准确的辩证,才能正确的论治,牢牢把握住辨证论治这一精髓,才能有效地诊治硬皮病。

[1] 徐东,李梦涛,赵久良,等.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治现状[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2,6(1):38-42.

[2] 林素仙,叶霜.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间质病变的诊治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8):977-978.

[3] 刘邦民,坚哲,高天文.浅谈寒邪与硬皮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14(1):30-32.

[4] 谭强,肖茜.试论从湿治疗硬皮病[J].陕西中医,2013,34(1):49-50.

[5] 赵党生.硬皮病血瘀证机制研究述评[J].中医研究,2011,24(2):4-6.

[6] 钱先.补肺清淤法促进硬皮病皮肤软化25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7,39(3):20-22.

[7] 殷红武,冯云倩.王玉玺教授从脾胃论治皮肤病经验[J].现代中医药,2013,33(1):6-7.

[8] 蔡茂庆,郭敏骅,陆群,等.系统性硬化症与肾阳虚的关系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1):24-26.

R593.25

A

1671-8194(2017)06-0182-01

猜你喜欢

硬皮病论治脏腑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硬皮病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我国硬皮病患者肺部已发生病变
硬皮病该如何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脏腑疏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