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脐带异常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脐带助产阴道

张 丹

(辽宁电力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04)

探讨脐带异常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张 丹

(辽宁电力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04)

目的 分析脐带异常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脐带异常单胎妊娠产妇72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无脐带异常单胎妊娠产妇72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对围生儿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剖宫率为61.11%,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7.50%,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阴道分娩中,观察组阴道手术助产率为14.28%,对照组阴道手术助产率为2.2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脐带异常对产妇分娩方式影响较大,脐带异常增加了产妇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需最大程度保证母婴安全,为产妇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

脐带异常;剖宫产;阴道分娩

脐带是妊娠期胎儿胎盘与母体连接的重要纽带,主要负责营养物质输送、气体交换、代谢产物排泄等,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关键[1]。脐带发育异常可导致血液流通受阻,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现象。为研究脐带异常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我院选取72例脐带异常单胎产妇及72例无脐带异常单胎产妇,对其分娩方式及围生儿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脐带异常单胎妊娠产妇72例为观察组,最大年龄42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28.95 ±3.47)岁,孕周37~42周,平均(39.15±2.14)周;初产妇52例,经产妇20例。选取同期入院分娩的无脐带异常产妇72例为对照组,最大年龄41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28.89±3.51)岁,孕周37~41周,平均(39.21±2.19)周;初产妇51例,经产妇21例。两组产妇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脐带异常主要有脐带缠绕、脐带真结或假结、脐带扭转、脐带过长、脐带脱垂、脐带先露、脐带附着异常等。统计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围生结局。

1.3 诊断标准:①胎儿窘迫[2]:根据妇产科学第八版中胎儿窘迫相关标准进行诊断:胎心率每分钟>160次或<110次;胎心监测可见晚期减速、重度变异减速,NST基线率显示异常;胎动<6次/2小时,或比原来减少50%,观察期未恢复者;满足上述任意一条可确诊。②新生儿窒息[3]。根据新生儿Apgar标准进行判定,新生儿Apgar评分分值为0~10分,其中8~10分属于正常,4~7分属于轻度窒息,0~3分属于重度窒息。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选用SPSS19.0统计包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72例产妇中,经阴道分娩28例,阴道分娩率为38.89%(28/72);剖宫产44例,剖宫产率为61.11%(44/72);对照组72例产妇中,经阴道分娩45例,阴道分娩率为62.50%(45/72);剖宫产27例,剖宫产率为37.50%(27/72)。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经阴道分娩产妇中分娩方式对比:观察组28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中,阴道自然分娩14例,阴道自然分娩率为50.00%(14/28),阴道手术助产4例,阴道手术助产率为14.28%(4/28);对照组45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中,阴道自然分娩38例,阴道自然分娩率为84.44%(38/45),阴道手术助产1例,阴道手术助产率为2.22%(1/45)。观察组阴道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阴道手术助产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围生儿情况比较:观察组出现胎儿窘迫17例,发生率为23.61%(17/72),新生儿窒息7例,发生率为9.72%(7/72),其中重度窒息1例,发生率为1.39%(1/72),其余均为轻度窒息,发生率8.3%(6/72);对照组出现胎儿窘迫5例,发生率为6.94%(5/72),新生儿窒息2例,均为轻度窒息,发生率为2.78%(2/72)。两组产妇均未发生死产事件。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脐带作为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代谢产物排泄、营养物质供给的重要纽带,一旦发生异常现象,可对胎儿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影响,其中脐带缠绕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脐带异常现象,占总发生率的70%~80%,主要缠绕胎儿颈部、躯干及四肢,脐带绕颈发生率最高,占脐带缠绕总发生率的90%[4]。脐带缠绕可造成血流受阻,胎儿因慢性缺氧而发育受限,严重者可引发胎儿颅内出血、脑瘫等严重并发症,且是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危险因素。脐带复合缠绕主要是指除了对颈部进行缠绕外,还缠绕了手、足等其他部位,其发生主要是由脐带过长、羊水过多、胎儿体积小及胎动频繁等因素导致的[5]。

脐带过长或过短也是脐带异常的一种现象,正常的脐带长度为30~100 cm,平均长度55 cm;脐带短于30 cm者,称脐带过短;脐带长度超过100 cm,为脐带过长。脐带过长易导致脐带缠绕、打结、脱垂、脐血管受压等现象。而脐带过短在妊娠期产妇及胎儿无明显症状;但到了分娩期,胎儿逐渐下降,如脐带牵拉过度,超越极限时可导致脐带发生断裂或胎盘早剥,从而引起胎死宫内等不良现象[6-10];胎先露下降受阻,可引起产程延长。

脐带异常还可见脐带打结,脐带打结包括假节和真节两种。假节是指脐血管较脐带长,血管卷曲似结,或因脐静脉较脐动脉长形成迂曲似结,通常对胎儿无大危害。真结多为脐带缠绕胎体,胎儿穿过脐带套环而形成真结,较少见,发生率1.1%。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中出现重度窒息新生儿1例,该病例于剖宫产术中见脐带真结节1个,羊水Ⅲ度混浊,新生儿Apgar评分2分,经气管插管、吸痰、正压通气,Apgar评分8分后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脐带扭转是临床上另一相对少见的脐带异常现象,胎儿在宫内活动时可使脐带顺其纵轴方向扭转,一般呈螺旋状,生理性扭转能够达到6~11周;脐带过度扭转成条索状、弹簧装,临床称为脐带扭转,能够使胎儿脐轮部逐渐变细呈索状坏死,造成血管闭塞、血栓等,因血运中断最终导致胎儿死亡。

选择分娩方式时脐带因素虽不作为主要因素,但脐带异常可增加产妇分娩的危险指数,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母婴安全,临床多选择剖宫产手术或阴道助产手术结束分娩,这将增加剖宫产率,对产妇分娩方式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脐带异常产妇剖宫产率为6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且观察组阴道手术助产率为14.28%,高于对照组的2.22%,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脐带异常对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增加了产妇剖宫产率及阴道手术助产率,也增加了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需为产妇选择恰当分娩方式,保证母婴安全。

[1] 安霞,张忠路,刘阿庆,等.二维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诊断脐带异常[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5):366-367.

[2] 刘金萍.脐带异常对围生儿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12,39(15):46-47.

[3] 吴琴.脐带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2,9(6):10-12.

[4] 陈亚宁,陶志梅.200例脐带异常孕妇的产前监护和新生儿结局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277-5278.

[5] 王志红.脐带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1, 13(9):1602.

[6] 于萍.脐带异常对围产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8):93.

[7] 赵淑艳,王莲,栾敏.脐带异常与新生儿Apgar评分及分娩方式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5,7(5):61-62.

[8] 张兰.脐带异常分娩方式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7,27(5):48-49.

[9] 白超.脐带异常对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 191-192.

[10] 覃利菊.脐带异常对围产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8):250.

R719.8

B

1671-8194(2017)06-0175-02

猜你喜欢

脐带助产阴道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