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肛术与Miles术对直肠癌的治疗价值比较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肛门直肠癌功能

李 璞

(东港市中医院,辽宁 东港 118300)

保肛术与Miles术对直肠癌的治疗价值比较

李 璞

(东港市中医院,辽宁 东港 118300)

目的 探讨保肛术与Miles术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直肠癌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Miles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肛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保肛术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保肛术;Miles术;直肠癌;生活质量

直肠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临床数据表明其在低位直肠癌中的比例为70%~80%[1]。为进一步探讨保肛术及Miles术在临床治疗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选取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上海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47~67岁,平均(52.14±2.43)岁,Dukes分期情况:A期11例,B期14例,C1期4例,C2期2例;观察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48~68岁,平均(52.33±2.51)岁,Dukes分期情况:A期13例,B期12例,C1期5例,C2期1例。上述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Miles术治疗,取患者膀胱截石位,于下腹部及会阴部行3~5 cm切口,对皮下组织及肌肉行钝性分离,后充分暴露病灶,切除病灶及周边区域肠系膜、动脉、直肠、淋巴结、肛门括约肌,后行乙状结肠造瘘术,术毕冲洗缝合。观察组采用保肛术治疗,取患者膀胱截石位,于下腹部行3~5 cm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后作直肠及乙状结肠游离处理,同时对直肠系膜下淋巴结及脂肪组织进行清除。待上述操作均完成后行扩肛处理,采用吻合器夹闭直肠,后切除病灶,同时保留肛门上段直肠及结肠,后给予冲洗并缝合。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1.4 判定标准:采用樊丁才[2]肛门功能评分法,于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肛门功能恢复情况评价,满分为10分,8分及以上视为优,5~8分视为良,低于5分视为差。

采用国际通用QLQ-C30生存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3],主要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等及个方面,各项目均为20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对比:观察组31例患者术中出血量(103.15 ±12.45)mL,术后排气时间为(27.63±4.56)h,平均住院时间(12.48 ±2.45)d;对照组31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88.43±23.56)mL,术后排气时间为(40.54±6.82)h,平均住院时间(17.52±2.74)d,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表现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肛门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观察组31例患中,治疗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如下:优21例(67.74%),良9例(29.03%),差1例(3.23%),优良率为96.77%;对照组31例患者中,优11例(35.48%),良12例(38.71%),差8例(25.81%),优良率为74.1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31例患者中,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9.32±2.41)分、(11.42±3.12)分、(10.53±2.45)分、(9.56 ±3.85)分、(12.85±3.57)分,生活质量总评分为(58.32±8.43)分;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9.27±2.25)分、(11.73±3.35)分、(10.48±2.23)分、(9.62±3.76)分、(12.34±3.15)分,生活质量总评分为(58.66±8.45)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14.32±2.83)分、(16.74±3.08)分、(17.26±2.23)分、(15.55±3.73)分、(16.72±3.14)分,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2.46±7.45)分,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11.18±2.21)分、(13.41±3.29)分、(12.05±2.93)分、(12.92±3.34)分、(13.48 ±3.28)分,生活质量总评分为(71.51±7.34)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现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Miles术是临床以往治疗直肠癌的常用术式,其可有效清除患者病灶,在预防直肠癌复发、转移及挽救患者生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4]。但是在当前社会对于癌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为关注的情况下,由于Miles术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肝门局正常的解剖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存在着造成患者术后肛门功能降低或排便失控的风险[5],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临床中对直肠癌的治疗目标是以有效控制肿瘤并提升患者生活率为主的,而在当前医学水平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临床对于直肠癌的治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病灶的清除,其同时也更注重患者正常直肠组织的保留,从而减少对患者肝门功能及术后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6]。而保肛术完美的契合了这一需求,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患者肛管、内外括约肌、肛提肌等肛门组织,实现了对患者肛门功能的保护,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其手术适应证,以此确保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保肛术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优于对照组;且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肛门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产充分表明保肛术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1] 朱惠刚.低位直肠癌46例保肛术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 8(2):49-50.

[2] 樊丁才.10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 2012,18(12):76-77.

[3] 龙晨蒙.老年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 2012,18(1):55-57.

[4] 胡铭,张建民,李西安,等.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手术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10):1310-1312.

[5] 薛孟海.直肠癌Miles术与 Dixon 术的疗效对比[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2(6):49-50.

[6] 赵淑霞.保肛术与 Miles 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13,24(8):34-35.

R735.3+7

B

1671-8194(2017)06-0158-02

猜你喜欢

肛门直肠癌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肛门瘙痒不能挠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