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1-15张晓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光凝雷珠体腔

张晓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眼科,辽宁 鞍山 114011)

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晓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眼科,辽宁 鞍山 114011)

目的 探讨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临床确诊的视网膜病变早产儿共48例(95只眼)作为研究对象,病变Ⅰ型、急进性后部型以及身体素质较差的患儿共38例75只眼作为观察组,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Ⅱ区3期纤维增生患儿10例20只眼作为对照组给予激光光凝治疗,对比急进性后部型、阀值期病变以及病变Ⅰ型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组38例75只眼中,治愈成功72只眼,治愈成功率96.0%。激光光凝组10例20只眼中,治愈成功9例,治愈成功率45.0%。两组患者治愈成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进性后部型病变患儿组治疗成功率与其他两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阀值期病变患儿中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组与激光光凝治疗组相比,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Ⅰ区病变、全身情况不佳及急进性后部型有良好效果,激光光凝对纤维增生的Ⅱ区3期病变有良好效果。

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指的是孕周<36周、出生时身体质量较低并且长时间给予吸氧治疗的早产儿,其由于视网膜尚未血管化并且出现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等症状,最终引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严重者直接失明[1]。本次研究将探讨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治疗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视网膜病变早产儿共48例95只眼,男28例56只眼,女20例39只眼,年龄25~35周,平均年龄(31.1±2.1)周,出生体质量0.66~2.55 kg,平均(1.42±0.33)kg。本次研究均经过患儿家属了解并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依据早产儿视网膜国际分类法[2],阀值前病变Ⅰ型包括:Ⅱ区出现2期、3期病变并且有附加病变患儿、Ⅰ区出现各种类型病变、出现3期病变同时有附加病变或者无附加病变。附加病变:患儿视网膜后极部中至少2个象限内血管存在迂曲、扩张症状。阀值期病变:Ⅰ区以及Ⅱ区出现3期病变并含有附加病变,简短累计长达8 h或者持续长达5 h。急进性后部型病变:患儿视网膜后即部区域发生病变同时伴有突出附加病变。本次研究中中阀值期病变35例70只眼、阀值前病变Ⅰ型7例14只眼、急进性后步型6例11只眼。本次研究对象中排除无法接受治疗或者身体状况较差的患儿。

1.2 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病变Ⅰ型、急进性后部型以及身体素质较差的患儿共38例75只眼作为观察组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Ⅱ区3期纤维增生患儿10例20只眼作为对照组给予激光光凝治疗。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组治疗方法:本组患儿均给予全身麻醉,使用0.3%碘伏液体给予结膜囊消毒处理,同时于患儿角膜缘后1.0~1.5 mm处作针口并进针,进针方向平行眼轴,将0.025 mL的10 mg/mL的雷珠单抗注入患儿玻璃体腔中,最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患儿结膜囊并用无菌纱布遮盖注射眼。

激光光凝组治疗方法:患儿给予全身麻醉并使用复方托皮卡胺给予其散瞳处理,医师在巩膜顶压器和双凸透镜的帮助下使用Nd,同时使用YAG倍频激光机对患儿非血管病变部位进行激光治疗。激光持续时间0.3 s、波长53 mm、间隔4个激光斑、能量100~200 mW,光斑变成灰白色后结束。最后使用RetCam Ⅲ检查治疗后的患儿视网膜,给予遗漏区的视网膜病变部位激光光凝,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患儿结膜囊。

1.3 疗效标准[3]。治愈:视网膜以及玻璃体停止出血、附加病变逐渐减弱、纤维血管瘢痕稳定、增生减弱或者消退、无新生嵴、视网膜结构恢复正常;失败:患儿视网膜新生不良结构、纤维膜增生、新生嵴、严重者视网膜脱离。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组38例75只眼中,治愈成功72只眼,治愈成功率96.0%。激光光凝组10例20只眼中,治愈成功9例,治愈成功率45.0%。两组患者治愈成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阀值期病变、阀值期前病变Ⅰ型以及急进性后部型病变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阀值期病变患者35例70只眼中50只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成功49例,治疗成功率98.0%;其余20只眼给予激光光凝治疗,治愈成功9例,治疗成功率45.0%。

阀值前病变Ⅰ型7例14只眼以及急进性后部型6例11只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其中急进型后部型6例11只眼全部治愈,治疗成功率100%;阀值前病变Ⅰ型14只眼治愈12例,治疗成功率85.7%。急进性后部型病变患儿组治疗成功率与其他两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阀值期病变患儿中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组与激光光凝治疗组相比,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以往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多采取激光光凝治疗,该种手术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机体内VEGF的生成,改善患者不良视力率、不良视网膜结构发生率,有效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4]。然而在视网膜病变早产儿的治疗过程中,早产儿身体素质无法承受较长时间的麻醉,同时其视网膜后极部周围基本无血管发育,因此激光光凝定位不利,对患儿周边区域组织也可能造成损伤[5]。

本次研究中给予患儿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直接向患儿玻璃体腔内注射CRGF抑制药物,具有操作简单、有效率高、直达病灶、风险率小的优点。有关研究结果显示[6],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患儿体内VEGF在分界线期含量能够达到最高峰,同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方式也存在着容易误伤晶状体、发生眼内炎的风险,医师手术过程中应该谨慎操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Ⅰ区病变、全身情况不佳及急进性后部型有良好效果,激光光凝对纤维增生的Ⅱ区3期病变有良好效果。

[1] 陈宜,冯婧,孟宪芬,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5,31(1):6-9.

[2] 孙先桃,孙爽,王惠,等.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5,31(1):14-17.

[3] 尹虹,黎晓欣,梁建宏.激光光凝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2,28(1):15-17.

[4] 杨波,金海鹰.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对比[J].临床眼科杂志,2015,23(4):315-318.

[5] 付浴东,王萍,江莉,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5,31(2):143-146.

[6] 张国明,唐松,曾键,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辅助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2,28(1):18-21.

R774.1

B

1671-8194(2017)06-0154-02

猜你喜欢

光凝雷珠体腔
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损失后的恢复规律及恢复期中轴器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采用雷珠单抗和光凝治疗的效果分析
转录组测序解析刺参波里氏囊腔与体腔中体腔细胞对吐脏胁迫的响应差异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黄斑变性雷珠单抗治疗后短期眼压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评估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规范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