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符合率乳腺病情

李 越

(四平市中心医院超声科,吉林 四平 136000)

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 越

(四平市中心医院超声科,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乳腺癌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进行术前病情诊断,同时均行术后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最终诊断依据,观察超声检查的符合率。结果 5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发病率最高的为浸润性导管癌,其次依次为髓样癌、乳腺导管癌、大汗腺癌。经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47例,符合率90.38%;误诊率9.62%。经超声检查以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纵横比值大于1,病变呈低回声为主要特征。结论 乳腺癌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诊断率和符合率,并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性和无毒害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超声检查;乳腺癌;诊断

乳腺癌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是女性患者常见病,随人们生活水平和方式的不断改变,其年轻发病率逐渐增多,病发后会出现乳腺肿块、局部疼痛、乳头溢液、乳晕皮肤变化等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需及早对其病情进行检查和确诊,才可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法给予对症治疗,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乳腺癌的检查方法很多,以病理检查为病情最终诊断依据,其中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病情的确诊具有较高准确率,为患者术前检查和诊断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作用,下面本文就我院52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分析,观察其诊断效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乳腺癌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患者,其中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41.51±7.76)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病程(2.05±0.78)年。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乳腺包块、乳头溢液、乳腺局部皮肤变色失去弹性或伴有脱屑等症状。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进行术前病情诊断,并经手术治疗,术中取病变样本送至病理学实验室进行病理最终确诊,依照病理学确诊结果为准断依据,观察超声检查的符合率。超声检查中,让患者均采取仰卧位,操作中医护人员可根据相应需求对患者体位进行适当调整。仰卧位后让患者两侧上臂向上自然举起,完全暴露胸部与两侧腋窝部位,开始进行超声检查,探头先置于乳头中心部位并沿其行放射状逐一扩大范围扫查,检查中要保证扫查的全面性,避免出现漏查的情况。扫查中对患者乳腺包块肿胀大小、位置、病变形态、肿块边缘等进行详细观察,肿块边缘的观察要加强对其钙化、纵横比值等的观看,同时确定其有无回声或衰减的发生,在检查中病灶血流信号的观察非常重要,要加强对其强度的详细分析,具体掌握病变程度。血流信号的分级根据Adler法进行分级,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超声检查中观察到病灶伴有少量血流,出现12个细棒状或点状血管的为Ⅰ级,病灶部位出现中量血流,伴有3~4个点状血管或伴有穿入型血管的为Ⅱ级,病灶部位出现多量血流,伴有5个以上点状血管或有2条及以上长型血管的为Ⅲ级[2]。

2 结 果

5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浸润性导管癌38例,占73.08%;髓样癌8例,占15.38%;乳腺导管癌4例,占7.69%;大汗腺癌2例,占3.85%。经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47例,占90.38%,以病理检查为确诊依据,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90.38%;误诊5例,误诊率9.62%,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其中经超声检查观察到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42例,占80.77%;纵横比值大于1者40例,占76.92%;病变呈低回声43例,占82.69%;病灶边缘发生微小钙化31例,占59.62%;病变后方出现回声衰减23例,占44.23%;发生腋窝淋巴结肿大21例,占40.38%。

3 讨 论

乳腺癌是女性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是病发于乳腺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病变,乳腺并非人体生命支撑的主要脏器,在病发稳定期不具有致命的危机,一旦癌变细胞与其相连细胞或组织发生分离而脱落,出现游离、扩散情况,癌变细胞会侵袭全身淋巴或血液,造成癌细胞转移,从而危机患者生命,最终导致患者死亡[3]。有研究表明,女性病发乳腺癌的概率为99%[4],近年来随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其概率逐渐呈上升趋势,而且年轻化越来越多,对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严重造成威胁。乳腺癌病变有一定规律特点,25岁以下发病率最低,25岁以上发病率逐渐增加,发病率最高为50~54岁,55岁以上的患者发病率逐渐呈降低状态。乳腺癌的病发诱因很多,包括家族遗传、不育、晚育、绝经期晚并超过55岁、服用过多外源性雌激素或由于大量饮酒刺激等,还与患者的情绪抑郁或心态不良及不良行为习惯等有关。乳腺癌病发后患者出现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乳腺肿块、增生、乳头溢液、乳晕异常或局部皮肤变化等,多数患者不会出现疼痛或刺痛,但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刺痛或隐痛等疼痛症状,且病变以单发为做多,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易造成患者心理、情绪上的变化[5]。临床对乳腺癌的治疗当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同时结合放化疗等维持治疗,目的主要以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主。为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采取有效手术方法给予患者早期治疗,需要临床及早、准确的对患者病情进行检查和确诊,只有在明确患者病情情况下才可以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乳腺癌患者的检查临床有很多方法,包括X线摄影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等,最后以病理学检查为最终诊断依据。各项检查中,X线检查需要对患者进行放射线扫描,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和不发反应,磁共振检查虽不具有不良反应,但其费用比较高,对于一般家庭来说首次检查采用磁共振的概率较低,所以在各项检查中超声检查是最便捷且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就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作用进行检查的手段,使用探头扫射经弱超声波将扫射数据反射到超声仪器进行图像处理的一种方式。检查中不仅操作简便,可动态显现图像,而且无不良反应,对患者也不会造成任何创伤,辐射也比较低[6],检查费用较其他检查方式比较经济,同时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和符合率。经本研究发现,52例患者术前经超声检查的诊断率为90.38%,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90.38%,仅有9.62%的误诊率,说明超声检查对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率,是一种经济、便捷、确诊率较高的检查方法。而且利用超声检查,可以对乳腺癌的具体病变进行有效的观察,其在检查中能够清晰观察患者病灶情况,包括病灶部位、形态、大小等,利用血流信号的提示掌握病情程度,为临床掌握乳腺癌病症特点提供有效参考依据[7]。本研究中有80.77%的患者出现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的特点,而且大多患者会出现较低回声,纵横比值>1,还会出现病灶后衰弱、腋窝淋巴肿大或病灶边界钙化等情况,为临床了解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作用。同时本研究经超声检查有9.62%的误诊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能与患者肿块呈现的图像不具体有关,也可能由于医护人员在扫查时出现了扫查盲区,没有全面性对乳腺进行扫查漏掉了关键性病变特点而导致误诊,所以在对乳腺癌患者的病情确诊中,利用超声检查的同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特点综合给予评估,医护人员加强操作的谨慎性和全面性,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8]。

总之,乳腺癌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诊断率和符合率,并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性、无毒害、辐射低、经济等优点,在临床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 施冬梅,路永涛,徐哲,等.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价值的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4):742-744.

[2] 林琴.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6):802-803.

[3] 那仁其其格.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6):677-678.

[4] 罗继凤.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6):161.

[5] 于英蛟.探讨超声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北方药学,2011,8(2):110-111.

[6] 王素英,杨新兰.浅议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6):772-773.

[7] 韦彩芬.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医学,2011, 17(10):22-23.

[8] 刘朝辉.超声联合X线钼靶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2):14-34.

R737.9

B

1671-8194(2017)06-0139-02

猜你喜欢

符合率乳腺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