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7-01-15刘秀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阿托有效率脑梗死

刘秀英

(辽宁省阜新市矿业集团平安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针对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刘秀英

(辽宁省阜新市矿业集团平安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 分析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此研究中的3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划分为观察以及对照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经计算后为93.33%和66.66%,同时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减少,组间数据经对比后P值在0.05以下,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其疗效良好,具有良好的安全可靠性。

阿托伐他汀;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临床中引发患者长时间致残的主要疾病为脑梗死,此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则是将闭塞的血管予以开通,但是因为时间窗、设备等相关方面的阻碍,大多数患者丧失了治疗的时机[1]。而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此病引发的因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所以,神经内科主要研究的课题则是选择一种合理安全的治疗药物。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选择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现将临床疗效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此研究中的3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颅脑CT进行检查,经检查后无颅内出血以及新病灶,同时均为首次发病,均未产生静脉溶栓禁忌证。根据抽签法将其划分为观察以及对照两个组别,两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5例。对照组中10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年龄为42~72岁,平均年龄为(56.3±10.4)岁,观察组中8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年龄为44~76岁,平均年龄为(58.1±10.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计算后P>0.05,统计学意义未产生,组间数据临床可比性加强。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包含抗血小板聚集、对脑予以保护、将自由基进行有效清除等。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此药物的起始剂量为每日服用10 mg,剂量调整时间间隔应在4周或4周以上,此药物每日最大的服用剂量为80 mg。

1.3 治疗效果评估[2]:两组患者分别经过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予以评估,疗效痊愈为NIHSS评分降低91%~100%,无病残程度;疗效显效为NIHSS评分降低46%~90%,患者病残在1~3级;疗效进步为NIHSS评分降低18%~45%,患者为1级病残;疗效无效为NIHSS评分和治疗前未出现任何变化,或者评分增加在17%以下,病残程度无任何改善。治疗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相加。同时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整理和计算,临床治疗有效率通过计数资料进行表示,NIHSS评分通过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组间数据统计学意义产生的标准为P值在0.05以下。

2 结 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15例患者经治疗后,8例患者痊愈,痊愈率经计算后为53.33%,4例患显效,显效率经计算后为26.67%,2例患者有效,有效率经计算后为13.33%,1例患者无效,无效率经计算后为6.67%,治疗有效率经计算后为93.33%;对照组15例患者经治疗后,5例患者痊愈,痊愈率经计算后为33.33%,3例患显效,显效率经计算后为20%,2例患者有效,有效率经计算后为13.33%,5例患者无效,无效率经计算后为33.34%,治疗有效率经计算后为66.66%,组间数据经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

2.2 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19.3±3.6)分以及(9.2±1.4)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18.8±2.8)分以及(14.6±1.3)分,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经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未产生,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经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

3 讨 论

脑梗死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致残率,大部分患者均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功能性障碍显著。与此同时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使得此病的患病率逐年呈现上升趋势[3]。就目前而言,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药物则为阿司匹林、他汀类以及抗高血压药物,而他汀类药物为重要的预防基石药物[4]。

急性脑梗死通常情况下其血脂会产生异常现象,其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升高或者降低[5]。而阿托伐他汀为他汀类药物的一种,临床中将其应用于血脂异常的治疗中。而脑梗死的主要诱发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大大降低了血管的收缩能力。正常人体血液中当二氧化碳分压呈现上升趋势时,能够将血管扩张进行相应的调节,增加了血流速度,致使脑梗死的产生[6-7]。阿托伐他汀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缓解其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同时对血脂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此外还能够加强血管收缩的能力。

此研究中将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经计算后为93.33%,而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经计算后为66.66%,同时患者经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减少,由此能够看出阿托伐他汀对患者治疗其效果良好。

经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同时可减少其NIHSS评分,对于患者而言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安全可靠性,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应用。

[1] 张全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8):843-845.

[2] 韦朝霞,祁风,刘祖佑,等.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13,34(16):2569-2571.

[3] 杨华清.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23):72-74.

[4] 胡冰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粥样斑块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7):48-49.

[5] 刘丽,张英岚,陶利勇,等.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9):96-97.

[6] 张志杰.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及复发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9):67-68.

[7] 庞振阳.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7):99-100.

R743.3

B

1671-8194(2017)06-0065-02

猜你喜欢

阿托有效率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很有效率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