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2017-01-15李晓天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屈曲入路胫骨

李晓天 高 辉 张 玲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手外科,辽宁 大连 116031)

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李晓天 高 辉 张 玲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手外科,辽宁 大连 116031)

目的 观察分析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1例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结果 对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为(14.5±2.5)个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1~19周,平均为(13.9±1.9)周;随访期间,未发现患者复位丢失,出现切口红肿1例,足背麻木、伸趾力减弱及足背伸力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Rasmussen功能评分为14~29分,平均为(26.17±2.19)分;Rasmussen放射性评分为15~19分,平均为(16.27±0.72)分;膝关节活动度为101°~135°,平均运动范围为(124.6±8.9)°。结论 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行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前外侧入路;复位;膝关节活动度

胫骨平台骨折比较少见,约占所有骨折1%,多发于老年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常见的有外侧平台受累、双髁受累、后外侧塌陷及劈裂骨折等[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单纯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CT平扫和三维重建,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5.2±3.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例,交通伤4例,重物压伤5例,致伤部位均在屈膝位;受伤至内固定的事件为6~13 d,平均为(8.7±2.1)d;后外侧内固定物类型:采用“L”形或“T”形锁定钢板5例,采用“L”形或“T”形钢板6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行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平卧位,给予气囊止血带于患侧大腿根部,垫高膝关节下方,确保膝关节轻度屈曲[2]。于患者前外侧皮肤作15 cm长的切口,解剖标志为腓骨头,从关节线上5 cm处作切口,沿股二头肌腱前缘向远端切开,于关节线处向前横行,弧形跨过Genly结节至胫骨结节外侧约1 cm并延伸至远端。自髂筋束背侧面将外侧结构切开,呈“Z”形,从Gerdy结节将远端纤维束分离。为了充分显露后侧结构,应将半径韧带至后外侧和外侧关节切开,将外侧半月板抬起,观察外侧、前侧及后外侧的关节面,全部外侧关节面,后外侧角等。采用外侧钢板对骨折进行固定,并采用由前向后的螺钉将劈裂骨折的折块固定住,钢板边缘放于平台上方及后方。在将切口关闭时,采用半月板进行修复,并回到起点,采用缝线将外侧关节囊结构修复,后修复筋膜。并植骨填充Ⅲ、Ⅳ、Ⅴ型的塌陷骨折。

术后第2~3天,指导患者锻炼股四头肌功能,屈伸锻炼踝趾关节,屈伸膝关节等,2次/天。术后6周内,患者患肢不负重,指导进行扶拐行走,6周以后可进行部分负重行走,术后6个儿月左右经X线证实患者骨折完全愈合后,可进行完全负重。

1.3 观察指标:术后对患者行X线片检查,并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Rasmussen功能评分、Rasmussen放射性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3]。

1.4 统计学分析:我院采用SPSS17.0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为(14.5±2.5)个月;术后第1天行X线片检查,达到解剖复位10例,关节面塌陷<3 mm有1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1~19周,平均为(13.9±1.9)周;随访期间,未发现患者复位丢失,出现切口红肿1例,足背麻木、伸趾力减弱及足背伸力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Rasmussen功能评分为14~29分,平均为(26.17± 2.19)分;Rasmussen放射性评分为15~19分,平均为(16.27±0.72)分;膝关节活动度为101°~135°,平均运动范围为(124.6±8.9)°。

3 讨 论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大部分由运动伤、坠落伤、交通事故及其他暴力等造成,其中主要因素为交通事故[4],且交通事故造成的骨折会累及胫骨外、内侧髁的后1/3,单纯后外侧平台损伤仅占10%~23%。

传统的后内侧入路等治疗方法,一般作倒“L”形切口从后内侧入路,因腓肠肌内侧头的阻碍,使操作方面具有较大难度,通常需要牵拉及扰动较多的血管神经,并剥离大量软组织,造成较大损伤。而改良的外侧入路治疗则不同,显露胫骨平台后外侧,是保障复位及固定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前提条件,完全屈曲或伸直膝关节时,可使内外侧结构紧张,而半屈曲膝关节时则最为松弛,因此可半屈曲膝关节使外侧结构松弛的特性开展手术。在半屈曲膝关节时,位于膝后外侧的股二头肌肌腱和外侧副韧带能保护腓总神经向后侧滑动,使切口充分暴露,扩大手术视野,便于复位及固定骨折[5]。行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的优点为:①体表切口主要为三部分,切口近段水平向上,中段从胫骨结节外侧至腓骨小头,呈弧形,远段沿着胫骨外侧边缘水平延长至远侧。将皮下组织切开后,依切口方向,将髂胫束切开,延长向近侧,利于向前后牵开髂胫束瓣;②屈膝位下手术。患肢取半屈膝位,松弛外侧结构,使腓总神经在股二头肌腱和外侧副韧带的保护下向后侧滑动,不需要常规暴露,损伤小,利于将外侧间隙张开,充分显露;③采用专用工具。采用半月板拉钩将内侧牵开,用丝线在上方缝合,后将半月板牵开,用自制专用拉钩牵开外侧,充分显露视野;④用环锯在胫骨外侧开窗,留下圆形的皮质骨块,再采用专用的复位工具进行顶推复位,同时从平台边缘进行撬拨,可在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

综上所述,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行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1] 陈红卫,赵钢生,张根福等.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5):549-551.

[2] 王伟,艾尔肯•玉麦尔,张青春,等.内外侧切口入路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9):1459-1464.

[3] 陈红卫,张根福,潘俊,等.改良前外侧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9):935.

[4] 董世权,郑启新,郭晓东,等.后内侧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髁劈裂伴外侧髁压缩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 (11):1131-1134.

[5] 侯训凯.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37):92-93.

R683.42

B

1671-8194(2017)06-0062-02

猜你喜欢

屈曲入路胫骨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1/3含口盖复合材料柱壳后屈曲性能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中间入路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55例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