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脑血管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循证

于 跃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1)

重症脑血管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于 跃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1)

目的探讨在实施重症脑血管护理过程中,分析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200例。通过抽签法对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D2组(对照组100例):常规护理;D1组(观察组100例):循证护理。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针对最终检索资料进行有效筛选,将表现出较强使用性资料作为本次实施循证护理的依据,同护理专业技能进行有效结合,最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有效创建具体方案对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所有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完成临床护理后,在D1组患者中,有效存活患者70例,良好状态患者24例,中残状态患者3例,植物状态患者2例,死亡患者1例;在D2组患者中,有效存活患者38例,良好状态患者30例,中残状态患者19例,植物状态患者7例,死亡患者6例;在护理效果方面,D1组明显优于D2组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D1组明显高于D2组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P<0.05)。结论针对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对患者选择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最终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效避免出现疾病并发症的现象,凸显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重症脑血管;循证护理;效果

脑血管病主要指的是患者出现了脑血管破裂出血的情况以及出现了血栓的情况导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脑部出血性损伤以及脑部缺血性损伤症状。此种疾病又被称之为脑血管意外或者脑卒中疾病。针对表现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表现出发病突然、疾病变化多样以及病死率高等系列特点,临床表现出较高的疾病致残率[1]。针对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除研究有效方法进行治疗,确定最佳护理方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定最佳的护理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最终显著提高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存活率,现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200例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通过抽签法对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在D1组的100例患者中,男64例,女3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5~8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5±3.6)岁;其中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50例,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38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12例。在D2组的100例患者中,男64例,女3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6~8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6±3.7)岁;其中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56例,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40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4例。所有患者全部满足重症脑血管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针对D2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临床选择常规护理方法,针对D1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临床选择循证护理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2.1 对患者的瞳孔以及意识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将所有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送入到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后,选择设备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系列指标实施高强度监护,针对患者在进行监护的过程中做到连续性,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一经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方法对脑血管病患者给予对症治疗[2]。

1.2.2 对患者的电解质以及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进行密切监测:针对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难以顺利进食,在选择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选择脱水剂治疗过程中,较易表现出电解质紊乱的现象。利用甘露醇进行干预,针对患者的肾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需要确保出入量有效平衡。在固定时间对患者的肾功能以及电解质进行密切监测,针对表现为肾功能不全或者老年患者,针对甘露醇的使用需要进行限制[3]。

1.2.3 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针对患者有效实施心肌标志物检测,针对脑心综合征患者,需要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针对患者有效实施心电监护以及对患者实施心肌标志物检测。一经表现出并发症的情况,选择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时,针对补液速度需要认真注意,针对补液量进行有效控制。针对患者的心脏情况进行观察,防止患者出现心脏损伤的现象。将电解质紊乱症状进行有效纠正,针对液体出入量进行合理控制,有效确保患者体内酸碱平衡[4]。

1.2.4 针对患者做好气道管理工作:针对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于疾病急性期,往往表现出全身缺氧症状。患者出现此种情况后,会导致患者脑水肿症状出现严重情况,对患者的中枢神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此针对患者需要认真做好气道管理工作。针对患者实施血气分析,根据最终结果将呼吸机潮气量、氧浓度以及呼吸频率等进行合理调节,有效实施机械通气管理。在进行呼吸机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确保能够始终安全。每天对管道进行1次更换。与此同时,合理控制温度。有效做好气管插管固定工作,在固定时间进行检查,认真做好口腔护理工作,防止出现其他问题的情况。将呼吸机撤下之后,针对患者选择小面罩吸氧的方法,如果给予患者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时间过长后,患者较易表现出呼吸道黏膜干燥以及出现痰痂的现象。此外,有效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禁止陪护,合理控制室内温度以及湿度[5]。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所有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完成临床护理后,在D1组患者中,有效存活患者70例,良好状态患者24例,中残状态患者3例,植物状态患者2例,死亡患者1例;在D2组患者中,有效存活患者38例,良好状态患者30例,中残状态患者19例,植物状态患者7例,死亡患者6例;在护理效果方面,D1组明显优于D2组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P<0.05)。

2.2 护理满意度:所有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完成临床护理后,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D1组中,满意97例,一般2例,不满意1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00%;D2组中,满意82例,一般11例,不满意7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2.00%;D1组明显高于D2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P<0.05)。

3 讨 论

针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进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主要为了将基础护理同护理实践二者进行有效结合,最终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的一种方法。在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真实情况,制定有效方案对患者实施护理。对于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工作人员,要求其需要具有较高素质,在临床经验以及专业技能方面较为高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有效确保在实施护理过程中的合理性以及目标性,最终有效确保护理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成功避免出现疾病并发症的现象。

本次研究中,所有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完成临床护理后,在护理效果方面,D1组明显优于D2组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D1组明显高于D2组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P<0.05)。有效证明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循证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获得确切护理效果,将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最终将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改善。

[1] 叶燕萍,吴婷婷.循证护理在防治重症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0,16(25):124-125.

[2] 彭涛.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17):161.

[3] 李贵芹.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7):89-90.

[4] 张金英,杨晓丽.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298.

[5] 杨才英,李婷婷,杨芳,等.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2103-2104.

R473.74

B

1671-8194(2017)09-0269-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循证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