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静脉用药医嘱不合理处方的干预分析

2017-01-15瞿丰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医嘱不合理药师

瞿丰萍

(太仓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江苏 太仓 215400)

关于静脉用药医嘱不合理处方的干预分析

瞿丰萍

(太仓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江苏 太仓 215400)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用药的具体情况,分析对此进行干预的可行性,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水平,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调查我院2014年4月到2014年12月静配中心对静脉用药审核的不合理医嘱,统计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和类别。结果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在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累计246例。其中主要包括超剂量用药、配伍禁忌、频次不合理、用法不合理、药物浓度配置不当、溶剂选择不当等六个方面。结论通过对静脉用药医嘱不合理处方的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医药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干预分析

2010年4月原卫生部出台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指出临床静脉用药医嘱必须经过配置中心专职药师的审核,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事前干预,然后才能进入配置、用药的流程[1]。医师应该通过对不合理医嘱的分析来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笔者通过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静脉调配中心专职药师事前干预的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统计分析,探究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和干预后的成效,分析其可行性与有效性,现将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调查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对静脉用药医嘱处方的存档信息,统计不合理医嘱共246例累计260处。其中主要包括超剂量用药、配伍禁忌、频次不合理、用法不合理、药物浓度配置不当、溶剂选择不当等六个方面。通过专职药师对不合理用药的事前干预手段(包括与临床医师的电话沟通、面谈、邮件等方式)并记录最终临床医师的采纳情况和处理结果。

1.2 方法:本文采用调查统计的方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物使用说明书、《新编药物学》、《360种静脉注射药物理化性质配伍禁忌表》等相关要求,结合《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规范》等相关管理规范要求[2],对不合理医嘱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分类汇总。

2 结 果

246例不合理医嘱处方共存在六大主要问题,共计260处。按照所占比重大小依次为:溶剂选择不当(22.69%)、超剂量用药(21.92%)频次不合理(21.16%)、药物浓度配置不当(11.15%)、配伍禁忌(10.39%)、用法不合理(4.23%)以及其他(8.46%)。在进行事前干预后,临床医师共采纳193处,采纳率为74.23%。

3 讨 论

3.1 不合理医嘱处方分析:①溶剂选择不当。该问题也可归为配伍不当,临床出现较多,所占比例最大,但是采纳率只为69.5%,可见医师重视不够,故特别列出。如红花黄色素150 m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应该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如注射用七叶皂苷钠1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应该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葡萄糖pH值在3.2~5.5,是偏酸性的溶媒,与碱性药物配伍会使输液性质不稳定。氯化钠的pH在4.5~7.0,偏中性。比较适合碱性药物。这就需要配置中心及时反馈给医师,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避免医药事故的发生。同时,临床医师应该广泛涉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开出药方之后仔细检查,认识到不当之后及时纠正,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②药物浓度配置不当。药物浓度过大的原因主要是溶媒不足,而药物剂量正常。如依托泊苷注射液100 mg,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应该保证浓度不超过0.25 mg/mL);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1.2 g,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克林霉素磷酸酯应稀释成浓度<6 mg/mL)等[3]。这就要求审核药师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详细标注不合理之处,并批注合理的配制浓度。并且及时告知医师。③超剂量用药。超剂量用药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药物浪费,达不到应有的疗效,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如甲钴胺1.5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甲钴胺成人一次使用剂量不得超过0.5 mg,而且只能肌内注射;丹参川芎注射液说明书上每天只能用10 mL,而医师却用15 mL。临床医师应该牢记药品使用说明书的作用、用法和用量,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提高药物效用。④配伍禁忌。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旦违背药品配伍原则,轻则造成药品失去效用,重则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甚至引发生命危险。如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10 mL和10%氯化钾溶注射液5 mL溶于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50 mL,会造成乳剂破坏,导致水油分层;脱氧核苷酸钠注射剂,奥沙利铂注射剂联用会产生拮抗等。配伍禁忌采纳率100%,可见临床医师对配伍禁忌的重视,但还需要提高自身知识层面,改进专业技能。⑤频次不合理。这个主要出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正确用法应该是每8 h一次,可是医师为了图方便就每天2次的用。青霉素类药物是时间依赖性的,用药时间间隔过长就不能很好的达到有效的抗菌浓度,不仅对治疗疾病的作用有影响,而且还会增加耐药性。多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半衰期较短(0.5~2.0 h)有的可达3 h,所以大多是每8~12 h用药一次,但是头孢曲松的半衰期比较长可达8 h,24 h用药一次就够了。⑥其他问题。主要包括医嘱录入错误、儿童用药的安全性问题等。虽然所占比重不高,但是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需要特别重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需要以认真谨慎负责的态度面对每一个患者,才不负于患者的信任。

3.2 干预措施分析:①完善配置中心审核能力和把关意识。配置中心作为审核方,应该严格把关,及时把不合理医嘱信息传达给临床医师,保证在用药之前使不合理医嘱得到调整。日常生活中,审核药师还需要不断地加强职业教育、更新知识,更好地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服务。②加强临床医师的培训。对于新入职的临床医师,在药物信息、适应证、药物药动学特点和相互作用等知识。可以借助存档的不合理医嘱处方进行分析培训,强化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定期组织审核药师与临床医师学习交流以拓宽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面,使临床医师静脉用药医嘱最大化安全,科学,合理,有效[4]。③行政干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物使用说明书、《新编药物学》等相关要求,结合《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建立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并配套建立健全的监督措施。对累计3次不合理医嘱的相关人员实行一定的处罚措施。累计5次以上限制其处方权。加强临床医师的职业道德观念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4 结 论

审核药师对静脉用药医嘱处方的审核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用药前,及时干预纠正处方中的不合理之处,对临床医师合理安全用药增加又一重保障。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药师可以合理指导临床用药,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合理的药物治疗。对静脉用药医嘱不合理处方的事前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医药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因此,静脉配置中心对静脉用药医嘱不合理处方的干预可以大力推广实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1] 龚瑞雪,杨凡.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分析[J].医药导报,2013,10 (9):1241-1243.

[2] 苗鸿颖,黄晓静.天津市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29(22):3043-3046.

[3] 林秀霞.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J].今日药学,2014,6(11):816-819.

[4] 陈树新,陈翠环,姚达安,等.门急诊注射室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6):423-425.

R969.3

B

1671-8194(2017)09-0138-02

猜你喜欢

医嘱不合理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差评不合理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