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的临床研究(附24例临床分析)

2017-01-15王超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脑积水脑外伤蛛网膜

王超杰

(河南省许昌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许昌 461000)

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的临床研究(附24例临床分析)

王超杰

(河南省许昌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探究重型脑外伤后伴有脑积水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例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其中15例经去骨瓣减压术治疗,9例经非手术治疗。在术后给予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减压术。观察患者术后颅内状态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4例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经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高压均显著降低,8例意识障碍明显改善。于术后1个月经CT检查显示,全部患者脑室系统均减小,其中1例出现分流管不畅通,经再次手术后改善。经GOS评估,17例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植物生存,治疗有效率为87.5%。结论重型脑外伤后患者易发生并发症,给予及时有效的诊治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采用脑室-腹腔分流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重型脑外伤;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减压术

脑外伤后脑积水为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相关统计显示,颅脑创伤后脑积水发病率为0.7%~8%,继发性脑积水发病率高达90%[1]。重型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出血,使得脑脊液增多并产生循环障碍,未能及时排出使得颅内压升高,脑室扩大,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2]。本研究旨在探究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相关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24例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男14例,女10例,年龄为54~85岁,平均年龄为(63.5 ±14.6)岁,其中9例为车祸致伤,6例为重物砸伤,5例为高空坠落,4例为殴打致伤。其中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硬脑膜下血肿,6例硬脑膜外血肿;15例经去骨瓣减压术治疗,9例经非手术治疗。纳入标准:具有外伤史,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8分;经CT检查显示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治疗后生活超过6个月。排除标准:既往存在颅脑损伤史及手术史;伴有严重脏器损伤;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1.2 临床症状: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急性发病者表现伤后或者治疗后持续性昏迷,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好转后加重;慢性发病者表现意识恢复慢或者加重,部分患者伴有情绪变化快、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肌张力增高、智力障碍、癫痫症状,部分呈浅昏迷状态,持续时间较长。

1.3 影像学检查:经头部CT显示,整个脑室系统增大,侧脑室前角显著扩大,侧脑室前角区呈低密度间质水肿带,部分患者颞角或第三脑室扩大,脑池增大显著小于脑室,脑沟或脑池正常或减小、消失,给予去骨瓣减压术者减压侧脑室显著扩大,两侧侧脑室胼胝体角低于120°。伤后早期可表现为脑挫伤、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蛛网膜下强出血,后期可表现脑萎缩、脑软化灶等。

1.4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经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患者与全麻后经腰椎穿刺测试脑脊液生化,指标正常后进行手术。压分流管包括三类,需根据腰穿力选择,若腰穿力<140 mm H2O则选择低压分流管,若>250 mm H2O则选择高压分流管。选择颅部右侧角室额角切口钻骨穿入,后经颈胸腹一直到右下腹,将10 cm管置入腹腔。入院后经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需于术后2个月才可进行;入院后经保守治疗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需一定时间吸收,等检查后4个月后才可进行。

1.5 观察治疗: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行疗效评估。恢复良好:略有缺陷但恢复正常生活;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在保护下可工作;重度残疾:肢体残疾,生活起居需其他人照料,头脑清醒;植物生存:在随眠、清醒周期等最小反应时可睁开眼睛;最终死亡。

2 结 果

24例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经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高压均显著降低,8例意识障碍明显改善。于术后1个月经CT检查显示,全部患者脑室系统均减小,其中1例出现分流管不畅通,经再次手术后改善。经GOS评估,17例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植物生存,治疗有效率为87.5%。

3 讨 论

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由于颅内出血或压力增高,会表现为不同时间昏迷状态,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3]。临床脑外伤中脑积水为最为常见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或进行性积水增多,即使经手术治疗,也难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甚者导致死亡。根据时间差异可将脑积水分为急性与慢性[4]。急性脑积水是在伤后3 d内,患者颅内压上高,预后不良;慢性脑积水是在上后3周后,主要为交通性脑积水[5-7]。

慢性脑积水形成原因为脑脊液难以被吸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内红细胞在2周内才可清除,其纤维蛋白产物与碎片经脑脊液循环使蛛网膜下腔受阻,蛛网膜颗粒粘连,进而阻碍脑脊液吸收[8-9]。急性脑积水形成原因为颅脑出血后形成血肿,使脑脊液循环受压阻碍;颅内静脉窦被血块压迫,阻碍回流,血肿进入脑室内导致阻塞性脑积水[10];红细胞附着于蛛网膜绒毛可降低脑脊液吸收效率[11]。

临床上对于重型脑外伤患者多经手术治疗,且多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本组15例采用该术式,可在短时间内降低颅内高压,但术后恢复不良,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最为常用术式即为脑室-腹腔分流术,通常选择右侧,可尽量避免对左侧优势半球的损害,此外还需术前对患者脑脊液压力进行测定。本组24例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均选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内高压均显著降低,8例意识障碍明显改善。于术后1个月经CT检查显示,全部患者脑室系统均减小,其中1例出现分流管不畅通,经再次手术后改善。经GOS评估,17例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植物生存,治疗有效率为87.5%。

综上所述,采用脑室-腹腔分流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1] 贾会民.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治疗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4,7(4下):82-83.

[2] 罗鸣,王保平,叶锦平.脑外伤后脑积水的诊疗体会(附36例诊治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199-200.

[3] 邵步云,陈谦学.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17(4):243-244.

[4] 蔡奇志,冼靖,梁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19例[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7):67-68.

[5] 张毅,柏鲁宁,柯尊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形成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9):519-522.

[6] 杨小锋,詹仁雅.外伤性脑积水的概念和流行病学[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2):97-99.

[7] 邬锡真,任国辉,董继.重型颅脑损伤210例手术治疗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5):655-656.

[8] 叶建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3):83-85.

[9] Cooper DJ,Rosenfeld JV,Murray L,et al.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diffus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N Engl J Med,2011,364 (16):1493-1502.

[10] 丁建,韩志强,孙锋,等.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危险因素的探讨[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5):417-419.

[11] 林静达.高龄患者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抢救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6):780-781.

R651.1+5

B

1671-8194(2017)09-0096-02

猜你喜欢

脑积水脑外伤蛛网膜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基于DANTE预脉冲SPACE MR序列定量评价蛛网膜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