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及血清VEGF的表达影响研究

2017-01-15岳嵩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司酮异位症例数

岳嵩岩

(铁岭市妇婴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及血清VEGF的表达影响研究

岳嵩岩

(铁岭市妇婴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研究及观察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及血清VEGF表达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3例患者进行常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观察组的23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时的组织及血清VEGF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组织及血清VEGF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12周时观察组的组织及血清VEGF相关指标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米非司酮可显著地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组织及血清VEGF表达情况,因此认为米非司酮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米非司酮;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血清;VEGF表达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常见病,与本病相关的研究显示,此类患者的病灶侵袭性较为突出,而这可能也是此类患者的组织及血清VEGF相关指标表达异常的重要原因[1],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重视对组织及血清VEGF相关指标表达水平的改善。本文就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及血清VEGF表达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3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45岁,平均年龄为(35.5±2.5)岁,病程5.0~55.0个月,平均病程为(24.1±5.0)个月,其中轻中度患者19例,重度患者4例。观察组的23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46岁,平均年龄为(35.7±2.4)岁,病程5.5~56.0个月,平均病程为(24.3±4.9)个月,其中轻中度患者19例,重度患者4例。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上述统计数据比较,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的23例患者进行常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主要为按照常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的23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以米非司酮按照每天10 mg的剂量口服,治疗12周。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时的组织及血清VEGF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其中VEGF相关指标为VEGF-A及VEGF-C,检测方式为酶联免疫法和免疫组化法。

1.3 统计学检验:数据检验方式包括计量资料的t检验和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均以软件SPSS16.0进行检验处理,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的组织VEGF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对照组的组织VEGF-A及VEGF-C阳性表达例数为20例及21例,占86.96%及91.30%,观察组的VEGF-A及VEGF-C阳性表达例数为21例及21例,占91.30%及91.30%。

治疗后12周对照组的VEGF-A及VEGF-C阳性表达例数为7例及6例,占30.43%及26.09%,观察组的VEGF-A及VEGF-C阳性表达例数为1例及1例,占4.35%及4.3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组织VEGF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12周时观察组的组织VEGF相关指标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的血清VEGF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对照组的血清VEGF-A及VEGF-C水平分别为(98.48±8.45)pg/mL及(752.53±64.67)pg/mL,观察组的分别为(98.51±8.39)pg/mL及(753.14±64.56)pg/mL。

治疗后12周对照组的血清VEGF-A及VEGF-C水平分别为(71.28 ±6.34)pg/mL及(640.17±58.65)pg/mL,观察组分别为(60.36± 4.28)pg/mL及(482.62±49.53)pg/mL。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12周时观察组的血清VEGF相关指标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

3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关于本病的众多研究显示,此类患者的异位内膜具有一定的侵袭性,与异位病灶微血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而VEGF作为与血管形成关系密切的指标,其在此类患者的组织及血液中均呈现高表达的状态,而VEGF-A及VEGF-C作为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其表达水平的控制成为疾病治疗的重要监测方面[2-3]。本文就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及血清VEGF表达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与观察,主要为将应用和未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其组织及血清VEGF-A及VEGF-C表达均得到更大幅度的控制,说明米非司酮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状态控制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米非司酮可显著地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组织及血清VEGF表达情况,因此认为米非司酮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1] 张蕾.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6):100-101.

[2] 王军玲,罗淑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腹腔液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8(4):47-49.

[3] 潘虹,刁静,汤蕴琦,等.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VEGF、c-fos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 2016,56(8):63-65.

R711.71

B

1671-8194(2017)09-0095-01

猜你喜欢

司酮异位症例数
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和体内过程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COX-2、NF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证候的表达研究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