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低血糖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7-01-15吉白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降糖药低血糖葡萄糖

吉白云

(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北京 100089)

糖尿病低血糖的治疗效果分析

吉白云

(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北京 100089)

目的分析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临床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临床收治的8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症状、救治方法、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中,76例患者症状和血糖及血脂水平得以改善,其中FBG、P2hBG、HbA1c、TC、TG及LDL-C等均有明显降低,而HDL-C明显升高。1例患者因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3例患者并发大面积脑梗死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结论糖尿病症状比较典型,临床容易确诊,但救治中有一定的病死率及遗留并发症,因此应尽早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以便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低血糖;治疗效果;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 mmol/L时即认为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当血液中胰岛素增加,皮质素、胰升糖素、肾上腺素等分泌不足或糖摄入量不足时,体内的血糖内环境失去稳定性,进而发生低血糖。与高血糖相比,低血糖的危险性更高,严重时可引发各类心律失常及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脑死亡[1],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有效降低神经病变以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2]。本文收集8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本组80例患者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5.3±4.5)岁。患者糖尿病病史2~36年,多表现为消瘦乏力、饥饿盗汗、视力模糊、判断力障碍及四肢震颤等症状,其中合并肾病者22例,合并高血压者18例,合并冠心病者8例,合并脑梗死者6例,昏迷2例。所选患者符合1999年糖尿病协会推出的诊断标准[3]:①有低血糖症状表现;②发病时血糖水平≤2.8 mmol/L;③进行补糖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或者完全消失。

1.2 治疗方法:对临床诊断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均立即停用降糖药,症状较轻者食用含糖量丰富糖块、水果等;中度低血糖患者首先给予10%葡萄糖20 mL静脉注射,继而10%葡萄糖静脉滴注;重度低血糖患者50%葡萄糖30~50 mL静脉注射,待血糖≥3.0以上时改用5%葡萄糖盐水加小剂量胰岛素,4~5 U/h静脉滴入,待症状缓解后进食含糖量丰富的食物。出现低血糖休克昏迷的患者,给予甘露醇或氢化可的松100 mg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 mL静脉滴注。对合并有肾病的患者应采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或补充血容量。在补液的同时要注意补钾以预防低钾血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将FBG、P2hBG、HbA1c、TC、TG、LDL-C及HDL-C等做好记录,比较治疗前后血糖及血脂的变化水平。

2 结 果

本组患者中,1例患者因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3例患者并发大面积脑梗死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其余76例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糖、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患者低血糖症状均完全消失。治疗前FBG(8.3±2.1 mmol/L)、P2hBG(11.5±3.1 mmol/L)、HbA1c(7.2± 1.2%)、TC(5.6±1.5 mmol/L)、TG(2.1±0.7 mmol/L)、LDL-C(3.3±0.8 mmol/L)及HDL-C(1.1±0.2 mmol/L);治疗后FBG(6.3±1.1 mmol/L)、P2hBG(9.5±3.1 mmol/L)、HbA1c(6.4± 0.8%)、TC(5.1±1.1 mmol/L)、TG(1.8±0.6 mmol/L)、LDL-C(3.0±0.8 mmol/L)及HDL-C(1.4±0.5 mmol/L)。治疗前后FBG、P2hBG、HbA1c、TC、TG、LDL-C均明显降低,而HDL-C有所升高,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3 讨 论

糖尿病低血糖主要是指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血糖偏低症状,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4]。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的因素,主要为口服降糖剂使用过量、餐前服药后离就餐时间太久、肾功能恶化、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完后离用餐时间太久、运动过度,肌肉利用过多的葡萄糖或患者伴有其他胃肠道疾病如腹泻、厌食、胃排空延迟等。低血糖的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悸、出汗、焦虑不安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也可表现为意识障碍、神智改变、昏迷、抽搐等中枢神经症状。部分老年患者会表现为反复性低血糖,如治疗不及时,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出现严重昏迷、休克,甚至脑死亡,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故在临床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应熟悉低血糖的防治措施,并加强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注射的合理应用[5]。

及早诊断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可尽快恢复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糖尿病低血糖最常见的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或中枢神经异常,具体表现为昏迷、意识障碍、心悸、视力模糊等低血糖症,严重者有休克、缺血性脑梗等[6]。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低血糖的轻重程度,应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法。患者一旦发现低血糖,应立即停用降糖药或胰岛素,防止血糖的进一步降低,对意识清晰者,嘱其服用含糖量丰富的食物以补充糖分;意识模糊的患者应葡萄糖静滴以提高血糖水平;出现昏迷的患者静注甘露醇或静滴氢化可的松,起到抗炎和抗休克的作用。降糖药物在体内的作用与患者的肝功能有密切联系,当肾功能受损时,肾脏对胰岛素的降解和消除减慢,使体内的降糖药物蓄积进而引发低血糖,因此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或肾病患者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临床上宜选用短效促泌剂格列喹酮或格列奈类药物,小剂量给药后逐渐增加剂量。对于无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给予长效胰岛素并监测血糖水平。在降糖药物的使用时,应尽量选取半衰期短,在体内停留时间短的药物,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的囤积造成患者低血糖。另外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空腹饮酒,因空腹饮酒后可使肝糖原的利用受到限制,抑制体内血糖的自动调节机制,血糖与体内的降糖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加重了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越长,其伴发的并发症越多,如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眼底病变、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等,严重者可并发昏迷及休克。在本组病例中,1例患者因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3例患者并发大面积脑梗死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因此糖尿病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在用药过程中,尤其是联合用药时,应熟练掌握各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及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和适应证,注意各种药物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在联合用药时严格控制药物用量,并随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一旦发现患者的血糖偏低,应立即就医,根据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至关重要,尤其是无症状的低血糖,可根据患者的精神行为异常及早诊断,同时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轻重程度采取综合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 闫魏,王全录,郑铮,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318-320.

[2] 邹晓莹,孙中华,韩晶,等.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6):690-693.

[3] 孙冰.38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359-360.

[4] 石泉.糖尿病低血糖制定有效方案及时治疗临床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15(5):148-149.

[5] 高秀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13-14.

[6] 张永江,许春晓.32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0):3651-3652.

R587.1

B

1671-8194(2017)09-0078-02

猜你喜欢

降糖药低血糖葡萄糖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碘酸钾催化电解葡萄糖制氢过程研究
RP-HPLC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含量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