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方书中的大滑头
——评《丹方集异》*

2017-01-14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肖梅华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序文黄氏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肖梅华

·书刊述评·

小方书中的大滑头
——评《丹方集异》*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肖梅华

黄楚九(1872-1931年),又名黄承乾,字磋玖,浙江余姚人。是上世纪初上海实业界的著名人物。现存《丹方集异》为黄楚九主编之医药广告手册。然全书四卷,涉及内、外、儿科以及急救,内容实用,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同时,书中包含了黄氏生前的一些个人信息,对准确了解黄楚九生平有重要意义。

黄楚九 丹方集异 药商

上世纪末,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简称《银元》)风靡一时。本世纪初又再版,创发行量新记录。《银元》文笔生动雅致,所述故事与情节让人印象深刻,其中上海老滑头——黄楚九的故事令人唏嘘。黄氏是近代上海滩上的“滑头大王”,善于钻营投机、推销广告,最后被黄金荣算计,破产病死。十年后,黄楚九外曾孙女曾宏燕出版《商道——黄楚九》为其辩驳,勾画出一位勤奋、精明、仁慈、爱国的成功药商形象。无论是否“滑头”,对多数人来说,黄楚九只是个商人而已。当我第一次读到《丹方集异》(简称《集异》)时,书上赫然印着的“黄楚九著”四个字令我十分诧异。我不禁要追问:黄楚九不是商人吗,他怎么会写书?该书成于何时?如果是黄氏所著,证据何在;如果不是,又为何人,与黄楚九有何瓜葛?《集异》记载了哪些奇异丹方?这些丹方与经典有何关系?与当时社会医疗有何互动?

为了解答上述疑问,我翻开书页,细细品读。全书包括序文和正文两部分。序文含他序4篇,自序1篇。正文共4卷:卷一为头脑科、面科、眼科等,主要涉及头面部疾病、乳房疾病及与脏腑气机相关的疼痛疾病;卷二为吐血科、咳嗽科、臌胀科等,均为内科疾病;卷三为疔疮科、疮毒科、各种杂症等,收集了常见的外科疾病、杂病及妇产科疾病;卷四则为小儿科与急救科。序文较清晰地介绍了该书的作者、成书时间、写作缘由;正文则系统地呈现出作者的学术观点。

作者身份及成书时间

从序文来看,《集异》确与黄楚九关系密切。序一作者孙漱石为近代著名小说家;序二作者刘介玉又名天台山农,乃近代书法家;序三作者唯见“同乡”、“西湖”两处线索,为余姚或绍兴人士,真名待考;序四作者张一澧,应该是民国政界名人张一麟的堂兄弟。黄楚九平生好结交朋友,尤其是文化界名人。其中孙漱石和刘介玉还是他事业的好帮手,参与其标志性事业“大世界”的设计与宣传。最后一则是黄楚九的自序。5篇序中记录了《集异》的作者身份、成书年代和编撰过程。

《集异》诸序中提到,“明年春,出其先人知异先生暨自汇《丹方》内外四卷示予”[1],“爰出去年征集所得者,斟酌服量,晰分门类,汇为一编,付刊传世”[1],“吾同乡黄君楚九,承先人之志,有《丹方集异》之刊”[2],“且先严知异公,本欲以家藏奇效秘方数百种,刊以行世,惜归道山未果。追溯先志,尤觉此书之刊,万不可缓,爰于丙辰岁登报遍征各方,合诸先世所藏,裒然成帙,亟付剞劂”[3]。上述文字意味着《集异》内容包含黄楚九父亲家藏方和黄氏本人登报征集而来的丹方,也就是说黄楚九及其父黄知异是该书的著者。果真如此吗?下面不妨从4点进行分析。

1.关于祖传

黄楚九祖上为眼科医生,其本人亦在沪上行眼科若干时日,对于一本有近千首方剂的小方书,眼科方却仅有35条,相对而言,数量何其微少。甚至相对“数百”而言,充其量也只占十分之一。世代行走眼科的黄父,其秘传之方仅三十余首?因此,黄知异编撰《集异》的可能性不大。

2.关于登报

序文中提到黄氏曾为编著《集异》登报征集丹方,那么登的是哪份报纸?若要广得丹方,必找发行数大的报纸。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申报》,无论从黄楚九的交际圈还是报纸本身的发行量来看,《申报》都是不二之选,但其踪迹却未见诸《申报》。并且登报征集丹方,汇编成册以广济病患,此善举也未在曾宏燕之《商道》提到,难道是族人的集体失忆?所以,登报之事还有待考证。从这两点来看,《集异》跟祖传关系不大。

3.关于见证

自古文人作序,均为赞誉作者推广书籍。本书序文作者与正文作者友谊深厚,于书籍自然只有肯定和推崇,没有疑问和否定。这些非医朋友不仅文笔了得,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对书的推广非常有益处。但我们只能确定此书见于黄楚九之手,黄氏编撰之过程,这些文人名士恐怕是只听过黄氏介绍,未必亲眼目睹。另外,作序者为何均为医学界以外人士,难道是黄楚九生平没有医界朋友,当然不是!极可能是因为这些友人不懂医理,无需从医学层面考量该书价值,进而摆脱学术之深究。所以,只能确定黄楚九是《集异》的重要作者。那是黄氏独自完成的吗?我们再进一步从成书时间找到线索。

4.关于成书时间

“岁丙辰,识黄子磋玖海上,雍容儒雅,蔼然可亲。明年春,出其先人知异先生暨自汇《丹方》内外四卷示予,且索序”[1],又“爰出去年征集所得者……黄君真能以爱国心肠,实行其医国手段者矣……丁巳夏月愿圃张一澧”,“发愿于丙辰,付印于戊午,瘁三岁之心力”,黄序“民国六年季春”[3],可见《集异》构思于1916年,成书于1917年,出版在1918年,故最早刊本为民国七年(1918年)本。

曾宏燕在《商道——黄楚九传》中介绍,年少丧父独自经营的黄楚九,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不断努力寻找药效不错的中成药,“晚上……读有关医药方面的书,钻研药理方面的知识,并且开始根据自己的琢磨,去尝试着做些新的中成药,按照一定的配方来试制”[4]35。故在此过程中,黄氏有了比较丰厚的积累。1917年,恰值大世界开业运营之年,当时黄氏事务缠身,哪有闲暇著述。他应该是有帮手协助完成。那又是谁在做嫁衣呢?20世纪初,黄氏开始研发自产药品,他“请药房里的几位药剂师每人推荐一份传统中医的补脑配方”[4]53,从中必然收获了不少疗效不错的方剂,这些方剂很可能入选《丹方集异》。即使单纯替黄楚九整理方剂,药剂师也是最佳人选。又《集异》“凡例”中“倘表面观之似属同病,及探其致病之源则不无小异,谬然投以药品,势必有损无益”[5]句又透露出作者深刻理解一病多方,一病多因,用药需辨证的道理。这句对中医辨证论治简明扼要的表达,说明著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可推测有过一定临证经历的黄楚九是《集异》的主要作者,而他药房得力的药师可能是参与者。

编写缘由

从序文中“磋玖既创中法药房,复设明济医院,普救苦难,活人无算,顾磋玖犹病慈善之业之未广也。将以是编付剞劂,俾世人佥得勿药法”,“惟遇医林有公益事,不惜殚精竭虑,以勉尽其义务……今又汇刊《丹方集异》一书,备病家之仓猝不及延医,与夫医家临诊束手、疗治几穷之助,乃征集千百良方与家藏秘方数百种,汇编而成者,独资刊印,广为赠送,以遍流传”,《集异》的刊出一是出于公益之心,二是完成父亲生前愿望。但不要忘记,黄楚九一生成功经营的重要诀窍就是广告宣传,而民国时期,药房通过发行赠送中药普及性手册以招揽客人是常有的事。如秦伯未《膏方浅说》、陈存仁《伤寒手册》即是当时著名的广告产物。黄楚九自然不会放弃如此大好的机会。冠以祖传之名,一是增加药方的神秘感;二是添上“孝道”的名义,更从情感上强化该书的“仁慈”色彩,博取顾客的支持以广开销路。可以说,《集异》就是一种宣传形式,一件广告作品。

学术特点

尽管《集异》是一本广告手册,但其鲜明的内容特点使其学术价值不容小觑。

1.组方简明

唐代以后,丹方也成为简方的代称。《集异》实际就是简方集锦,故该书选方首先考虑药味数量,“惟方中药物,至多以二三味为率,一则病家照方施治,简单为宜,二缘药味若多,即成正剂,不足附于丹方之列”。自序称,尽管由于考虑到疗效,该书还是收录了一些组方略显复杂的著名成药和药味多达五六味的经典方剂。其次是考虑药物获取的途径。“凡方书所载征求所得无论药品多少,以易于采取,曾经试验有效者为合格。如此方虽灵验而不易采取或难以配制者,概不载入。”[3]《集异》所载药物或是药房常见药物,如皂荚、冰片、麝香等;或是日常生活易得之品,如人乳、姜蒜、绿茶等。并未象书名中“集异”二字定义的冷僻、怪诞、奇异。

此种便捷还体现在编者对传统药物在实际应用中的应变。如“绣球风……又方五倍子,去虫,松萝茶,各五钱,研末调敷,亦效”[6]。此方出自《普济方》,原方为五倍子与“腊茶”配伍使用,但由于腊茶价格昂贵,故将其易为“松萝茶”。或许此法并非该书首创,但对于遵经典的《集异》,取用“松萝茶”条文的做法本身就表明了编者追求便捷的态度。

2.实践有效

正如作者所言“以易于采取,曾经试验有效者为合格。如此方虽灵验而不易采取或难以配制者,概不载入”,《集异》收录方药疗效确切。如乳痈用蒲公英,皮肤湿烂用五倍子,疮疡用木鳖子等,多数方药至今仍可见于临床。

3.辨证论治

虽然作者在序文中写到“丹方有时殊具能力,投百数剂良药而不愈者,竟得以一二味不可思议之药愈之”,“一念夫丹方足以济医术之穷,并可备遐陬僻壤之病家不获延医者,作疗治之用”[3],意思说丹方仅凭一两味药收获奇效,可救穷乡僻壤之急。若是片面理解作者意图的话,《集异》对我们来说就只是一本简单的药物手册,有是病用是药。其实不然,正如在前文探讨作者身份时提到的,“凡例”中提到“倘表面观之似属同病,及探其致病之源则不无小异,谬然投以药品,势必有损无益”[5],说明作者对疾病分型治疗非常重视。举“吐血科”之“吐血”[7]条为例,一个病症下有15种治疗方法,大致可分为降气、清热、养阴、收敛、补中5种类型。又“咳嗽科”下“咳嗽”[8]条,共载方7首,寒热不一。这些说明,治病用丹方虽简捷,亦需辨证用药。

4.适于制剂

《集异》所载方药多为焙干研磨使用。这对于病人而言,实际上并不是十分方便。因为对个体而言,书中所载疾病未必是常有的,家中常备某些药物就显得有点多余,即使患病,鲜品或煎煮剂可能要更方便快捷。焙干研磨本身就是为了方便储存和服用,这些方药对于走街串巷的铃医可能更合适。

从这一点来看,《集异》应该出自于一位精于方药制剂者之手。有趣的是,《集异》中曾记载治疗心气痛的火殃勒胆来自于台湾,仅在福州大药店有售[9]。这似乎又在进一步暗示,《集异》的作者不仅擅长疾病诊治、药物制剂,还非常了解当时药物的销售行情。因此,《集异》更象是中药房药剂手册。

5.文献价值高

虽然《集异》是件广告作品,但并没有因其商业用途而胡编乱造,草草了事。相反,《集异》的每一证每一方均有出处且经过推敲,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集异》方药来源有二:一是经典本草方书,如《本草纲目》、《普济方》、《纲目拾遗》等。其中引用最多的要属《本草纲目》。二是民间流传,如蟑螂治疗小儿疳积[10],“小舌落下,用盐以箸点之即上”[11]。这些或肮脏或简陋而无任何科学依据的治疗手段貌似无稽之谈,但笔者在前年还从南方老人的口中听到。只是现在的疳积患者越来越少,而人们通常也不会采用这么原始的手法进行疾病的诊疗,小舌落下亦不容易引起重视。又“吞缝衣针蚕豆煮韭菜同食,针随韭菜,从大便出,无蚕豆用盐蛋亦效”[12],近代张竹君即用韭菜急救吞簪病人[13],是当时多用的急救方法之一。

《集异》不仅搜罗了许多有意义的丹方,而且记录了不少旧式病名。如“心胃肝气痛科”下有“胃气痛”、“肝胃疼痛”、“肝胃气痛”、“心气痛”、“肝气痛”[14]等各种病位、病机稍有差异的病名。又如“风湿科”下“蛇皮风”、“面部风”、“绣球风”、“手风”[15]等,这些疾病的差别可能在发病部位上,但也不排除彼此之间有相同的病机和治疗法则。

再就是《集异》“急救科”记录了诸多急症的处理方法,有各种食物中毒、自杀、意外伤害等。其中自杀类内容非常详实,可见当时社会生活的诸种艰难和冲突。《集异》可谓是当时社会状况的另类写照。

黄楚九生平重要事件考证

《集异》记录了丰富的丹方制剂与使用信息,也包含着许多黄楚九的个人信息,对于解读黄氏生平有重要的帮助。

1.大世界的参与设计者——刘半农,刘介玉?

按照惯例,序文作者与正文作者关系熟稔,其中孙漱石、刘介玉在《商道》中都数次被提到。《商道》还指出大世界图纸的设计者就是黄楚九的好友孙漱石和刘半农[4]145。刘半农作为近代著名文人、白话文的著名推广者,声誉胜过书法家刘介玉。那么黄氏为什么没有邀请刘半农为他撰写序文?《集异》作为赠书,本身就是广告品。非常具有广告头脑的黄楚九一定不会错过请刘半农写序的机会。然而序文明确署名:天山台农,说明序二作者不是刘半农,那是不是“西湖”?刘半农乃江阴人士,与西湖关系不大,也未见其使用过“西湖”之名。接下来只有一种可能,图纸的绘画者是刘山农而不是刘半农,且旧时人们喜用姓与字署名,孙玉声(漱石)即是也。我们还可以从黄楚九多年的手下张联芳的回忆录中进一步证实:“黄楚九的周围总有几个得力的谋士,逢重大事情总是和他们商讨决定。当时的书法家天台山农刘介玉,七子山人朱染尘、广告师周名刚……都是知足庐的座上客。”[16]姜明秋亦提到黄楚九尊崇博学之士,如孙玉声(漱石)、王博谦、刘介玉等[17],所以刘山农误作刘半农是极有可能的。只是由于曾女士《商道》为自传体小说,未注明资料出处,故难以证明曾女士所言是否确切。

2.知足庐的落成时间

《商道》载:“1922年,就在黄楚九五十大寿之际,他筹建了近一年的新居终于落成了……座落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250号……黄楚九把这个新居起名为‘知足庐’。”[4]201而黄楚九在本书的自序最后一行写到“民国六年季春黄楚九识于沪滨知足庐”。可见黄楚九“新居”知足庐在1917年已经落成,从位置来看,黄氏“知足庐”应该就在临近黄浦江的爱多亚路。如果说黄楚九本人记错,那另外四位友人不可能将时间混淆,而且黄氏也不可能臆想在多年之后建成的居所。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商道》记录有误。

虽然《集异》全书不足4万字,但其信息量丰富,不仅记载了大量实用的简方,透露出黄楚九生平事迹,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医疗面貌和信息,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难怪在1931年,上海著名医家秦伯未将其再版刊印。

[1] 黄楚九.丹方集异[M].上海,1918:序二.

[2] 黄楚九.丹方集异[M].上海,1918:序三.

[3] 黄楚九.丹方集异[M].上海,1918:自序.

[4] 曾宏燕.商道——黄楚九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35,53,145,201.

[5] 黄楚九.丹方集异[M].上海,1918:凡例.

[6] 黄楚九.丹方集异[M].上海,1918:卷二10.

[7] 黄楚九.丹方集异[M].上海,1918:卷二1.

[8] 黄楚九.丹方集异[M].上海,1918:卷二3.

[9] 黄楚九.丹方集异[M].上海,1918:卷一20.

[10] 黄楚九.丹方集异[M].上海,1918:卷四3.

[11] 黄楚九.丹方集异[M].上海,1918:卷一11.

[12] 黄楚九.丹方集异[M].上海,1918:卷四13.

[13] 小浜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4.

[14] 黄楚九.丹方集异[M].上海,1918年:卷一19-20.

[15] 黄楚九.丹方集异[M].上海,1918年:卷二9-11.

[16] 张联芳.黄楚九和早期大世界[M]//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上海政协之友社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7辑).上海:上海书店,1999:354.

[17] 姜明秋.我所了解的黄楚九先生[M]//余姚文史资料(第5辑).余姚:政协余姚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98.

Comm entary Study on Dan Fang Ji Yi:Sm artness in One Sm all Handbook

XIAO Mei-hua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HUANG Chu-jiu(1872-1931),also named as HUANG Chen-qian with pen-name of Cuo-jiu,was born in Yuyao,Zhejiang Province.He was a famous celebrity in the field of industry during early 1900s in Shanghai.Dan Fang Ji Yi was kept currently as a commercial handbook while HUANG was editor in chief.In this book,there have been 4 volumes covering internal medicine,surgery,pediatric and emergency.Its contents owns high medical value of clinical practices.Also,this book includes some personnel information of HUANG,which is vital to learn about his lifetime.

HUANG Chu-jiu;Dan Fang Ji Yi;druggist

R289.2

A

1006-4737(2017)01-0054-04

2016-09-07)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上海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史”规划项目(编号:0712)

猜你喜欢

序文黄氏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百年黄氏,传续经典
“卖艺黄家”文艺界黄氏兄妹的精彩人生故事(上)
“卖艺黄家”文艺界黄氏兄妹的精彩人生故事(中)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狐生子
刘禹锡诗序研究
魏晋南北朝序文刍议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