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元素

2017-01-13高影

未来英才 2016年1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

高影

摘要:新课程前提下,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发生了变化,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在中小学开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完一个软件后又再接着新软件的教学一直是我们从事信息技术教学教师的常规做法。而在新课程背景,原来的教学教法似乎遇到障碍,让从事教学工作的我们不得不对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生活素养

1、教材思路的转变。新课程教材与原来的教材比较,编写思路明显不同,原教材围绕软件功能结合实际应用设定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完成任务来把握知识点。而现教材虽然也设定了特定的场景和任务,但任务却比原来更大。在一个任务实现的过程不是教师熟练掌握某一软件知识所能应对,教师要把握的不仅是软件怎么用,而且还要组织好学生参与到任务活动中去。

2、教材内容的转变。面对着新教材,我们信息技术教学怎么进行,原来的“任务驱动”教学还能适应新课程的实施吗?成为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新课程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地位认识清楚之后才能明白信息技术教学怎么进行。

3、强调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不是书本世界中的人。学生的许多直接经验、感受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世界是教育意义得以构建的场所,所以只有根植于生活并为生活世界所服务的课堂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中要与生活相联系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善于动脑、抓住契机,就一定会发现许多信息技术学科与生活相联系的部分,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综合以上想法我认为信息技术学科中应用任务驱动法与添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元素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激发兴趣

知识是情境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具体做法可以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进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语言描述、直观演示、多媒体展示等各种方法与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对生活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

二、教学中任务设计多添加生活元素,强化人文教育情境,贴近生活

同样是任务驱动教学,原来的任务设计强调在一个课时内让学生的掌握一些操作技能。而现在的任务强调的是设计一个大任务,而且是具有人文情境的以大任务。在《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中专门强调:“任务驱动”中的任务要具有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理解为设计单元任务为前提,将具有人文教育情境的大任务分解到多个课时,把所讲授的内容巧妙隐含到一个个任务中去。从而使细分的课堂不至于因为知识点枯燥乏味而让学生丧失兴趣。这是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培养的 业务素质。“任务”的选择、设计要难度适宜,要符合学生特点。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能力等特点。按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认为,知识的获得与掌握都是渐进承接的过程,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得与掌握必然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在《信息及其特征》章节中,我选择的案例都是考虑了学生年龄、兴趣和认知能力的,这些案例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实现知识的新的建构

三、生活化的评价考核机制

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要区别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评价,要在评价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大胆的改革,要积极提倡评价的“生活化”,即评价应注重平时的操作与实践,注重过程性评价,以“生活”的眼光而非学科标准去评价。在评价的内容上要拓宽评价内容体系,改变单一评价学习结果的状况,做到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特点,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评价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心理因素,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评价的形式应以学生评价为主,有效地开展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对评价的再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给予适当点拨、启迪、调控评价过程。

四、教学手段、教学地点也可以与生活中的场景多联系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上课地点几乎无一例外在机房,这样有时会使学生的思维局限或固化。如果我们能适时将课堂搬到生活中的其他场景,就会收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PPT知识时,制作有关科学试验的小报告,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方案一:教师提供文字、图片素材,或者学生自己到网上去寻找素材,全程在机房完成。方案二:教师和科学课老师配合,把学生带到科学试验室,让学生动手体验试验的过程,并记录试验数据。学生用手中的数码相机按下快门亲自动手试验的精彩瞬间,把自己采集到的图片或写作的文字添加到自己的作品中。这样的作品会别有一番情趣。亲临生活现场会使学生对幻灯片制作印象更深刻,内容也随之丰富,激发学生无限的创作热情。

总之,新课程强调突破学生本位,砍掉学科的繁难偏旧内容,让生活融入课堂。课堂教学本身就是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中能积极发现信息技术学科与生活相联系的部分并且予以正确的利用,必将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使生活成为课堂的源头活水,川流不息,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真正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师生而言,都是一次学习方式的转型,特别是对于教师,可能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教学方法的创新,授课设计上改进都是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