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编京剧《飞白赋》脸谱背后的丰盈

2017-01-13

家庭生活指南 2016年12期
关键词:蔡邕董卓书体

新编京剧《飞白赋》脸谱背后的丰盈

“飞白”是一种特殊风格的书体,它的主要特征是笔画中间夹白。其实,不管是艺术作品,还是我们的人生,都需要适当留白。惟有进退有度,不忘初心,才能留住最原始的曼妙精髓,收获更丰富的美感与韵味。

新编京剧《飞白赋》以“飞白书”为生发,参考史料记载,由年轻的团队倾情打造并亮相舞台,系我省首个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成果。其中,编剧通过蔡邕创建“飞白书”的创作历程,用艺术夸张的手法处理蔡邕、董卓与王允之间的关系,展现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知识分子的独特心路历程。古朴的唱腔与新意的雕琢紧密结合,将暗存心间的人性真切阐释,相信带给观众的将是一场意韵深远的艺术盛宴。

2016年11月22日,新编京剧《飞白赋》在黑龙江省京剧院结题演出。《飞白赋》为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当年戏剧编剧类项目全国仅8项获得资助,《飞白赋》为目前黑龙江省唯一获得此类资助的项目。《飞白赋》编剧之一张宇为黑龙江工程学院讲师,苏州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读博士。另一编剧王若皓为北方昆曲剧院一级编剧。

《飞白赋》讲的是东汉末年,董卓被王允所杀,被制成脐灯,暴尸于市的故事。蔡邕有感于董卓的知遇之恩,赶到陈尸处抚尸痛哭,被人密告司徒王允,被逮捕并软禁。王允欲杀蔡邕,同朝官员几欲保全蔡邕性命,而且王允杀心已定,不予应允。蔡邕欲以刑换命,上陈情表以表真情,希望可以留下性命。但王允不改初衷,最终蔡邕被杀,而王允也在此后不久被人杀死。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正式到来……

本剧生发于中国传统文体“赋”,以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书法为主要意象,以国粹京剧为主要艺术载体。全剧紧扣传统,不仅着眼于“飞白”书体这一书法史上的大事件,更关注古代知识分子的切身处境,以及对“才”的诠释。多侧面探讨“才”与友谊、与政治、与人性的关系。通过蔡邕经历的一系列政治事件,深入剖析知识分子在动荡的政治背景下心态的复杂,发掘人生境遇对文人创作的影响,反观文人创作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质与文化品格,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历史功过。

相关资料:

宋代著名词人晏殊曾有过四篇于关“飞白”的书法言论。其中,以《飞白书赋》最为重要。这篇赋描写了“飞白”书体产生、发展变化以及兴盛成熟的全过程,可以称得起是一篇用赋体写作的“飞白”书法史论文。所谓“飞白”,这是一种特殊风格的书体,它的主要特征是笔画中间夹白。本剧即以此为生发,参考《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后汉书·卷六十六·陈王列传·第五十六》等史料,通过蔡邕创建“飞白”的创作历程,展现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知识分子的独特心路历程。

猜你喜欢

蔡邕董卓书体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清代碑学的最高成就:两个人,四种书体
三国鼎立之王允计除董卓
蔡邕听琴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王允计除董卓
倒屣欣逢迎
浅析龙岗秦简的书风与章法
蔡文姬辨琴
蔡邕:“艺不压身”忽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