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成长的三个境界

2017-01-12林小平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困惑以人为本境界

林小平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最直接的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的成长和工作直接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影响到学生的生存,影响到整个社会教育的成败。而我从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来看,王国维治学的三种境界非常适合班主任的成长历程。可以这样说,在班主任工作上做出优异成绩,成为名班主任的人,没有哪一个不是经历过这三种境界的。

【关键词】境界;困惑;以人为本;管理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古今那些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没有哪一个不是经历过三种境界的,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种境界。而我从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来看,王国维的这三种境界也非常适合班主任的成长历程。可以这样说,在班主任工作上做出优异成绩,成为名班主任的人,没有哪一个不是经历过这三种境界的。

境界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困惑与彷徨

第一种境界讲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入门前表现出来的茫无头绪,不知所措,求学无门的疑惑、彷徨和痛苦。新班主任在踏入讲台的第一天,就面临许多班主任管理的困惑:班上总有这么有些学生,他们或者天不怕地不怕,他们来学校就是为了完成九年的义务教育。他们或许是习惯养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也弄不清楚为何天天挨骂?他们或许也是想认真读书,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学习的兴趣,于是闲话就自然多了?每节课堂,总有些学生喜欢捣乱,老师用目光注视的那一刻,他会很安静地坐着,可是一转身,他就开始打闹说话。每个老师,都有烦心的事情,不爱学习的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学生,爱打架的学生,迷恋网络的学生,有思想包袱的学生,有永远上课说不完话的学生,抽烟的学生……

面对这些困惑,我们每个班主任都曾疑惑、彷徨和痛苦,但就是有了这些疑惑、彷徨和痛苦,我们才会去思考班级管理的得失,才会让你在班主任管理中进入更高的境界。

境界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追求与执着

第二种境界描述了为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一种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为之“不悔”,为之“憔悴”的过程,不仅有躯体上的苦乏,更有心志上的锤炼。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追求,所有的一切都将在所不惜。这是一种执着追求,忘我奋斗的历程。在班主任管理上,面对班级管理的困惑,我们班主任要有志当名师、名班主任的目标。为了解决班级管理的困惑,我们会面临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班主任在遇到困难时不能放弃,要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

以我曾带的班卫生为例,开学初,第一天卫生检查不合格,我当时指了出来,并叫学生扫干净。如果第二天重复这样的现象,第三天竟然更脏。我当时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我已经指出了哪里不干净,但还是肮脏依旧呢?经过查阅一些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经验,查找与这种现象相似的管理理论,终于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给我找到了“破窗理论”,所谓“破窗理论”是指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地上一旦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扔,丝毫不觉羞愧。明白了原理,作为班主任就不难想出办法,用有效的制度去约束他们,从卫生上就可以看出学生的行为习惯如何,要让学生真正对自己应尽的义务负责。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顺利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境界三、“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顿悟与贯通

第三种境界意思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过困难磨练,不断在困惑中寻求突破,慢慢地成熟成长直到豁然顿悟。这时的班主任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在困惑面前茫然,无所适从的小年轻了。这个阶段的班主任已经可以算是能把班级管理经验融会贯通,从容漫步班级管理领域了。

这个境界的班主任会很好地摆好自己的位置,会在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看成是与教师平等的主体,班级工作会尊重学生,充分发扬民主,不能每件事由班主任说了算。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扮演好主导者的角色。任何时候都不能割“主体”与“主导”之间的有机联系。这样一来,自然就会收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这是以人为本的需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阐明了教育的真谛: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这个境界的班主任都会明确一个观念: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才会有真正的班级管理。这个境界的班主任会这样做:一是让学生参与制定班规,激发自主意识。首先让学生参与讨论,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然后一起制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件细活,其中的甘苦毫不逊色于填词作赋。要想把班主任工作做得炉火纯青确实不易,因为较之辞赋家我们追求的是人的塑造的完美。希望有志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出成绩的老师,敢于在班主任工作中推陈出新,勇攀高峰,早点进入班主任成长的第三个境界。

参考文献:

[1]谢晓琴:《班主任工作的三重境界》.

[2]马丽可《班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猜你喜欢

困惑以人为本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