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组织活动对学业的冲击调查研究

2017-01-12沈凯佳范许云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学生组织调查研究学业

沈凯佳 范许云

【摘 要】高校的各种学生组织以及社团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在培养各种兴趣爱好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及交际能力,然而,社团、学生组织对时间的大面积占用对学生们的学业相当大的冲击。本文从学生组织出发,调查研究了其对学业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以及如何平衡其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学生组织;学业;调查研究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在共同的志趣、爱好基础上为了满足学术、实践、文艺、娱乐以及提高自己能力等各方面需求,按照一定的章程和制度自发成立的学生群众性组织。目前高校的学生社团一般由学校的相关部门,如团委、学生处等进行政策性管理和指导,大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1]而且,随着同学们自主管理的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同学投身到这样的学生组织当中去,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但是,就现在的大多数现象来看,学生组织活动占用了太多课余时间,甚至占用了课堂时间,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们的学业。

一、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及素质

1.交际能力

进入大学校园想多交朋友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与学生组织和社团,所有活动的计划、筹备、开展、总结都不是一个人来完成的,沟通成为进入组织所学会的第一门课,另外,在各类活动中,不可避免的总要在人前发言,于是,学生们有了很好的机会与场合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对于性格相对内向的同学,更是和陌生人接触、提升自己交际能力的重要机会。

2.组织能力

从一开始进入组织成为一名小干事起,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是积累经验的重要过程,学生们从一开始的看、听、学,到后来完全称为整个活动的核心,将学到的再传教给其他人,在不知不觉中便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积累,在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事务中将起到重要的价值。

3.实践能力

不同于学术活动,学生组织或社团所开展的各类活动更倾向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不再仅仅局限于校园之内,而会真正开始学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与人交往中提升情商,在面对突发时学会冷静,提出对策,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所学习不到的方面。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组织和社团所发起的活动都是由学生们自己提议实施的,这边需要源源不断的新想法来使这个组织不断推陈出新,保持新鲜活力,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有了新鲜血液的加入,又会带来不同的灵感,如此往复,让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发挥与提高。

二、学生组织对学业带来的冲击

(一)占用太多时间

一个完整的活动,需要从策划开始,到筹备活动需要的场地、物品,和对方定好时间,再到后来活动的开展、参与,直至最后活动材料的整理、汇报、上交,这些环节,缺一不可。这样一来,仅仅是一个活动就占用了学生部部分的时间,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不乏有学生翘课参与活动,还有通宵两三点还在写材料的现象,原来,参与这种学生组织或社团就是来放松心情、丰富课余生活的,但是,这样一来,学业这一主业似乎被很多人所搁置了。

(二)不良风气渗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校园已经不再是象牙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校园已经不再是象牙塔,社会的各种不良风气都在侵袭着校园。大学生社团有着随意性、实践性等特点,大学生社团如果不能坚持正确的道德文化导向,就有可能成为滋生社会不良风气的载体,败坏校风。[2]参与组织时间越长之后,许多学生一味地追求名誉、奖状、头衔,逐渐忘记了自己一开始加入的初心,原本应该正正当当放在学习上的心,也被带离了方向,原本的热情也渐渐变成了一种完成任务式的交代,失去了参加学生组织或社团所带来的乐趣,甚至对大学生活都失去了兴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三、关于协调高校学生组织活动与学生学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

参加社团组织活动对学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时间的分配问题上,这就要求学生们要合理安排参与活动与学习的时间,在学业与活动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既要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和热情来对待学习,也要在活动中展示自我。例如,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地将老师传授的内容消化,认真对待课后的作业,让自己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事实上,大学的课业说起来轻松,但需要的接受能力很强,所以在开始选择社团或组织的时候就要慎重对待,如果只是想顺顺利利地毕业,那么对学业的要求就可以降低;如果自己本身对于学业的要求很高,那么就要考虑是不是需要放弃。

(二)管理者要注意提高任务分配的合理性

目前,学生干部承担的任务多有不均,除本身职位的职责分配不均外,还存在“能者多劳”的现象,即越是工作尽责的学生干部所负责的事务越多。这样以来,既不能给其他学生干部提供实际锻炼机会,同时也占用了少数学生干部过多的精力。通过合理分配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干部对自己职务的重视程度及工作尽责程度,也可以避免个别学生干部工作任务过重的情况,从而可以减少对其学业的负面影响。

(三)管理部门完善学生干部的选拔及考核机制

从学生组织的管理部门方面来看,在选拔和考核学生干部时,应该注意设置一定的条件,引导学生干部将学业放在重要位置,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选拔社团学生干部时,可以将学分绩点、翘课次数纳入选拔条件选,也可以在后续的考核淘汰机制中放入学分绩点。从学校方面来看,应该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对学业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干部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达到工作学习两不误。[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高校学生组织活动对学业的冲击调查研究”(项目编号:Y15C14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沈凯佳(1995.10-),男,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范许云(1995.05-),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参考文献:

[1]靳艳芬.试论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85-86.

[2]张琳.大学生社团作用的两面性[J].文教资料,2012(18):148-149.

[3]樊士德,董思群,陈蕾.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对学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04):68-73.

猜你喜欢

学生组织调查研究学业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技工院校学生组织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