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溪茶园土壤侵蚀原因及治理技术

2017-01-12陈代顺

中国茶叶 2017年5期
关键词:土壤侵蚀耕作山地

□陈代顺

松溪茶园土壤侵蚀原因及治理技术

□陈代顺

松溪县地处福建省北部,境内地貌属丘陵山区,据统计至2015年全县茶园种植面积达4580hm2,产量达7500t,茶园产业成为了松溪县的支柱产业。由于多年来茶园盲目追求大面积连片开发,缺乏科学有效管理,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措施造成山地茶园土壤侵蚀较为严重,致使土壤生态遭受了严重破坏,造成了广种薄收的现象。因此做好山地茶园的土壤侵蚀治理,防止土壤退化,肥力下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对松溪县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茶园土壤侵蚀现状和危害

据松溪县水土保持部门2015年对全县面积4480hm2的茶园进行调查,有3852.8hm2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占茶园面积的86%。其中:轻度流失1733.76hm2,占茶园面积45%;中度流失1695.23hm2,占茶园面积44%;强度流失423.81hm2,占茶园面积11%。土壤侵蚀造成茶园有效土层变薄,地力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现有低产茶园占全县茶园面积的39.2%,严重制约了茶园的产量和生产效益。

二、土壤侵蚀原因

1.自然原因

(1)地形原因

松溪县山多坡陡的地形地貌增强了地表径流,加剧了水力对地表土壤的剥蚀作用。据调查统计,全县茶园地面坡度5°以下的占6.8%,5~15°的占38.1%,15~25°占36.4%,大于25°的占18.7%,椐水土保持部门试验测定,茶园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263.7t/km2,缓坡为3753.3t/km2,陡坡为5208.9t/km2。

(2)气候原因

松溪县多年平均雨量1810mm,降雨多集中在3~6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左右,且暴雨量多,降雨强度大,强大的降水和暴雨会对茶园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蚀冲刷。

(3)土壤原因

土壤抗蚀性弱,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占全县山地总面积的86.9%,尤其是在茶园缺乏植被覆盖时,土壤侵蚀更为严重。

2.人为活动原因

(1)缺乏科学规划,措施不配套

受经济利益驱动,农民对坡地资源认识不足,开发茶园时没有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规划,坡地利用不合理,造成大于25°山地开发成茶园,种植后管理粗放,没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有些茶园一直开到山顶,造成土壤侵蚀严重,土壤肥力下降,茶叶单产低,效益低。

(2)工程措施不规划

缺乏水土保持意识,茶农只重视开垦面积,轻视水土保持,有些茶园没有选择宜垦立地条件,盲目开发,没有修建符合规格的梯田,梯田台面内高外低,前无埂后无沟,造成梯壁倒塌,梯壁内移,梯层解体,缺乏蓄排水系统,未能起到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造成严重的跑水、跑土、跑肥。

(3)耕作措施不合理

茶农沿用清耕等传统耕作方式,习惯于对茶园进行全面除草,且每年3~4次,埂壁连草带根一并削光,在园地埂壁、园面空隙地实行“三光”措施,破坏了根系固土作用,使茶园无地表覆盖,这种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使土壤受地面水冲刷而造成大面积连片的人为水土流失。

(4)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

在施肥方面,长期不重视山地绿肥种植,有机肥料投放不足,长期施用化肥,土壤板结、酸化,土地生产力日趋下降,涵养水分能力差,加剧了茶园的土壤侵蚀程度。

三、山地茶园土壤侵蚀治理技术措施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在山地茶园开发时,要根据生态条件进行全面规划,选择地形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的地段进行垦植,开垦时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山顶戴帽,山腰扎带,山脚穿鞋”的土地利用方式,以防止土壤侵蚀。茶园行间、道路两旁保持好茶园森林植被,以保持生态平衡。对大于25°的水土流失的低产茶园,有计划地退耕还林,严格控制在25°以下的山地新开垦茶园。

2.加强茶园水土保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

(1)建立坡地防蓄水工程

无论是新建茶园还是侵蚀坡耕地茶园改造,采取修筑水平梯田措施。对园面25°以下坡度可修筑等高水平梯田,平台宽要求2~4m,外高内低,梯台前修筑一地埂,地埂顶宽30cm,高15cm,内、外坡比1∶1。梯壁下方挖一条宽、深各20~30cm的竹节式蓄水沟,可起到蓄水和排水作用,并可防止土壤冲刷。

(2)完善沟渠引排工程

根据茶园的地形、坡度、坡长以及坡面工程情况设置防洪沟,台面排蓄水沟和蓄水池,沟、池相通,有条件的还可根据需要配套布设引水、喷灌设施;同时在茶园中改造机耕路,并用细沙石对路面进行硬化,可防止土壤侵蚀。

3.套种牧草、绿肥,固土护坡

试验证明茶园覆盖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调节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量等作用。可在茶园中推广绿色覆盖技术。

(1)梯壁种草护埂

山坡地茶园的梯壁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点,梯壁宜种植生长迅速,护坡固土能力强的多年生、耐阴性强、耐旱耐腐植物。根据试验筛选,适宜松溪县种植的有百喜草、香根草、南非马塘、宽叶雀卑等多年生的禾本科牧草。

(2)道路绿化覆盖

路面选用宽叶雀卑、白喜草;路边防护树种选择银合欢、紫穗槐等。

4.改进耕作方法,减轻土壤侵蚀

(1)改进耕作方法

山坡地茶园实行部分除草覆盖,减缓土壤侵蚀和降温保水防旱的作用。在每年的春末夏初,将杂草与绿肥一起覆盖在茶树四周,茶树内浅耕覆土,梯壁杂草不锄。

(2)合理施肥,改良土壤结构

茶园由于修筑梯台,表土回沟,梯台土壤熟化度低,土壤结构差,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并通过套种绿肥,增加有机肥量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达到保水、保肥、保土作用。

猜你喜欢

土壤侵蚀耕作山地
山地草甸
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基于RULSE方程原理在阜新地区小流域土壤侵蚀量估算中的应用
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陕西省汉江流域2000-2015年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山地建筑竖向设计分析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探析
保水剂在山地核桃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