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羞涩的力量

2017-01-12小艾

莫愁 2016年34期
关键词:格雷厄姆小艾菲尔

○小艾

羞涩的力量

○小艾

凯瑟琳·格雷厄姆(1917年-2001年),《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董事会主席。

1917年,凯瑟琳·格雷厄姆出生于美国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童年时,父亲预言她“将成为一个伟大的女性”。哥哥却不以为然:“她不会成为女性,而是一位太太。”对此,凯瑟琳坚定地表示:“不,我不是,我将成为一名女性。”

凯瑟琳性格内向,胆小害羞,还有些自卑。可以想象,当毕业于哈佛大学、风度翩翩的菲尔·格雷厄姆向她求婚时,她是怎样的受宠若惊。

婚后,凯瑟琳甘愿做“一位太太”,相夫教子。父亲认为女人不适合做新闻,便将家族产业《华盛顿邮报》的管理大权和大部分股权,都交给女婿菲尔。尽管凯瑟琳从小热爱写作,大学毕业后曾做过编辑,但羞涩的她更喜欢在人们的忽视中自得其乐。

如果不出意外,人生定然就这样走下去了。1963年,患躁狂抑郁症的菲尔在自家农场自杀了。那时,凯瑟琳46岁,最大的孩子刚读中学。

所有人都预言《华盛顿邮报》会出售。在当时,虽然新闻界已经有为数不多的女记者,但管理层都是清一色的男士。

“我不可能做得了。”凯瑟琳焦虑不安。不管是她自己还是外人,都觉得她腼腆、安静的性格不合适经营一家大型报纸。

一个月后,凯瑟琳走进会议室,成了董事会上唯一的女人。尽管“穿着靴子的双腿紧张得直哆嗦”,但她还是清晰而坚定地表明“我必须把这项事业继续下去”的态度。

看不懂资产负债表,不明了公司运作过程,主管们不知道怎么和一个女老板打交道,编辑、记者们纷纷等着跳槽。“这是一个艰难而孤独的过程,除了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外我别无他法。”

1971年,《华盛顿邮报》记者得到五角大楼有关越战的“绝密文件”,内容极其敏感。报道还是不报道?在记者们的注视下,看上去紧张害怕的凯瑟琳脱口而出:“向前!向前!向前!”

“身处悬崖边闭眼一跳,令人惊讶的是,我稳稳地落在了地上。”凯瑟琳赢了!这次报道直接形成了最高法院肯定新闻报道自由的一纸重要判决。《华盛顿邮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堪比著名的《纽约时报》。

1972年,《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发现,共和党政府试图在民主党总部所在的水门大厦安装窃听器破坏竞选,在报纸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作为发行人的凯瑟琳被当时执政的尼克松政府警告不要“出风头”,司法部长更是暴跳如雷极尽侮辱:“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奶头会被大绞肉机绞住的!”

面对威胁和将要到来的报复,凯瑟琳异常冷静:“办报者的责任,是尽力确保报道全面、准确、公正和质量最佳,我们已游到河水最深的地方,再没退路了。”

《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追踪报道终于唤醒了美国各大新闻媒体,舆论此起彼伏,尼克松被迫辞去了总统职务。《华盛顿邮报》获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奖,声誉远达海外。

凯瑟琳改变了美国报业轻视女性的倾向,成功打入属于男性的新闻行业,成为美联社历史上第一位女董事,从默默躲在角落到参与到男士们中谈论世界大事。正如美联储前主席保尔·沃尔克盛赞的那样:“一位如此害羞的女人成为华盛顿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实在令人诧异。”

因为羞涩,所以真诚、坚毅,这样的力量,攻无不克。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格雷厄姆小艾菲尔
最终,菲尔兹奖二次花落女得主
肯尼思·格雷厄姆
小艾奇遇记
吉祥数
扁biǎn鹊què学xué医yī
扎克伯格大哭一场
就我一个人的时候
格雷厄姆:我极少分析个股
看戏
小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