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的价值探索及思考

2017-01-11胡艳玲林中翔李国利李小山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24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办学部门

胡艳玲,林中翔,李国利,熊 书,李小山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120)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的价值探索及思考

胡艳玲,林中翔,李国利,熊 书,李小山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120)

近年来,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迅速提升,但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与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在于促进学校发展,实现为社会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办学目标。高职院校的发展不应仅仅停留在现有体制和机制的条框中,应跨越出来,完善自身的分级管理运行模式,逐渐向更高级的类别进行过渡,为国家高校资源增添一份活力和动力。

院校,医学; 质量控制; 大学/组织和管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系(部)依然是在教务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在统一管理下行使职能,缺乏充分当家做主的权利。高职院校一级管理是集权式的管理,而院系二级管理是分权式的管理。一级管理的根本点在于管理模式的内在价值追求将权力集中到较高的管理层次,即将管理权限集中在职能部门中,便于统一管理;而二级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指将组织中的权力分散到整个组织中,即学校赋予各系(部)一定的责权利,将部分财权、人权及物权等下放,使各系部在学校总体原则和制度指导下,拥有一定的权利和利益,促使其成长为一个相对独立又活力充沛的组织部门。在教育部《职业院校规范管理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中指出:“通过三年建设,使职业院校依法治校观念深入人心,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多元化参与职业院校监督、指导和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这一表述,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和首要任务,为构建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指明了道路。

1 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现状

1.1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近年来,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迅速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不断增强。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部分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偏低,管理规范化水平亟待提高,与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始逐步实施分级管理制度,但多数停留在试运行阶段,没有全面系统地形成分级管理制度。因此,距离完善成熟的分级管理制度形成之日还为时尚早。要想改变现状,尽快形成分级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外高职院校管理制度及国内一流本科院校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情况。本研究组成员深入到重庆市近10所高职院校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完善二级管理制度,仍由学校职能部门统一进行管理,但校内人员普遍都对二级管理制度持欢迎态度,见表1。

表1 校内人员对二级管理制度执行的认可度调查表[n(%)]

1.2 高职院校分级管理能力还需不断提高 目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分级管理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欠缺。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多数从原学校基层岗位做起,对原管理体制和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情感依赖性”,真正转变管理观念,从旧的体制转化为新的体制,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沉痛的时期。本校从2014年起,已经分期分批启动一系列政策,使学校逐渐向二级管理体制进行过渡,如划拨一部分经费作为部门绩效进行分配,部门享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和分配权。课程内涵建设方面,学校教务处只从宏观和整体上把握,经费的具体使用和内涵建设任务由所在部门进行具体分配和验收,这种举措大大增加了二级部门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职能部门大大地减轻了工作负担和压力,起到了很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1.3 传统教育管理观念还未完全转变 在我国,高职院校多由以前中职院校升格而成,传统办学模式和理念根深蒂固,无法摆脱旧观念和旧传统的束缚,无法放开手脚办事。要想真正实现二级管理,不能仅仅是喊喊口号,要体现在具体实施中。

2 高职院校实施二级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2.1 “一言堂”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文化与教育需求 随着信息化教学时代的到来,国际与国内形势要求高职院校需进行分级管理,“一言堂”的管理模式即将被逐渐淡化,为顺利向本科院校过渡,学校现在将众多事情的决定权下放到各系部或处室。各部门根据自身需求决定事情的发展走向,学校在宏观层面上进行调控,使各项工作的开展达到既贴合实际,又不会“剑走偏锋”。在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时,应将办学资源配置的主体由“学院化”转变为“系部化”,使办学资源配置方式从“计划性”转变为“市场性”。最终使资源配置与教学活动充分接近[1]。

2.2 二级院校管理能充分体现各自特色及激发学生创新性 高职院校进行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为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的迫切需要[2]。以本校基础医学部为例,该部门配合学校科技处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特别招聘了科研助理的岗位,由指导教师亲自指导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科研实验操作等环节,学生在勤工俭学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科研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为今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锻炼学习后,学生在多项技能大赛、众创大赛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3 二级院校管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高职院校的发展出路之一是升格为本科院校。二级院校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后,将更有利于学校向上一级别院校的过渡。2016年,本校全面启动升本筹备工作,学校现阶段正大力推动各项制度的完善与改革。好学校是好制度的载体,好制度是独特的模式和文化,其具有规范、制约、引导、激励的功能。制度建设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工程,而推动二级院校分级管理制度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2.4 二级管理是民主与集中制充分融合的最好体现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民主”主张充分的表达、积极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体现,“集中”则是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而二级管理体制的推动正好是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充分体现,将权利下放到各部门充分体现了民主性,而学校在大的方针和决策上加以调控和引导,集中各部门优势力量,又是集中制的完美体现。

3 高职院校分级管理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及挑战

3.1 学校与各二级院系及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处理 在学校逐步放权的过程中,部分部门最初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如与其他部门协调工作时,当出现部门利益冲突的时候,学校如何在扮演好矛盾协调者的角色将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这种角色协调是指学校需对利益与矛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定位,并且不断与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互动,处理各种角色冲突和障碍的适应过程。一旦学校进入角色,能顺利协调好各方关系,二级院校管理制度的实施离步入正轨也就不远了。

3.2 教师观念的转变及制度推进的难度和周期难以估计 二级院校管理制度的实施,部分教师对于将权利下放到部门可能会有异议,担心放权后部门会滥用职权,不利于教师个人成长,打压教师积极性。这就需要学校在分级管理制度的设计上,实行多级监控。各部门除了有学校和其他部门监督外,还需纳入本部门教师的监督。

3.3 分级管理的实施可能面临“全盘皆输”的风险 二级管理由于是逐步放权的过程,因此,如果没有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则很可能出现失控、崩盘现象。分级管理极易导致腐败、滥用职权等现象的发生,容易导致民心涣散、凝聚力下降的现象发生,更易出现“窝里斗”的现象,反而增加了各院系的管理难度。在二级院校管理制度的推行过程中,肯定会面临各方的困难和挑战,也会经历沉痛的过程,但如果处理得当,改革势必是会成功的。

4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有效实施的方法和策略的几点思考

4.1 顶层设计与分级制度环环相扣 学校在整体分级管理推行的过程中,首先应自身树立改革成功的决心和意志,加强总体制度的建设,同时要求各部门完成分级后管理制度的编制。做到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分级制度,各层面环环相扣。实现分级管理体制,实际上就是将高职院校各层级的管理幅度进行适当地调整,充分授权,合理分权,通过将高职院校决策、管理的重心降低来激发各系部的管理活力和办学自主性,学校只是在宏观层面上进行[3]。

4.2 逐步实行财务分级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通常是由学校财务处统一管理的,其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体系是健全的、完善的。学校在赋予二级院系财权的同时,应建立二级财务管理体制和二级预算体系,提升二级院系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财务监督指导工作,逐步将财权下放[4]。如第一步可首先改革部门绩效工资发放制度,即由学校划拨一部分金额到各部门,由各部门直接对该部分绩效以按劳分配为原则进行发放。

4.3 助推人才引进及师资培养分级管理改革 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多由人事处进行组织管理,部门通常缺少发言权和决定权。实行二级院校管理制度后,部门需与人事处协调好,在师资的引进上必须人事、教务、系部三方配合考核并商议后提出相关意见交院领导审定。使各系部引进的教师更能够适应本系部教学工作的需要,部门需全面参与到人才引进的初筛、面试、考核、复试及定岗的工作环节中,真正挑选出能胜任工作岗位的教师。在师资培养的过程中,除了需按照学校师资培养文件进行培养外,系部还需与每位新进校的教师共同商讨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需求的职业规划设计表,便于每位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目标地进行学习和工作,该种分级管理方式将为学校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4.4 逐步实施教学工作过程分级管理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内涵就是分工负责,各司其职。要通过多种形式,使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人员能够彼此清楚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所应承担的职责。认识到彼此之间只是分工不同,但工作目的都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5]。建立监督机制,对于二级教学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切实保证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不按照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管理的人员追究责任。教务处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细化和明确二级教学单位的工作职责和范围,积极通过教学评估体系对教学进行信息反馈,出台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发挥教学管理的主观能动性[6]。所以,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是宏观调控加微观精细相结合,理顺管理关系,更好地促进专业的整合和发展,激活基层办学实体,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7]。

4.5 完善二级管理模式的监督机制 分级管理过程中如果监督管控制度不完善,将会滋生各种无法弥补的问题。如不及时加以纠正,院系发展会受到严重阻碍,进而影响学校总体发展。因此,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于逐步实施二级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防止管理脱节、凝聚力下降的现象发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6 二级管理体制应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全民教育相互渗透 二级管理模式作为一种管理制度,起始于中世纪欧洲大学,随着大学发展而完善[8]。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争夺愈演愈烈,针对新增劳动力职业素质不高的问题,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共同推出《由学校到就业法案》,要求学校在职业教育基础上贯彻企业培训的学习计划。凡完成“由学校到就业”计划者,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和职业技能证书[9]。近几年,许多国家特别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以澳大利亚为例,其教学重视学生潜能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采用模块化课程,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让所有的人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准备就业,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通过职业教育又能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世界各国职业教育逐渐融入终身教育体系,其表征之一是职业教育不再被看做是终结性教育,而是一种阶段性教育。

5 小 结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在于促进学校发展,实现学校为社会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办学目标。但同时管理体制改革也是一个权力和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涉及诸多部门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推行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策划、精心组织。既要顾全大局,又要照顾到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既要组织推进,又要维护学校稳定,将不良效应降到最低[10]。学院之间的协调是提高整体办学实力的有效保证。在目前学科交叉和渗透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学校内部的学院在办学上取长补短、发挥聚集功能是不断提高其办学实力的有效手段,而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和探讨都是实现办学能力不断提高的有效方式,资源整合出的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胜过资源创造的能力[11]。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高校制度及政策上的大调整,在这一调整时期,有部分学术性大学正逐渐转变成应用型、技术型大学。应用型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高校是由学科和专业构成的,在一所高校中,当应用型的专业超过学校专业总数的50.1%时,这就是一所以应用型为主的高校。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3]。高职院校的发展不应仅仅停留在现有体制和机制的条框中,应跨越出来,完善自身的分级管理运行模式,逐渐向更高级的类别进行过渡,为国家高校资源增添一份活力和动力。

[1]方飞虎.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认识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1):61-63.

[2]刘锁娣.浅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的二级管理体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41-43.

[3]翁兴旺,陈献辉,盛于兰.高职院校分级管理效能提升及其实现策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9):132.

[4]王彤.高等职业院校实行二级财务管理体制浅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5):15-17.

[5]俞吉兴,谢国珍.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构建[J].职教论坛,2006(8):17-19.

[6]唐科萍,许方恒.高职院校的二级教学管理研究与探索[J].成人教育,2014,34(4):65-66.

[7]叶建亭.高职院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106-107.

[8]刘必荣.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8):33-34.

[9]黄静潇.国外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点及趋势[J].基础教育参考,2005(4):26-29.

[10]边炳鑫,刘仁福.高职(高专)建立院系(部)二级管理体制问题的探索[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A,2014(2):4-5.

[11]骆峤嵘,万文海.我国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1):130-132.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4.059

:C

:1009-5519(2016)24-3883-03

2016-07-15)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办学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