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迷走神经刺激和意识水平

2017-01-11李建华,CorazzolM,LioG

中国康复 2017年6期
关键词:植物神经枕叶丘脑

研究表明,植物人状态的患者皮质-皮质间和丘脑-皮质间远程通路中断。自我恢复的神经特征与丘脑-皮质活动的增加和前额叶功能连接改善有关。本研究通过刺激一位植物状态患者的植物神经评估来评估丘脑-皮质刺激的作用。该案例研究报道了一名35岁的有创伤性脑损伤史的男性,他15年来一直处于植物人状态。基线评估包括行为、脑电图和18F-FDG PET记录。然后患者接受了手术植入迷走神经刺激器,刺激增加至最大强度为1.5mA。检测6个月的疗效。一个月后,患者在一般唤醒、持续注意、身体运动和视觉追踪方面表现出可重复且一致的改善。 Coma恢复量表评分(CRS-R)有所改善,视觉领域的改善最明显。这些分数的变化表明从植物状态到最小意识状态的改善。EEG数据提示,顶枕叶、下颞叶和前中心区域的θ波段显著增加(P<0.0001)。计算加权符号互信息(wSMI)作为意识指数进行统计,表明这种增加与临床改善的CRS-R评分相关(P=0.0015)。 PET数据显示,手术后三个月,顶枕叶和基底神经节区域的活动增加。结论:这项对一位15年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的研究发现,手术植入植物神经刺激器,可以将他的意识状态改善至最小意识状态。

Corazzol M, Lio G, Lefevre A, et al. Restoring Consciousness with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Curr Biol. 2017, 27(18): R994-R996.

中文翻译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李建华主任主译编

猜你喜欢

植物神经枕叶丘脑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出现这些征兆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影响因素①
颅脑外伤后双枕叶脑梗死致皮质盲伴安东综合征1例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基于丘脑血供解剖学的丘脑出血新分型与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例线粒体脑肌病的影像学表现
炎夏躁怒 可能植物神经“纠结”了
无器质性原因的精神神经症状久治不愈时,应考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偏转发作在枕叶癫痫中的定侧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