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矫形器在下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2017-01-11刘巍吴会东刘敏刘小梅

中国康复 2017年6期
关键词:矫形器移位骨科

刘巍,吴会东,刘敏,刘小梅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矫形器已逐渐代替石膏,成为矫形外科保守疗法的一种手段[1],笔者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下肢骨折治疗中应用矫形器的情况。35例下肢骨折患者,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22.5±9.8)岁。经手术治疗19例,未行手术治疗16例。①跟骨骨折患者6例中2例患者骨折有明显移位,先行手术治疗,1~2周后使用跟骨免荷式踝足矫形器下地行走(4~8周),4例骨折无明显移位者,直接使用跟骨免荷式矫形器下地行走[2]。②内外踝骨折患者7例中3例骨折移位明显者,行手术治疗后用低温热塑踝足矫形器辅助固定4~6周,4例骨折无明显移位的患者,直接用低温踝足矫形器于踝关节内翻位(内踝骨折)或外翻位(外踝骨折)固定4~8周。③胫骨骨折8例中6例患者为稳定性骨折,前2周先用石膏固定,待肿胀和疼痛消失后,改用胫骨骨折矫形器继续固定3~4周。2例因骨折延迟愈合就诊患者,直接使用拐杖和免荷式踝足矫形器帮助其行走。④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例中5例经钢板螺钉固定后,先使用矫形器完全制动4周,4周后允许关节在限制的活动范围进行活动训练。3例无骨折移位的患者,直接用膝关节矫形器于10°屈曲位固定4~6周。⑤髌骨骨折患者4例,术后第4天开始佩戴膝关节可调式矫形器,术后2周内,活动范围为0°~45°;术后2~4周内活动范围调节为0°~60°;术后4~8周内活动范围调节为0°~90°;8 周后拆除矫形器。⑥股骨干骨折2例中1例先行手术钢板固定,再用矫形器跨髋关节和膝关节固定7周。1例因骨折不愈合就诊患者,在手术之后选用免荷式膝踝足矫形器(以坐骨结节承重)开始下地行走[3]。

参照《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中骨折愈合标准评定[4],同时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进行下肢功能评估[5]。本组3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9个月。32例骨折患者均已治愈,骨折愈合率达100%,其中3例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就诊患者在使用完全免荷矫形器后均可开始下地行走。按照下肢功能评分标准从功能、疼痛、活动度等方面进行综合疗效评定,其中,优28例,良2例,中2例,优良率达93.75%。

矫形器在下肢骨折的治疗中较好的预防了可能造成的关节畸形、力线或稳定问题,同时对骨折固定的稳定性,骨折愈合、功能恢复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6]。与单纯的石膏固定相比更有优势,更有利于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和功能训练,是下肢骨折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1] 杜雁, 王安庆, 刘克敏, 等. 矫形器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3(8): 772-774 .

[2] 隋福梅, 王秀芳, 陶菊华. 志外固定支具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5, 20(2): 14-15.

[3] 胡耀全, 汪锋. 下肢托马斯免荷矫形器在骨科康复的应用[J]. 中国康复, 2013, 28(4): 283-284.

[4] 蒋协远, 王大伟. 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5: 257-271.

[5] Johner R, WruhsO. Classification of tibia shaft fractures and correlation with results after rigid internal fixation[J].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3, 12(178): 7-25.

[6] 武继祥. 假肢与矫形器的临床应用[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437-442.

猜你喜欢

矫形器移位骨科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防崴脚,佩戴踝矫形器管用吗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矫形器技术及发展展望
色努矫形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