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2017-01-10朱永宁

长江丛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训核心

朱永宁

基于职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朱永宁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分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九个方面。文章分析了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前提,以国际贸易课程为例,浅谈职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

职中学生 核心素养 体系构建

一、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前提

(一)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

对核心素养的理解,需要建立在科学的理解“素质教育”基础之上。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素质教育理念开始流传于社会各界并获得广泛认可。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简单地说:应试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才”。社会进入21世纪,竞争更加激烈。应试教育要求加强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培训,从而保障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取得竞争优势。与应试教育相反,素质教育认为“德重于才”。学生只有在全面学习,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之下,才能发展为更加优秀的人才。应试教育重实践,缺乏人文情怀;素质教育呼吁全面发展,却又难以操作。“核心素养”,在价值理念上继承素质教育,在具体操作上与课程体系相互结合,因而扎根更深,更为有效。

(二)核心素养的现实依据

教育是社会的产物,服务于社会。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教育的理念、价值、模式也应当不断改进、与时俱进。教育改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然进入了深水期阶段,各类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在多种教育价值观念之中,存有许多相悖状况。例如,“学生中心主义”。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同样有人认为应该“先认知、后成熟”。又如,学生口口声声要求“减负”。“减负”之后,必然滋生懈怠心理,再加上学习模式的转变、调整不够及时、科学,自然导致成绩大幅度下滑。针对这种状况,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继而构建出高效的学习模式。长远来看,实施核心素养教育,是现实教育的最佳选择。

(三)核心素养培养的政策支撑

作为素养教育的延伸,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获得政策层面的支撑。事实上,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法律规范。例如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政策理念。2010年,由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先行修订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此外,各级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地将“核心素养”作为政治任务加以强化。

(四)核心素养培养的经验参照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由于课程、文化、国情、习俗等差异,各国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式、侧重点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美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地区),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由专门的机构进行研发,之后与课程相互融合。其二,以芬兰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的素养、能力。在课程体系之中,有一定程度的涉及。其三,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国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明确的提出。但是,在具体课程之中,有相当程度的教育宗旨,反映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日本在《学习指导纲要》中,指示教学应当培养学生:语言、科技、外语、传统文化、实践、道德等方面的能力。

二、职中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

(一)案例思考

针对职中国际贸易与物流基础课程的学习,要从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首要是要“紧扣目标”,以案例的形式,促进学生思考。学生愿意思考,自然能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思考,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积累学生的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锤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倾销与反倾销应对措施”一课时,有外贸常见现象:“A、B两国,均出口同一产品。两国产品同一质量,不同价格。最终,国际市场价格统一成正常价格,其中一国却惨淡经营,关门停业。”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以“讲故事”口吻开始教学。然后,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本资料。最后,动脑思考。让学生自主的归纳、总结“倾销的定义与构成要件”。

(二)智慧碰撞

多媒体技术,集声乐、文本、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为一体,能多维度的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极大的活跃了教学形式。职中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以网络链接、影像资料等,弥补教材文本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当然,再先进的教学工具,也只是辅助器具而已。教学中要注重“引申”,但更要做到教学“回归”。此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善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智慧的碰撞。学会学习、合作学习都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笔者曾经整合了央视“对话”栏目的一期影像资料。内容是关于我国的“光伏产业”,遭到欧美国家“反倾销制裁”的贸易纠纷。视频观看之后,笔者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各小组讨论“案件的是非曲直”,以此迁移知识、运用知识。

(三)校内实训教学

(1)校内基础课程实训。首先,重视理论提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良好结合。一方面,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践训练,查缺补漏,梳理理论知识,使之更加完善。因此,教师在基础课程实训中,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提炼,形成“支持实训任务的多方位指导”。帮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其次,组织专题讲座。对于国际物流与基础课程的实训,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邀请业务专家到学校,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加深学生对当前国际贸易发展形势的了解,帮助学生分析国际贸易方面的业务动态。专题讲座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视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校内进行模拟实训。从专业属性分析,国际贸易专业与其他专业有很大的不同。校内实训阶段,可以组织学生到贸易公司参观。但教学经验表明,外出参观大多走马观花,学生难以从中获取实质性收获。因此,需要在校内组织进行模拟实训。具体为:其一,场景设置。选择一个较大的教室,作为模拟实训场地。在其中设置不同的部门,并安装相关的软件、电话、传真机。其二,过程开展。学生模拟国际贸易活动,如公司的物流、资金流、业务流等的运转方式。教师在一旁指导,记录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说明其中的联系及注意事项。其三,分享心得。每次模拟实训之后,教师都要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认真总结,让学生积累相关经验,为今后的校外实训、实践工作积累经验。此外,要发动学生进行相互评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四)校外实训教学

(1)校外实训意义。职中学生开展校外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意义不亚于校内实训。体现为:其一,弥补教师经验不足。校外实训是工学学习的最佳模式,学生能在实践工作中,有效地提升自己。发现自我的缺陷,从而改进不足。校外实训还能极大的弥补教师经验不足的弊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工作经验。其二,检验学生能力。职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校外实训中,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在工作中,能极其所能的发挥,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展示出来。其三,教学效果反馈。通过校外实训,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能否顺利完成工作内容,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现,同时也是今后教学工作调整的依据。

(2)推进校企合作。客观而言,社会上有许多企业不愿意与职中学校合作。企业不需要职中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并非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认为职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不高,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加强实训训练,化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凸显学生的优势,才能极大地推进校企合作。职中院校如何推进校企合作?其一,就业与实训相互结合。学校的安排、组织学生实训时,要重视将实训与就业相互结合。在学生实训阶段,就要求学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作出规划。实训作为学生未来就业的延伸,有效避免了企业刚培训上手就要换新人的做法。其二,统一测评。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构建好学生评价体系,做好学生评价工作。同理,实训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1]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04).

[2]张铭凯,靳玉乐.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动因、本质与路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6(05).

[3]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09).

[4]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作者单位: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何存中,男,湖北浠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从1979年文学创作至今,在国家级、省级发表、出版长篇小说5部,中、短篇小说一百五十余篇,计四百余万字。长篇小说《太阳最红》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姐儿门前一棵槐》被改编38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八套和全国各省卫视热播。是第三届和第五届湖北文学奖、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屈原文艺奖”得主。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中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2014YQJK10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实训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