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在化学教学中的调查、实践、反思

2017-01-06成际宝张丽朱园园

化学教与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

成际宝+张丽+朱园园

摘要:根据微课教学要求,对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继而采取学生制作微视频的教学探索;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学生制作微视频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依据;比较了课堂上播放学生微视频与学生上讲台讲解的主要区别;阐述了学生微视频的功能和微视频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以及实施微视频教学后的反思。

关键词:微课与微视频;理论基础;调查与对比;实践过程与反思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21-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08

一、学生制作微视频的来由

1. 微课教学的要求

胡小勇教授和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1]为:以视频为载体,以知能点(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结合某个具体教学要素的环节(含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可视化、微型(5~8分钟)、优质化学习资源。

微课教学要能普遍化,其资源必须足够多和足够好,学生才能在有需要时学到微课和学习效果好;网络足够宽,网速足够快,学生才能学的爽。学生业余时间足够多,学生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学;班级学生人数足够少,教师足够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及时得到答复;学生自觉能力、学习欲望足够强,学生才不会借此机会上网去玩其他;教师业余时间足够多,制作微课的欲望足够强,公益心足够多,教师才有足够的时间去精心制作学生需要的微课和答复学生在学习微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2. 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

(1)问卷的设计

根据微课教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如下:

(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人所教班级学生共105人,发放问卷105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数据分析如下:

第1题:A46人,B31人;第2题 A60人,B15人;第3题: A69人;B8人。说明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上网时间,但时间普遍不多,硬件情况和网络情况大多良好。第4题: D58人,说明一半同学不能正常使用网络。第5题: A12人,B16人,C43人,D26人,E3人,说明平时学业负担过重,大多数学生没有业余时间,不能每天进行微课教学。

上述数据也反映了普通高中一般现状,平时实施微课教学不太现实,但可以实施以个案为主的微课教学。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本人创新出以学生制作微视频的方式上交作业,只能放在周末进行,于是又补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如下:

数据分析:第6题:A70人,周末可以全面实施可以一试。

(3)实施结果的反思与应对策略

实施两周结果统计如下,两个班共105人,每次只有25~35人交视频作业,其中按时交作业的10~15人,还有10~15人是在到校以后在教室里用手机发给我的。

再次访谈得知,学生理论上有时间做视频作业,实际上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放假时间太少,单周半天双周一天,由于平时太累放假主要补睡觉;由于怕学生迷恋于网络不能自拔,学校禁止学生用手机,不少家长不太愿意给学生用手机做视频作业;受江苏高考政策影响,假期时语数外三门作业相对较多,挤压了化学的生存空间;再加上学生属于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放假时直接去玩了。

经过思考,为了消除学校和家长的顾虑,对于没有条件完成微视频作业的这些同学,一律改在晚自习到办公室用我的手机完成视频作业。

二、学生制作微视频的理论基础

1. 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不同的学习方式,24小时内对学习内容的保持率不同(如图)。学生制作微视频,只有将作业理解后才能将顺利地完成视频录制,别人也可以从该视频中学习,即可以达到学习金字塔理论的最高档:教别人。

2. 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2]认为: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先接收外界的信息,短时记忆对其进行选择性编码并存储到长时记忆中,而长时记忆的信息在需要的时候又会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

学生完成微视频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信息编码,将原有单一的或者分散的信息单元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从而有利于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

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的经验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马斯洛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扩充成熟的驱力。

学生制作的微视频,是要在全班展示的,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因此在制作前和制作过程中,必须对所讲知识尽可能的正确,且对所讲的内容要负责任,必然促进其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对自身的学习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因此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三、课堂放学生视频与学生讲题的对比

很多学生认为课堂放学生讲解的微视频,而学生本人就在现场,何不让学生直接上讲台讲解呢?通过问卷调查和自我研究等得出:课堂上放学生的微视频与学生课堂真人讲解,差别颇多。

1. 变量控制问题

上讲台讲题,是受多变量控制的。如容易受讲台下学生干扰、受自己情绪影响、受教师影响、受自己特质等等影响而影响讲解效果。而录制微视频,尽可能排除无效干扰因素,学生只要将自己要讲的东西理解好,整理好,对着摄像镜头讲解就可以了,讲错了,大不了重新录制一遍。

2. 效果问题

上讲台讲题,一般声音不大,语言僵硬,逻辑性不强,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笔迹往往潦草,一般只有声音刺激,对台上讲解的同学促动很大,而对台下学生促动很小。而微视频讲解,由于是事先准备好了的,语言比较流畅、声音可调节,板书可也放大,既有声音刺激,又有视觉刺激,往往效果较好。

上讲台讲题,台下同学,更多的是看台上同学的表演状况,而不是集中注意力听台上同学讲解。而播放微视频,学生就只有专心听和看讲解内容了。

学生上讲台讲解,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台上学生讲解是否到位;而观看微视频时,教师更加多关注的台下学生的反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 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上讲台讲解等是少数学生的舞台。由于上课时间有限,给学生展示的时间也有限,只有那些不仅成绩好且适合于表演的同学才有机会经常上讲台。微视频教学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规避了被动点名回答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学生微视频,不仅现场可以重复观看,学生还可以在家观看,且效果不打折扣,而学生上讲台讲解,显然没有这些优点。两种形式各有优缺点,教师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使用。

四、学生微视频的功能

学生微视频,不仅促进学生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也是一种监督,因为视频是给大家看的,身边的同学会看到你的错误,提升了大家的学习责任;更是一种成果的展示,既可以在同学面前展示,也可以在家长面前展示;最后是一种资源,上传到网站之后可以给那些缺课、不懂的、遗忘的学生重新学习的机会,还是自己学习生涯的一段纪念。当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语言表达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

五、微视频教学实施的过程

1. 微视频内容的选择

平时微视频作业,就是跟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约定,由其来完成,主要是学案后面的易错作业,每题做成一个微视频。

周末的微视频作业,就是本周重要的作业或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内容,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因时间有限只能布置1道。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有关事项;侯德榜制取纯碱流程及其注意事项;溶液的配制过程及其注意事项;构建钠的思维导图并写出有关的方程式等;考试的重要题型等。

学生的错题,在其听懂之后,有条件的也做成微视频上交。

2. 微视频的制作与播放

一般用支架夹住手机,拍摄清楚解决问题过程即可。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一遍即可;有点小错误,改正即可;舌头打结,说慢一点即可。学生时间很紧张,不能因为微视频教学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如果有一点小错误,就重新录制,可能要录制很多遍。

平时教学约定的微视频肯定放,此时播放学生视频相当于抛砖引玉,然后学生讨论等,教师负责引导、点拨、归纳、提升。

周末经典的微视频肯定放完。错误较多的,让学生进行探讨,在于巩固所学知识;特别优秀的,作为正面教材进行宣传;其余的,一般播放3~5s,在于展示学生的成果。

当然课上还播放一些教师制作的和找到微视频,如台湾的微视频,更换学生欣赏的口味。

3. 编辑与保存

学生通过邮箱、微信、QQ、U盘等途径将微视频作业上交我处;我进行试听,找出其中存在问题的和优秀的,从而确定教学的针对性和着重展示的对象。由于学生人数多、视频容量大,用格式工厂统一将视频格式压缩、转换成flv格式,然后上传至学校局域网站,并长期挂在网站上。学生统一凭用户名student进入,以学号为视频文件名,教师通过学号来检查学生作业的上交情况。

六、微视频教学的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从家里按时发送作业过来的30人左右,利用晚自习期间到我办公室完成作业的50人左右,还有5人左右交音频作业;还有20人左右,经过多次提醒就是不交。反思如下:

1. 理念急待改变

学校、教师、家长担心采用微视频教学,学生会迷恋网络而不能专心学习,因而对手机上网、电脑上网一直严加控制。信息时代下,智能手机的功能非常强大,学生以微视频方式上交作业仅仅是手机功能的一小部分,很多地方理念已经更新到学生每人一台手机,班级同学与任科教师形成一个群,不仅上课时教师与全班同学通过手机互动,学生的答案此时呈现在教室内的大屏幕上,而且课后也可以互动。只要手机统一管理好就可以了。

到目前为止,学校、教师、学生还习惯于题海战术,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学校还停留在纸质作业的年代,没有升级到电子作业的理念。

2. 硬件的不足,限制了微课的普及

我校有部分学生家庭还没有智能手机和网络;有时上传视频时网速较慢,发送时间很长,学生和家长没有那么长时间等待;很多学生拍摄的技术还很粗糙,画面不是很清晰。

3. 微视频不是万能的,要扬长避短

化学教材中的内容很多,如原子结构,工业生产的内容,化学史等,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如微视频,也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微视频教学的。如化学学科中的化学实验,是学生必须亲自体验的;化学教学中某些探究性内容,是生成性的,因此微视频教学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根据一学期的实践结果,教改班(好班)学习效果不太明显,普通班学习效果明显;对于想学习的、自觉性不够的学生提高较快,对于自觉性好的学生提高不大。这也许跟我们实施微视频教学的强度不足、方式方法不是最优等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将继续探索下去。

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视频,如有些学生在家里录制视频时,加上了背景音乐、唯美的普通话、细致的解说,精神面貌很不一般,给人以焕然一新之感。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动手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冯智慧,郑晓丹.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J].数字教育,2015(04):57-60

[2]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09-210

[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203-207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
师范教育中实践性课程的理论基础初探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