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

2017-01-04张向荣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突破点难点高职学生

张向荣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全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从高职学生的迷茫混沌心理、人际交往障碍、情绪焦虑抑郁等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点着手,并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所处的难点,结合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寻找相应的一些突破点。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难点;突破点

由于高职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受高职院校客观现实条件的制约,他们承受着来自周遭环境里许多的非议和自身自我期望值高低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而高职院校校龄普遍呈现年轻,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处于一个初期阶段,针对于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需高度重视并且有必要寻找出匹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教育途径。

一、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点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多处于青年时期,他们呈现的心理问题除了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有共性外,其心理问题也有他们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如下。

(一)迷茫混沌心理

刚入大学的新生,面对着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新的角色地位,会产生诸多的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会导致阶段性迷茫。从高中或中职进入高职,是一个大的转变。其一,面对大学生活中各种班集体生活、社团生活以及学生干部生活,在选择上有焦虑、迷茫,而大一新生身上普遍在存在着几者协调困难的问题,导致身心疲惫且盲目无方向。其二,面对大学里的学习模式的转变,从高中或中职的封闭式学习到高职的开放式学习,许多大学生还不知道怎样去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加之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选所学专业的性质和就业去向还不是很了解,由此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迷茫感。因而在学习态度上、学习行为上表现不佳,如上课早退或迟到、逃课、注意力难以集中、迷恋手机、网络游戏等现象严重。长此以往,在学习上的驱动力下降,学习受挫,学习失去目标,厌学情绪增涨。其三,角色地位的转变,目前大多数高职新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被家人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地位被同辈角色所淡化,少部分同学甚至还会受到同辈群体的忽视,地位悬殊,很容易产生不适应和挫折心理。进入学校后,部分新生会加入一些社团或学校组织,他们可能经常要无条件的受学长或学姐的差遣,其中的少部分同学很可能会有反抗心理或者形成大一地位低的心理意识,不利于他们在集体生活的成长。

(二)人际交往障碍

高职学生已经进入半社会化,他们在学校主要是与同学、朋友、老师以及父母交流。他们有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渴望发展相对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而刚进入高职的学生,人际交往还处于一个适应的阶段,交往主要还停留的表层上。到了大学二年级,度过人际交往的适应期后,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人际交往中各方面的矛盾也会突现出来。但大部分学生因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经常在人际交往中碰壁。(1)自卑的人际交往模式。部分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极度的自卑心理,特别害怕与过去熟悉的朋友、同学、老师交往。对“高职学生”这个称号,觉得有些丢脸,从一开始就自我认同感低,他们自己看不起自己,也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经常刻意回避正常的人际交往,导致最后产生孤独心理,人际网络缩小。而且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同时自尊心很强、敏感多疑且受不了周围人的忽视,想交流但身上又长满了刺,很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2)网络依恋的人际交往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其各种功能的开发,让大众对之越来越依赖,它虽然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但也萎缩了我们身边实际的交友圈和拉大了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这个触屏的时代,网络对于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QQ聊天、微信、微博等一系列网络交往方式成为高职学生终日必点的交流套餐。他们与机器接触的日益频繁,依恋感也日益增加。因此,导致了现实的人际交往机会减少、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人际交往冷漠、人际孤独,最终产生人际交往障碍。(3)聚焦异性交往的模式。作为青年学生,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来看,对异性的交往距离会拉得越来越近。他们开始关注身边的异性,很多学生渴望爱情也想拥有爱情,但爱情与性之间的冲突也必定存在其中。由于性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性的认知存在偏差,大部分学生存在性冲动,但又不断对性加以批判,对自己出现的性幻想不断地加以自责,对性感到恐惧和羞怯,对如何合理的升华这种心理压抑而不知所措,部分学生任由其发展,可能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还有部分学生采用恋爱的方式来排解,但却因恋爱而恋爱,过分享受与异性在一起的快乐,而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情绪焦虑抑郁

在社会中,大部分高职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并不比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差。但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使家长和教师以分数来设定对他们的期望。而进入高职院校后,大部分高职学生迫切地想向父母和老师证明自己,心理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如不善引导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其内心就会产生一系列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而大学三年级,从学校步入社会的关键过渡期,学生们开始毕业实习、做毕业论文,通过这两者的检验,他们会冷静的分析并会找出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但当面对社会竞争的激烈、专科生就业困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等这一系列实际问题时,高职学生时常会表现出焦虑不安、自卑、担忧和茫然,对未来的学习与就业也会产生高度的恐惧和焦虑。尤其在临近毕业时,对于一些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更是焦虑万分,甚至是寝食难安,他们的安全感会极度丧失,心理问题也会随之产生。

二、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难点

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但归纳起来主要为两个方面。

(一)客观方面

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因素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的影响。(1)社会因素。社会对高职院校认同度普遍偏低,使得许多高职学生在入学时就隐约形成一种社会地位低人一等的自卑观念。少部分外归因的高职学生,一旦在社会上遇到挫折,就会将这一自卑观念消极的纳为自己怀才不遇的原因之一。还有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求职中,学历的过分看重,使得高职学生备受心理压力和就业压力,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发展失衡。(2)学校因素。受教育体制的约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未得到像文化课程那样的重视。而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如心理工作者与学校的学生人数之间配备比例偏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场所条件差,还有存在心理工作者不专业等现象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导致了高职学生有心理问题但却较少去寻求咨询帮助的现象。(3)家庭因素。家庭环境、亲子间的依恋关系、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塑造可以预测到他们未来的社会性发展。如家庭教养方式中专制型的父母,容易造成孩子自卑、害羞、脾气暴躁等心理问题,放任型的父母,容易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依赖性强等心理问题。还有,家庭的经济收入,也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家庭经济条件贫困的学生比较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且在人际关系中也更容易敏感多疑。此外,父母对子女进入高职学院入学这一事件的认同感以及子女入学后,父母对他们在学校表现的满意度,是影响高职学生心理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主观方面

主要为自身因素。高职生涯阶段,是高职学生心智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人心理变化最为激励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高职学生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又难以有客观的自我评价,思维活跃但又难以走出偏激极端的胡同。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但又难以平复挫折后所产生的负性情绪。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很容易出现矛盾。对于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选择很难自我作出决策,尤其在面临两难问题时更难把准自己真实的所需,在做出选择时经常产生焦虑不安。在对待恋爱方面,少数学生不够理智或将爱情视为儿戏或在恋爱过程中不专一,错误的恋爱观使得其陷入爱情误区,心力交瘁,而产生心理问题。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

针对于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工作者应高度重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好预防工作和咨询工作,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相应的心理知识

大部分高职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时还不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原因在于,他们定势的认为去心理咨询就证明了自己心里不正常,如果去心理咨询还要承受周围人议论所造成的心理负担。因此要把握好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开设适应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健全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教育制度、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月一系列活动等是非常重要的渠道,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使得他们学会一些基础的心理调节方法,运用教授的方法及时分析自我、调节自我的内心体验,从而提高其整体的心理素质,以更好的心境来对待学校中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二)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力度,做好心理咨询服务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预防为主。而且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必须是拥有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理论知识扎实、实操过硬,以确保对学生负责。还有在做好高职学生心理预防工作时,可以采取在新生入学时,使用SCL-90量表、MMPI量表和EPQ量表对他们进行集中的心理健康普查和测试,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能力、人格特征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为他们设立心理健康档案,使新生的心理状况一入学就处于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之中,而且对健全危机干预体制也是有帮助的。针对档案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辅导、咨询工作,对部分高职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上刚进发出苗头的问题,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辅导、矫治,帮助其提高适应能力,培养其积极情绪。

(三)加强营造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心理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社会、学校和家庭是营造高职学生健康的心理环境不可或缺的途径。社会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潮流观念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着巨大的影响。汲取正确的引领,将使得学生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在学校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营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自我,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安全的需要是需要层次理论理论中的基础需要,高职学生的安全需要的满足,主要体现在集体生活中。高职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有存在感和归属感,其心理才能健康发展。在家庭中,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心理阻碍可能较少。而生活在专制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在面对心理问题时,通常不知如何排解。因此,结合三个重要的环境因素,高职学生更应注重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如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来营造自身的心理环境。

四、结语

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肩负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所以,高职院校以及整个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积极探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真正地促进其心理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突破点难点高职学生
二轮复习如何找突破点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找到分级诊疗的突破点
面对复杂局面必须找到突破点
寻找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