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素质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

2017-01-04王亚云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教改创业教育

王亚云

[摘要]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现状并不理想,本文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也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教改新路,也就是基于素质教育模式的创业教育。高职生的创业教育的素质教育模式内涵认为创业教育在其最本质上是一种创业素质教育,而构建这种素质教育模式的主题是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来提升高职生内在的成功潜力和自信力;在此同时,高职院校要形成选修与必修、参与与互动的创业教改体系,健全创业指导课系列。

[关键词]创业教育;素质模式;教改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现状并不理想,时代的发展呼唤高职院校的教育也要紧紧跟上。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也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教改新路,走出一条从提高高职生自身素质人手的模式,也就是基于素质教育的创业教育。

一、基于素质模式下的创业教育内涵

(一)素质模式下“创业教育”的内涵

大部分人将“创业教育”理解为教给学生一技之长,创业教育是单纯为了学生创业,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教学课程,属于纯理论的公修课。其实这是对创业教育的一种误解,最起码是对创业教育的概念,理解过窄。

那么到底何为“创业教育”?“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创业教育”呢?对此,早在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召开的普高“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就达成了共识。认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应更大,即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重点是教学的创新,以及对学生思维观念、健全人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此理念出发,笔者认为高校的创业教育,绝不应是前面所论述的实用性、功利性的教育,绝不是一种“生存拉动型”的创业教育,是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念教育。创业首先是一种创业者的对自身素质的认识,对自身价值的社会表达;创业不是仅仅为了生存,而是有着更长远的目标。创业不是简单的开店、开公司,而是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体现出的一种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动。

由对“创业”理念的理解出发,笔者认为创业教育,应是创新就业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是足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素质的教育。也正因为此,有学者将“创业教育”界定为,“创业教育”是“企业家精神的教育”,并且指出,“我们提倡的‘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着培养创新人才,更是希望学生学会如何主动地获取新知、创造新知,并通过有效地配置自身的各种资源、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个人和社会价值。”

从前面阐述可看出,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首先是一种大素质的教育,重点是教学的创新和对学生创新思维观念的教育,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本文中基于素质教育模式下的“创业教育”内涵也正在此。

(二)素质模式的内涵

本文这种基于素质教育的模式之下把“创业教育”的素质模式的内涵为何?

首先,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首先承担着对大学生的品德素质教育。因为,大学之“大”是因为它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彰显,大学之“大”也因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大学是培养学生成为品德素养之“大人”的殿堂,而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教育,而“成才”必先“成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也就是成就学生的最基本的德行修养,也就是最基本的素质修养,尤其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故而本文认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是首先是一种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素质以及能够创业和愿意创业应该具有的素质的教育,素质模式的含义也正如此。

其次,从高职院校自身出发,高职院校的教育应尤其重视高职生的成功素质教育。前面成因部分已分析,现有的高招现状和招生中二专层次的定位,使得进入高职读书的学生大多都是高考失利,文化知识成绩底下,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在高中阶段都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差等生”,因此他们的失败感、挫折感严重,自信不足,或者对前途无望,空有事业的理想,整天处于矛盾和纠结之中。而这些,就需要我们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首先要让我们的高职生找到自己的成功感,挖掘他们的成功潜力,进行成功素质教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职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素质教育,应在素质教育的模式下展开。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创业教育的素质教育模式是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创业者所应有的素质的教育,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创业者应该有的素质的创新教育。而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更应从创业者的素质做起,也就是要把创业教育基于素质教育的模式之下。

二、加强成功素质教育:确立素质模式下创业教育的主题

众所周知,现今高职生大多数自身知识素质不高,他们大多都是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受到过学习的挫折,对学习和自身感到自卑或者自信心不足,缺乏奋进的信心,因而缺乏创业所需要的魄力和胆略,因此,笔者认为,改变这一切,最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育,也就是加强学生的成功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建立合适的成功素质拓展板块

成功素质拓展是一个系列的教育过程,主要分为四个环节,也就是职业设计锚、素质拓展训练、成长过程记录、成长结果认同等。

成功素质拓展是一种训练活动。在训练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过往成功的经历,结合老师的意见指导,选择相应的素质拓展活动。拓展训练活动主要由一系列主题板块组成,它包括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气质测评、职业规划和职场礼仪等。

成长过程记录是一种成功素质过程记录和评价,也是对学生成功素质成长的阶段性评价。学生通过过程记录,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点,加强自我监督,自我安排训练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则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考核,督促学生努力完成。

素质市场认同是一种认同程度,是市场对学生成功素质拓展后的认同程度。高职院校的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社会、行业的联络,尤其是用人单位和实习实训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在学生实习和实训中,聆听企业和社会行业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意见。

(二)确立合适的成功理念教育主题

为开发学生的内在成功潜力,笔者曾经在本校的就业课堂上,建议并尝试实施成功素质教育活动,并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级内实施,效果较为显著,这包括一系列有序的成功素质教育主题活动,比如“寻找进步的你;寻找完美的你;寻找独特的你”这一适合高职学生的成功理念,实践证明这种教育理念,注重于高职生终身的成长和发展,切合高职生本身的特点,因而也极大地得到了高职生的拥护,极大地增强了高职生对就业与创业课的热情,也体现了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规律。

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自信与激情同时提高,能力与素质同时培养。在这种教育理念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层次、多形式的活动和实践,鼓励学生校内外打工。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实践中历练,建立一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体系,让学生真正体会“参与、体验、创造”的乐趣,成功的收获。

与此同时,在主题活动中,重视学生内隐的、潜在的间接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就业本领、就业能力、就业技术,为学生搭建走向未来职场发展的平台。过硬的就业能力、健全的人格素质加上自信的魅力,而这些都是创业者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三)培养创业教师的成功教育理念

对学生进行成功的成功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支具有成功教育理念的教师,正像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教授所说:在大学推行素质教育需要有教育素质的教师。因此,对高职生进行成功的成功素质教育,要培养创业教师的成功教育理念。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活动,我们教师是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就是管理学生,大学也不例外,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老师管。但这种管理,不是絮絮叨叨的单纯说教,而是需要教师通过细心的观察、引导以及教师自己用言传身教的方法去潜移默化的感染、激励、改变学生。

例如,在开展成功主题活动,成为“完美的自己”中,学生自发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在学生对“做最完美的自己”这一成功理念的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如何自我引导?学生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中,如何获得评价等等,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教师的引导。尤其是能力和知识素质相对欠缺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老师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关注,帮助高职生提高成功素质。

当然,创业教师的成功理念教育还体现在创业课授课的过程中。在授课中,需要完美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课程的讲授中体现自己的成功教育理念。比如,通过自己切身的体会、运用典型案例分析、创业团队模拟训练、现场测试等方式,将系统的成功理念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提升自我,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既有着强烈的追求成功目标、又有着实现成功的创业基本素质的大学生。

(四)建立一套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成功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也需要有一套系统的,与高职生自身特点相适应的,成功素质培训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也可以说是操作方案,其可行性与否直接关系着教育的实效性高低。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成功创业素质中,要根据高职院校或者自己院校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而设计。这样的课程体系要求讲解时,内容活泼生动,具有针对性;并且在形式上,要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微课等,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为此,笔者所在院校的教研室在对学生的成功素质教育活动中,专门成立了研讨组,确定了“职业生涯规划、潜能开发提升、职场能力提升、职场礼仪修养、职场实践提升、职业认知关注、创新思维提升和创新创造开拓”等八大模块。

在这些模块体系中,每个模块设定一些主题,然后以成功理念为基础,围绕高职生素质的提升培养,教师认真备课,集体讨论,然后列入创业与就业教学计划。由于课程内容体系接近学生,能够满足学生追求自我,提高自身的内在心理需求,而且课程内容案例丰富多彩,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因而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也受到了学院教务部门的一致认同。

当然,以上所阐述的几方面并不是分开的,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系列活动,创业教育中的成功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是互为联系的一完整体系,一系统的教育格局。

三、健全创业指导课系列:选修与必修、参与与互动的教改体系

(一)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教改体系

据笔者了解,当前大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指导课的开设(很多甚至是作为就业指导课的一个部分),都是作为和高校思政课等一样的必修公共课对待,最后一张卷子完事。学生必须去答完卷子,拿到学分,才算过关。这种为设置而设置的课程,怎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不说实效性了。

因此,要想改变当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的现状,提高其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对其课程设置进行改革,而这首先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一样,也讲究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因此,高职院校设置创业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品质为基础,以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和整体素质为导向,是设计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根据这个基本原则,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创业通用类课程,如创业素质类、创业心理类等;结合本校具体专业特征开设具有专业特点的创业类课程,如“商务沟通”、“创业投融资”、“企业管理与营销管理”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课程的学习。

(二)参与与互动的教改体系

改革现有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除了上述所说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外,还要分专业、分年级进行,以此建立参与与互动相结合的教改体系。

创业课程分年级开展。高职院校课立足本校实际,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创业教育课程,以使创业教育取得更大的实效性。比如,可针对大一和大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开设创业意识类课程,让学生及早树立起创业的意识,转变就业观念。针对大三的学生,主要传授创业者具备的知识,可开设商务沟通、企业管理学、营销学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创业所应具有的一些最为基本的管理、营销类常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业素质,为以后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业课程分专业开展。一般而言,文科、理科、工科的学生在知识背景、思维习惯等方面是有差别的,因此,高职院校创业课程的开设应考虑专业的这种不同,在做好创业通用类知识教育的同时,增加以专业特色的创业技能、专业创业类课程。由于专业不同,毕业生在走向社会后,面对的创业环境各不相同,涉及的企业领域也有很大不同。分专业进行创业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也使学生在面对市场时,及时敏锐地抓住创业商机,在创业路上走得更为成功。

总之,高职生的创业教育的素质教育模式内涵认为创业教育在其最本质上是一种创业素质教育,而构建这种素质教育模式的主题是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来提升高职生内在的成功潜力和自信力;在此同时,高职院校要形成选修与必修、参与与互动的创业教改体系,健全创业指导课系列。

猜你喜欢

教改创业教育
初中美术教改新思路初探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措施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