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BNP的影响

2017-01-04葛高原孙晓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心脉左室心衰

杜 林,伍 勇,李 伟,胡 峰,葛高原,孙晓宁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BNP的影响

杜 林,伍 勇,李 伟,胡 峰,葛高原,孙晓宁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B型钠尿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慢性心力衰竭病人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予常规慢性心衰防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5 mg/kg,每日2次,共治疗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FS)、BNP、6 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 治疗10 d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9.5%,治疗组有效率为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后LVDd、LVEF、FS、BNP、6 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Dd、LVEF、FS、BNP、6 min步行距离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心脉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提高疗效,延缓心衰病人病程的进展,降低BNP水平,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心脉隆注射液;B型钠尿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全球范围内最普遍的慢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显著上升。由于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心衰正成为最重要的心血管病[1]。据资料统计,国外心衰的发病率为1.5%~2%,我国心衰的发病率为0.9%~1%。目前认为在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中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致炎性细胞因子、离子转运异常等参与了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持续激活在心衰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3]。心脉隆注射液是由美洲蜚蠊干品经过浸渍、减压浓缩、洗脱柱分离,再溶解后得到。其有效成分为多肽、核苷和结合氨基酸等,具有促进心肌细胞钙离子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扩张肾动脉利尿,抑制内皮素分泌等作用[4]。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疗效明显。本研究旨在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CHF病人98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并且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8]。其中男53例,女45例,年龄49岁~79岁,随机分为心脉隆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心脉隆组心功能Ⅱ级13例,Ⅲ级20例,Ⅳ级16例;冠心病22例,心肌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对照组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22级,Ⅳ级16例;冠心病24例,心肌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3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肺水肿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恶化期、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严重瓣膜狭窄及缩窄性心包炎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90 g/L)、合并恶性肿瘤晚期者及对心脉隆过敏者。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予常规慢性心衰治疗,给予吸氧、低盐低脂饮食、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及血管扩张剂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 mL含心脉隆浸膏100 mg)5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中静脉输注,滴速每分钟20滴~40滴,每日2次,2次间隔6 h以上,共输注10 d,首次使用前做皮肤过敏试验。

1.3 观察指标 用药期间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血钾及肝肾功能;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改善程度;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

1.4 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部分缓解或明显缓解,心功能改善1级~2级以上;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心功能无变化。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0 d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9.5%,治疗组有效率为93.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指标、BNP的变化 治疗10 d后,对照组及治疗组LVDd、LVEF、FS、 BNP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Dd、LVEF、FS、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指标、BNP的变化(±s)

2.3 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比较 两组6 min 步行距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比较(±s) m

2.4 不良反应 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均无明显异常变化,心脉隆组有1例病人使用过程中出现心慌、头昏,减慢滴速后症状自行缓解,其余病例无特殊不适。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心衰治疗目的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再入院率及病死率。心脉隆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多肽、复合氨基酸及核苷等。其对心血管系统有促进心肌细胞Ca2+内流,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尚有抑制内皮素的分泌和利尿等作用[4-6],同时,还能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诱导的心肌纤维化,逆转心室重构,并且没有正性肌力作用,不增加心肌耗氧[4]。临床研究报道,心脉隆注射液能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肌炎性反应,提高心功能,改善病人预后[7];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脏负荷,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显著改善心功能[8]。

慢性心衰的疗效评估包括: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BNP、6 min步行试验[9-10]。BNP主要是在心肌张力升高的情况下释放,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诊断及预后的标志物,心力衰竭时,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11-12]。LVEF是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主要指标,因此,LVEF是评估心力衰竭疗效和预后的另一个重要指标。6 min步行试验是慢性心衰的疗效评估的另一个指标。本研究通过观察慢性心衰病人早期使用心脉隆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超各指标、6 min步行试验及BNP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对病人进行治疗,心脉隆注射液可明显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症状,能明显降低血BNP、LVDd水平,升高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心脉隆注射液可降低病人的心脏负荷,增强左心室心肌收缩,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心脏结构和功能。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联合使用心脉隆注射液,不仅明显提高了疗效,延缓心衰病人病程的进展,降低BNP水平,而且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

[2] Packer M.Beta-blockade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Another step in the conceptual evolution of a neurohor monalmodel of the disease[J].Eur Heart J,1996,17(Suppl B):21-23.

[3] Shah AM,Mann DL.In search of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and strategies for heart failure:recent advances in basic science [J].Lancet,2011,378:704-712.

[4] 唐晓鸿.心脉隆注射液药理作用和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6):461-464.

[5] 黄方,张瑗,方放,等.心脉隆注射液治疗住院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329.

[6] 张华明,严奉祥,李树楠,等.心脉隆对麻醉犬尿量和中心静脉压的影响[J].大理医学院学报,1992,1(1):1-4.

[7] 张晓华,潘俊霞,秦利强,等.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6):667-668.

[8] 罗梅,蒋华.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155-156.

[9] Savarese G,Trimarco B,Dellegrottaglie S,et al.Natriuretic peptide-guided therapy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a meta-analysis of 2,686 patients in 12 randomized trials [J].PLoS One,2013,8:e58287.

[10] Jang JS,Jin HY,Sen JS,et al.The role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guided heart failure therapy:an updated meta-analysis [J].J Am Coll Cardiol,2013,61(10S):E743.

[11] Weber M,Hamm C.Role of B-type natriure tic peptide(BNP)and NT-proBNP in clinical routine[J].Heart,2006,92(6):843-849.

[12] Maurellet JD,Liu PT.B-type natriureticpe ptide in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J].Hong Kong Med J,2008,14(3):216-219.

(本文编辑郭怀印)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1),E-mail:du_lin1981@163.com

引用信息:杜林,伍勇,李伟,等.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BNP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2):2656-2658.

R541.6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22.022

1672-1349(2016)22-2656-03

2016-06-09)

猜你喜欢

心脉左室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了解社会底层心态为精准扶贫把“心脉”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