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7-01-03毛婷婷

大学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心理健康措施

毛婷婷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有利有弊,一方面通过网络可以缓解生活、学习压力,认识更多的人,实现自我价值;而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对网络已经到了痴迷的状态,不仅影响人际交往,而且还会造成道德的失范。针对此情况,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信息化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97-02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具备健康的心理对未来社会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因此心理健康在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处在网络社会发展前沿的各高校,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教育方式正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冲击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而大学生作为接受网络信息最快的群体,其目前所面临的网络生活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了一些影响。分析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关于心理健康的内涵,目前已有很多相关人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定义,如心理学家英格理士、英国心理学家麦灵格尔、国内心理学家肖汉仕等,但得到大家广泛认可的是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给出的定义,其指出心理健康是在身体上、智能上、情感上和他人心理健康不矛盾的范围内,促进个人心境向最好的状态发展,即将心理健康作为一种持续性的心理情况,也就是坚持完美的性格、坚持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态度、保证恰当的行为等正面的状态。我们都知道,心理健康对个人、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观念、能力、心理素质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所以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各高校应重视这一课题。

二、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情境的特征,使网民出现“虚拟实在”,一方面为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而另一方面对人的心理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实地调查发现,对网络过度痴迷,会严重危害到个体的身心健康,而大学生是受危害最多的一个群体,不利于健康的心理形成。

(二)角色心理混淆,影响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社会互动主要是在角色系统的基础上而进行的。任何人都要以社会的角色要求为前提,扮演各类社会角色,然后根据自身的角色一步步发展。但对于社会这些传统规则,在网络世界里却“行不通”。虽然大学生有自己的网址和网名,但他们却不用遵守社会提出的角色规则,不一定要扮演社会规定的角色要求,可自由、无拘束的做事说话,不用承担社会责任。这样一种匿名效应将会带来角色心理混乱。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游戏的不断增多,使得大学生忽略了自己在真实社会中的角色,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混淆游戏角色和现实角色。此外,有不少网络游戏中存在战争、暴力、凶杀、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而对其迷恋的大学生会因此产生冷漠、自私和无情的不良性格,进而冷淡对待周围人和社会。

(二)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存在交往心理失衡现象

对于经常接触网络的大学生来说,不仅对网络有强烈的依赖心理,而且还存在交往心理失衡的情况,一方面大学生是网络交往的主体部分,喜欢通过网络和各类人群打交道;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却少言少语,不喜欢与人交流。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就会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造成影响,进而带来人际交往障碍,人际距离越来越远,交往能力越来越薄弱,最终出现了孤独感、压抑感、焦虑感,对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三)道德心理失范

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匿名性和开放性特征,网络信息就好比是一种免检产品,健康的、不健康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再加上大学生的阅历、自我约束能力薄弱的不足,在使用网络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虚假信息、病毒传播、网上欺诈等一系列网络犯罪和有失道德的行为。从相关调查数据中看到,网络犯罪群体最多的要数青年,而其中利用网络犯罪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如CIH病毒的制造者就是台湾的一名大学生。此外,不少网络信息充斥着色情和暴力等不良内容,如果大学生对这些内容缺乏自觉抵制的能力,那么后果将难以想象。上述种种,都不可避免的造成大学生道德失范,甚至有的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而不顾国家乃至他人的利益,进而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虽然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些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依靠网络手段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这些负面影响会逐步得到改善。当然,还需要我们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积极探索新的方法与途径,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一)明确大学生正确的上网动机

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对人的行为分析过程中,应正确掌握、了解其行为产生的动机。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学习网络知识,还渴望通过网络掌握、了解更多的信息,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布信息,以实现人际交流和情感宣泄的目的,并未将网络作为查找信息的工具。所以,上网动机直接决定了大学生上网的内容,我们应明确大学生正确的上网动机,培养他们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从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率。

(二)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特征

通常情况下,网瘾大的人具有一些特殊的人格倾向,中度到重度的抑郁大部分都取决于网络成瘾,具体体现为狂躁抑郁症和社会恐怖症。大部分“网虫”都存在以下人格特征:行事独来独往,存在抽象思维,敏感度高,不遵守社会规范。而自尊心薄弱、渴望被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和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都是网络成瘾的原因。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特征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容小觑的部分。应注重以下几点:首先应培养大学生开朗的人格特征,促进大学生向利导性思维方向发展;其次应培养大学生愉悦的情绪倾向,鼓励大学生深入生活实际,体验真实的情感;最后应传授给大学生消除心理问题的有效防范手段,从而使他们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特征。

(三)严格网上道德行为监控

现阶段,我们应更进一步研究分析网络道德伦理规范方面的内容,清晰划分所有网络主体应承担的具体义务和职责权限,以及应遵循的网络道德原则,从而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严格规范网络伦理,尽最大可能为大学生提供健康积极的网络道德环境,切实做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培养其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同时,应正确指导大学生如何分辨好坏,调动其网络道德创新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自身修养,最终养成道德自律。此外,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法律法规,并利用该法规加强网络管理,通过先进高效的技术手段,严格网上道德行为监控,防止一切不利信息在网上传播,为大学生营造“无害”的网络环境。

(四)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网络是在数字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而形成的,实现没有地域限制的全球计算机通信系统,在技术上具有高效性、数字化、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因此网络具有强大的功能,实际生活中应全面发挥网络的优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及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两方面,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应发挥针对性和综合性优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利用网上大量的有利信息来补充教学内容的不足之处,让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制作微电影、游戏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样,通过将网络和现实有机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良好的情感,使心理素质得到大幅提高。

(五)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了保证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有效开展,就应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学生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远远高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以必须通过加强培训、进修学习等来提升教师的网络应用能力,构建并落实长期与短期结合的培训制度,侧重于培训教师的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教育技术理论,同时将所学的网络技术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中;充分体现网上信息的时效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途径分析并有效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细致研究与促进大学生健康教育信息的形成,不断强化自身的信息免疫力,并提升信息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获得更高的信息免疫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对我们的情感、道德、精神等各方面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我们必须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培养他们辨别事物的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在学习先进科技成果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积极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成长的信息,养成刻苦学习、勇于奉献的精神,这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需求。

[ 参 考 文 献 ]

[1] 左妮红.基于互联网影响下的高校学生心理疏导与思想引导策略[J].柳州师专学报,2011(3).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心理健康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