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7-01-03戴正兴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教师

戴正兴

【摘 要】新常态下的语文教学研究,在语文教育专家的理论探索和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下不断向各个领域纵深发展。这一年,伴随着语文课程的深度改革,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研究视角不断拓展,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这一年,研究者对一些敏感的话题有了新的思考,更多的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得到弘扬;这一年,教学行为的浮躁与盲动慢慢退却,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理性与务实,使新课程改革更加稳健、更加踏实地向前推进,呈现出“思路清晰、操作平稳”的态势;这一年,专题研讨与校本教研有效对接,形成新的研究格局,有力地促进语文教学研究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2016年语文教学研究 现状 发展趋势

【现状综述】

2016年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进展如何?有哪些特点值得关注?笔者从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几种主要的语文教育专业期刊以及有关高等院校学报中搜获信息,梳理出以下几点。

一、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再上新台阶,一些新思想、新观点进入人们的视野

纵观本年度语文课程改革历程,总的感觉是理论研究走向精准化。表现在语文教育专家、教研员以及一线教师从不同视角对语文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提出诸多很有见地的新观点。

(一)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展开积极探讨

近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新的概念,即“核心素养”不断被人们提及。语文学科有哪些核心素养,如何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顾之川先生在《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一文中提出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

何谓语文核心素养?文章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应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养等;二是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四是独立思考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语文核心素养应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确定不同的内容;在不同学段,语文核心素养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如何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认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各教育教学要素共同配合,形成合力,方能奏效。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应将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首位;在课程教学上,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程内容及实施上,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语文基础。培育语文核心素养,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阅读的兴趣和发现的眼光。

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如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秦艳在《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助学课堂”》一文中提出“助学课堂”这一教学主张,提炼出“自助”“互助”“师助”的学习方式与“助言意转换”“助方法迁移”“助能力形成”“助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

那么,如何评测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樊璐琴在《简论语文阅读的核心素养及其评测》一文中提出,可从“读为先,感于心;勤于思,表其意;悟在后,用于实”这几方面进行评测,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对语文课程核心价值的理解,出现了多元化的见解

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语文课程核心价值具有复杂性,不仅受学科自身的影响,也与语言文字的情境性、多义性以及文章自身的多元性紧密相关,这使得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多因论者的学术立场而异。王学东认为“学习语言、研究语言、运用语言,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刘光成则认为“核心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张彬福也认为“教习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本质”。三位论者虽然表述各异,但对问题的分析与认识却殊途同归,即将语文课程核心价值的外延对象确定为“语言运用”。而张秋玲在《言语思维: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兼与王学东、张彬福、刘光成商榷》一文中分析认为,“语文课程核心价值的外延是言语思维,不是语言运用,言语思维是一切语言现象的处理器。唯有将言语思维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显性地提出来并做精细化的研究,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打破当下语文教育研究的僵局,突破语文教育中的困厄,并以此为核心重塑语文自身的学科尊严,重构语文的理论体系、研究框架、学科术语及核心概念。”

(三)对“言意转换”的实践探索,蕴含着明显的理论追求

语文教学中“得意忘言”与“得言忘意”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如何破除这两种倾向,有两篇论述颇受关注。

滕衍平在《阅读教学“三得”:内涵、特征与策略》中对阅读教学“得意、得言、得法”的研究,让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环节更加清晰,教学过程更有实效。文章认为,“三得”,不是简单的三个,而是一个圆融的整体,有时“得意”与“得法”一体,有时“得言”与“得法”一体,有时三者共同融合在一起。“三得”是三维目标的具象。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落实?文章提出了实践策略:得意为经,得言为纬,得法则融汇其中。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在“言”与“意”之间实现转换,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马建明在《言意转换:语文教学的理解视野与范式建构》一文中,尝试着构建基于“言意转换”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基本范式与模型。阅读教学的第一个模块是“阅读感知、获取信息”,第二个模块是“对话体验、视界融合”,第三个模块是“理解建构、意义生成”,第四个模块是“情感升华、感悟表达”。习作教学的第一个模块是“观察思考、感悟生意”,第二个模块是“明象立意、取材构思”,第三个模块是“布局谋算,遣词造句”,第四个模块是“修改完善、生活交际”。

(四)对教学文本解读的研究,展现了更开阔的视角

长期以来,文本解读的维度和视角很多。文本解读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解读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解读是越界的,这是许多语文教师一直困惑的问题,这与文本解读长期以来缺乏一个可供操作的统一标准有关。

杨帆在《语文文本解读的困境和出路》一文中提出,语文教师要想准确进行文本解读,就应树立“一主三辅”的文学解读观,即以文本为主体,以作者原意、编者立意、读者“共意”为辅助,四者共同参与,相互补充,构成准确合理的文本解读标准。

近年来,文本阐释呈现多种视角。罗昆霞在《文本解读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再谈读者与“哈姆雷特”》一文中从各种层面进行了分析归纳。从读者角色层面看:有休闲的普通读者视角;有学术研究的学者角度;有关注教学目标的教师视角;有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学生视角。从阅读教学目标层面看:有强调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认知视角;有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文教育视角;有强调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工具性视角。从文本解构的微观层面看:有回答“写什么”的基本内容视角;有回答“为什么写”的思想情感视角;有回答“怎样写”的表达方法视角。从教材文本形成及使用的层面看:有重在还原历史和再现历史的历史视角;有重在联系实际、自我体验的现实视角;有重在揭示因果关系、强调发展变化的辩证视角。文章认为,若能组合运用不同的视角解读文本,我们就可能跳出老生常谈的窠臼,感受文本多姿多彩的绚烂和文体解读另辟蹊径、别有洞天的乐趣。

(五)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有了新的探索

本年度语文教师专业化问题得到了更多重视,相关论文的数量与上年相比有明显增加,论题范围较广,但主要集中在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上。

好的语文教师是怎样的?李镇西在《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语文教师?》一文中认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第一,有学问。课堂的魅力就是教师的魅力,而教师的魅力就是学识的魅力。第二,有思想。能够独立思考,不依赖教参而对课文有自己的理性分析。第三,有情趣。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特别有情趣的人——热爱生活,爱好广泛,激情澎湃,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潇洒浪漫。第四,有才气。语文教师应该是才华横溢的人,出色的写作水平与高超的演讲或讲述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师的“标配”。第五,有胸襟。语文教师应有民主教育的情怀。

好的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张玉新在《优秀语文教师的三个维度》一文中分析认为,第一个维度,看其专业发展处在模仿、独立还是独创的阶段。第二个维度,看其教学境界追求的是“技”“术”还是“道”。“技”的境界,看其是否“技精”;“术”的境界,看其是否“术深”;“道”的境界,看其是否“道高”。第三个维度,看其教学目标关注的是效果、效率还是效益。只有把“质”与“量”有机结合,才是最佳的教学效益。

(六)对习作教学体系的探究,有了新的进展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缺乏独立、系统的教学体系,这影响了习作教学的实效。形成一套“基于能力的习作教学体系”,是习作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张晨瑛在《构建基于能力的习作教学新体系》一文中,遵循学生习作心理,以系统论的视角审视教学,初步搭建了“基于能力的习作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将习作能力细分为“情意”“选材”“言语”“构思”和“修改”五大要素,并对各要素进行了下位分解,将能力指标落实到各个年级,与习作微课程衔接;探索形成了习作课专项练习、阅读课随机性练习、课外常态化练习三大实施路径。这对教师的习作教学研究与实践具有超强的引领意义,对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学理价值。

李莉在《小学语文教学》撰文,认为要想有效提高写作教学水平,构建一个写作教学层级目标体系异常重要。她将写作教学目标设为三个层级,一是根基目标,二是重点目标,三是拓展目标。她提出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依据教材编排体系,依据学生学情来确定写作三层级目标的具体内容。

余映潮在《拓宽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思路》一文中认为,习作教学的研究需要视野开阔,他提出拓宽习作教学研究的五种思路:1.对教材的课后练习进行专项的提炼研究。2.提炼、提取进行思维训练与表达训练的可用形式。3.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练笔的形式。4.进行“重点训练话题”的深入研究。5.提高学生课文背诵的质量。

二、语文教育研究者以敏锐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倾向,进行回望与评说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崭新面貌,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对某些课程理念的误读以及实践上的误判,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众多语文教育研究者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在较深的层面上探讨语文教学诸多方面的问题,并用心寻求良策。

(一)识字教学方面的问题

《课标》充分强调了识字教学的重要地位,然而识字教学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周一贯在《识字教学:从突围到进入新常态》一文中指出,识字教学比较突出地存在“三化”现象:一是“粗放化”,二是“扁平化”,三是“模式化”。如何让识字教学从日渐式微的误区中突围,而且成为一种新常态?文章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建议:1.掌握三套识字工具,变被动识字为自学识字。2.联系儿童实际生活,变课内识字为全方位识字。3.传承汉字文化,变狭义识字为广义识字。4.充分开拓学情资源,变授予识字为互动识字。

(二)阅读教学方面的问题

谈永康在《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本意》一文中指出,当下小学阅读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不能完整、深刻地理解阅读教学的“阅读”本意。文章提出,阅读教学要教阅读。教会学生阅读,发展其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回归“阅读”本意,小学阅读课堂应着力做好三件事: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保证人人都能充分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二是以教师为主导,有效提升阅读实践质量;三是以课文为依据,发挥“教文育人”的综合效应。

(三)写作教学方面的问题

《课标》对小学习作文体的要求,表述为能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很明显,《课标》作这样的表述是为改变以记叙为重点的作文教学倾向。然而,长期形成的以记叙文为重点的教学习惯并没有改变,它仍然牢牢地把持着当下的语文课堂。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在《基于课程层面的作文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仔细分析了现行语文教材提供的作文题目,发现记叙文体的写作占了绝大多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和作文课上指导的基本上还是记叙文的表达方法,特别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指标,仍聚焦在主题的深刻、选材的新颖、描写的具体、语言的生动形象等方面,表现出与记叙文最接近的文学作品的评价倾向。文章认为,当下小学习作教学的正确做法是遵循《课标》的要求,改变以记叙文为重点的习作教学取向。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的困难,最好的途径是从改变写回忆性的记叙文开始。

另外,儿童作文的“失真”现象一直广为诟病。正视儿童作文的“真实性”问题,是儿童作文教学中必须面对的课题。什么是儿童作文的“真实性”?鲍国潮在《儿童作文的“真”是一种怎样的“真”》一文中提出三点看法:1.儿童作文之“真”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真,区别于成人的以世界为中心。2.儿童作文之“真”是一种以情绪为标尺的真,区别于成人的以理智为标尺。3.儿童作文之“真”是一种以幻想为色彩的“真”,区别于成人的以现实为色彩。

(四)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问题

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很大程度上陷入了一种“你听我说”的局面,忽略了口语交际的情境性与交互性。针对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廖芳在《强化交际互动 细化目标落实——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编排亮点与教学建议》一文中提出以下建议:1.增强目标意识,把握训练重点。2.拓宽交际场所,打破教室局限。3.利用学科整合,丰富训练途径。4.通过社会实践,提高综合能力。5.捕捉生活情境,抓住交流机会。

笔者认为,站在课程改革的高度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反思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语文课程改革向前推进的必要条件。人们不能只停留在指责弊端上,必须进行冷静、理性的思考。

针对语文教学诸多方面的问题,有识之士纷纷建言献策,寻求良方。

随着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育观在与各种精神教育、课程理念、教学智慧的碰撞和融合中不断得到新的建构。小学语文教育在吸收、借鉴多元化的基础上变得更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刘永康、林润之在《走出误区 回归正道——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片面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消解了教师教学的主导性;二是新的教学模式捆绑住了某些教师的手脚;三是极端民主化的倾向影响了科学化民主教学的实施;四是将愉快教学庸俗化并且推向极端,忽视了必要的挫折教学;五是用读、议、练的教学环节排斥教师必要的讲解。文章坦言,不解决这些问题,课改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就无法达成。

在新课标背景下,强化“语用”功能备受关注,但在实践中,窄化语用、误解语用、泛化语用等现象也日益凸显,需要高度警惕并采取必要对策。罗晓敏在《切莫误解“语用”》一文中提出了相关语用策略,他认为理解、圈画、批注、朗读、倾听、复述都属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范畴。写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表达也是一种语用,交际也是一种语用。在语文教学中,既可以从体裁、话题、材料等方面寻找语用点,也可关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大板块,着力语用训练。

北京大学中文系漆永祥教授通过观摩听课,耳聆目验,感慨良多,忧虑日深。他在《抛开束缚 回归本原——中学语文教学“十请”》一文中坦言,当下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方式受到挤压甚至歧视,已沦为可有可无者,无立足之地。针对时下语文教学的现状,他对语文教师提出“十请”之恳求:请拿起粉笔,请放下电脑,请读出声来,请少用道具,请慎用网络,请回归课文,请写作生活,请少用教辅,请少开书目,请注重实践。有识之士认为,这“十请”实际上折射了当下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部分乱象,也是对当前语文教育教学脱离正轨的一种矫正。这种矫正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升;二是教学方法有“脱语”倾向,强调“语文应该姓语”;三是语文教师要“目中有人”,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学生发展实际。

三、小语深度改革中的热点话题激发了新的思考,开展了不少颇有创意的交流

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催生了诸多话题,不仅为广大一线教师所关注,也引发了众多研究者展开思辨,各抒己见。

话题一:“名师离职”应怎么看,怎么办?

2016年初,浙江省杭州市一小学校长王崧舟“跳槽”到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担任教授。此事成为语文界热议的话题。“名师离职”应怎么看,怎么办?《人民教育》2016年第5期专门编辑了一组文章加以讨论。

“名师离职”怎么看?对此,一线校长和教师群体里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表示担忧,另一种表示赞赏,还有一种认为离职是正常的人才流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应该是现代社会的主旋律。

“名师离职”怎么办?王克强在《名师离职,学校应反思》一文中提出,学校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名师的流动问题。一是学校需要构建一种完善的内部沟通机制;二是学校需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名师与学校成为“利益共同体”;三是要留住名师,塑造一种合适的学校文化尤为迫切;四是学校还需严把名师流出的关口。文章认为,只有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名师的创造力,才有可能稳定名师队伍。宽容、反哺、双赢或许将成为学校与离职名师间的新常态。

话题二:如何让“赛课”促进教师专业水准的持续提升?

新课改以来,赛课可谓拥有无限的光彩。然而,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是质疑不断。门福蕾在《以赛促课,让赛课落到实处》一文中指出,在当前赛课功利化的大背景下,有三种倾向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注意:一是说不清的赛课主体,二是停不下的赛课试讲,三是迷乱的赛课形式。上述问题的解决,不但关系到赛课有效性的展开,而且直接影响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何才能真正让赛课促进教师专业水准的持续提升?这个问题的涉及面较广,有论者认为,一要发展教师的主体意识;二要更新评价反馈机制;三要发挥交流功能。有论者认为可以通过“内激外引”,即激发优秀教师自主发展动力,以外部力量引领等途径,求得教师赛后的再发展。还有论者提出,让赛课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要去除“赛”的火药味,增加评判的角度;二要关注赛课的过程;三要多开展一些小众的赛课和研讨;四要给赛课以常态课的边界要求,让赛课变得可学、易懂、能用。

话题三:“翻转课堂”对语文教学有没有价值和意义?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应运而生,“翻转课堂”正由热门话题逐步转变为课堂实施的现实。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这一现象作了剖析。

“翻转课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语文教学真的进入“翻转时代”了吗?严华银在《语文教学进入“翻转”时代了吗》一文中指出,所谓“翻转”,是针对传统教学而言的颠倒或者“逆反”。一是教学“主体”的翻转;二是教学过程的“翻转”,变“教而后学”为“学而后教”;三是教学方法的翻转,网络和视频成为学生课下学习的主要路径和方法。他认为,这是一场关乎语文教育的革命。如果推广有力,操作得法,网络微课程建设、相关课程资源又能为“翻转课堂”提供依靠,可能我们离翻转课堂的实施就指日可待了。

任海霞在《语文“翻转课堂”应该缓行》一文中认为,“翻转课堂”这种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旨在追求教育效能更大化的教育教学尝试,确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为清醒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充分肯定这种学习方式的科学价值的同时,也应该保持理性审视的眼光。她认为,“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各类学校都可以做一些积极推介与尝试,不过,要想通过行政手段大面积推广,尚需慎重。一句话,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语文“翻转课堂”应该缓行。

韩旭、王家伦在《翻转课堂,能服语文教学的“水土”吗》一文中提出,作为一种舶来的新生事物,“翻转课堂”不能只求互联网化而忽视中国教育的实际,否则,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的引进和运用难以得到理想的效果。文章称,鉴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要达到“先学后教”的境界,首先在于学生要有“先学”语文的兴趣和“先学”语文的时间。语文教师不应把精力过多地投放在教学形式的“翻转”上,应更多地关注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养成的效率。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翻转”为“主人”。

话题四:手写板书是否过时?如何重新认识板书的作用?

在多媒体普及的背景下,语文课堂上使用板贴、图片、课件投影的现象越来越多,手写板书在某些语文课上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是手写板书过时了吗?《小学语文教师》2016年第1期策划的热点话题,引发一线教师对手写板书的重新认识。

于永正在《板书之我见》一文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板书很重要。电脑打出来的字是“死”的,冷冰冰的;老师板书的字是“活”的,是有情感的。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是人的一张名片。电脑可以大显神威,但如果词语不多,还是板书为好。白金声在《黑板板书岂能丢》一文中提出,教师结合课堂生成,利用板书随机指导,还是万万不可少的。即使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再发达,也无法完全取代黑板板书。他认为,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板书无疑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秦咏中在《手写板书,历久弥新》一文中分析认为,好的板书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浓缩体现,还是师生课堂互动生成的桥梁;好的手写板书设计严谨、思路精巧、布局美观,与教学环节相呼应,融图文为一体,无异于精美的艺术品,能发挥艺术熏陶作用;好的手写板书还是教师示范引领的重要手段。杜梅在《让板书设计擦亮语文学习的眼》一文中指出,板书设计是教师对文本独特解读之后的艺术再创作,也是师生合作思维的结晶,还可以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多媒体技术有优势,手写板书也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针对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手段的关系这一问题,吴善虎在《手写板书过时了吗》一文中认为,科学的态度是兼取并用、互相补充,将手写板书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都发挥出来。语文课堂一定要有板书,要有好板书。

话题五:教师范读,还该不该提倡?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很多教师更愿意用名家的范读录音代替教师本人的范读。“教师范读,还该不该提倡”这一话题,引起一线教师对“范读”的重新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范读,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追求和坚守。有人认为,教师对文字作品潜心研读后,声情并茂地朗读会给学生至真至情的视觉与听觉的享受,会引领学生自觉地进入朗读文本的世界,具有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的示范效果。还有人认为,如果教师能认真地、细致地、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并能在课堂上以充满感染力的声音,辅之眼神、手势、姿态,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范读,那么其效果将是多媒体永远替代不了的。也有人认为,好的教师范读是原生态的,是最具活力的资源,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座桥梁,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所在。

新课改推行十多年了,为什么在课堂上很少见教师的范读,取而代之的是播放名家的朗读录音呢?有人认为,由名家或专业人员录制的范读录音更标准,音色更美,示范效果也更好,使用起来更方便。还有人认为,名家范读录音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规范学生的朗读,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负担。

到底是教师范读好,还是使用名家范读录音好?齐红梅在《教师范读和名家范读录音并行不悖》一文中认为,两者之间不是二选一的问题。文章提出,如果教师发音标准,语感强,节奏好,音色美,那就没必要使用名家范读录音。如果教师发音不准,语感不强,自己的朗读较之名家朗读,效果相去甚远,那就不妨直接使用名家范读录音。总之,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范读与名家范读录音的使用,应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热门话题的出现,成了课程改革的“引爆点”“风向标”。在课程改革的每一个阶段,在发展的每一个时代节点上,一个个话题能让我们觉察到课程改革的进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从宏观到微观,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还有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用理性的态度、科学的观念、辩证的思维去思考,去发展创新。

四、专家论道与草根探索相融合,形成新的研究格局,语文教育研究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在基础教育改革快速推进、课堂实践面临重大转型的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层面的研究,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启发与新的气象。

新气象一:高端论坛和观摩研讨会互通信息、共享成果,有力地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2016年度,各种组织机构密集推出的高端论坛和观摩研讨活动如火如荼。据笔者获取的信息,全国性的大中型活动就有近20次。如由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联盟等单位举办的“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高端论坛,由上海教育出版社等单位推出的首届海峡两岸和香港儿童绘本高端论坛,还有人教社报刊社主办的首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级研修班和第二期提高教研与写作能力高级研修班,全国小语专委会举办的特级教师高端论坛,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开展的送教下乡和网络教研活动。北京名师之约文化传播中心举办的“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新常态习作教学”研讨观摩会,规模大,影响广,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与参与。

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特师名师的课堂展示,搭建起一个自由思想、合力探究的平台,为我们诠释最新研究成果,把握教研新趋势,共创课改大未来。

新气象二:“草根”探索,田野实践,有力地促进校本教研的蓬勃发展。众多名师工作室、工作坊、教研团队、教学沙龙、区域联盟,聚焦课改热点、重点、难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研习活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混合研究,开发出更多样态的实践方略,成果接地气,突出实用性,为创建“新常态课堂”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

新气象三:从国内几种重要的语文教育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来看,各种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从规模宏大的“中国式”赛课活动中,可以看出一线教师教育研究的热情是空前高涨的。

【发展趋势探析】

“十三五”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方向引领着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时代在前进,课改在深化,今后一个时期语文教学研究的方向、思路、着力点是什么,正是语文教育研究者接下来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学实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观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个重要体现。

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这种发展理念。周一贯先生在《语文教学通讯》撰文,认为“我们强调语文教育五大发展,会更符合作为母语教育的人文特征,究其根本是关乎学生的发展、精神家园的建设”。如何建立当下课堂教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体系,无疑是我们必须予以认真研究实践的重大命题。

二、理性思维、科学精神仍然是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主旋律

小语专委会理事长陈先云在第八届理事会上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做到心里有目标,眼里有学生,根据学生已知情况和差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防止过度关注教学方式、方法的新颖;三是不要被新概念新说法所迷惑,防止造成教学思想新的混乱,给教学带来不应该有的负面影响。”

在语文教育向全新思维转变的道路上,研究者们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类型、教学流程、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方面提出语文课程重建思路。汪潮在《小学阅读教学的发展新趋势》一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如下几方面:阅读教学目标从单一到多维,阅读教学类型从单文到多文,阅读教学流程从统一到“主题性”,阅读教学方式从导学到多样,阅读教学策略从经验到学理,阅读教学关系从对立到辩证。

新一轮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不是课程内容技术层面的简单调整,而是全方位的范式转换,为此更需要提倡理性思维,发扬科学精神。

三、坚守课堂教学“整体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着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坚守课堂教学“整体观”,警惕“碎片化”学习的消极影响,促进语文教育各构成要素的协同与整合。

当下,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单向度的实践研究,仍缺乏整体观念。有专家指出,现在语文教学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是细节精彩,整体欠缺,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以系统论的整体观念来研究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是语文教学要着力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运用互联网思维,将成为语文教学变革的基本走向

“互联网+教育”已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一方面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挑战,另一方面也带来变革的机遇和创新的空间。周一贯在《“互联网+”思维镜像中的语文教学变革》一文中,剖析了“文本+文本”的群文阅读、“课文+单元整体”的单元教学、“阅读+学习实践活动”的开放语文、“阅读+习作”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习作+自媒体影响”的自由表达、“全课型+微课型”的生活化语文等语文教学实践形式,在由“课改”到“改课”的有效探究中,揭示着“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学变革的基本走向。

五、慕课时代,语文课程的发展趋势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未来的语文课程兼容慕课,“网际定制化”学习成为一种充满希望的发展趋势。朱国忠在《激发“专业畅想力”,迎接“慕课时代”的语文课程》一文中,尝试着勾画出语文课程的慕课化蓝图。文章称,慕课时代的语文课程将会“翻转课堂”,采用混合型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学将随着慕课的深度卷入而呈现几个方面的趋向:慕课时代的拼音识字将实现“双轨并行”,阅读教学将实现“会员分享”,作文教学将实现“全时连线”,口语交际将实现“实境操练”。

六、大数据时代将引领语文教育发生新的变革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面临诸多的机遇与挑战。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倪凯颜在《大数据时代,语文教学的悄然转身》一文中提出,面对生长在大数据时代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范式也在悄然转变:变单向传递为多向分享,促深度理解;变一元表达为多元表现,助意义建构;变文本检测为在线测评,提课堂实效。

七、教师的专业发展仍然是关注的热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应关注教师的发展。叶澜曾指出,教育研究者更多地把研究重点放在“育人”这一通常被人们关注的热门主题上,对决定着教育的真正意义和教师生命质量的“育己”这一问题却有所忽略,而我们的一线教师对“育己”的关注可能就更为淡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既要具有教书育人的正确态度,又要有迫切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意识,努力做到“育人”先“育己”。

语文教育未来研究方向与热点、重点问题远不止以上所述,但凡一线教师教学实践中最感困惑、最需解决的问题都将是今后着力研究、重点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3):15-17.

[2]吴忠豪.基于课程层面的作文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6,(Z3):16-19.

[3]周一贯.识字教学:从突围到进入新常态[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6,(5):35-37.

[4]刘永康,林润之.走出误区 回归正道——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6,(5):94-100.

[5]罗昆霞.文本解读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再谈读者与“哈姆雷特”[J].语文教学通讯,2016,(18):4-6.

(江苏丹阳师范学院 212300)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语文教师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