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视角下的非遗活态展览
——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

2017-01-03王美诗

文化遗产 2016年3期
关键词:南京博物院活态策展

王美诗

话语视角下的非遗活态展览
——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

王美诗

本文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案例,从话语研究的视角阐释了综合性博物馆非遗活态展的策展理念,并探讨了非遗活态展对综合性博物馆打造多元文化空间的促进作用。该馆在策展过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活态保护”的非遗保护原则,开展“活态展”的创造性展陈实践,试图贯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构的非遗话语体系和我国传统文化语境对非遗项目的文化阐释;化解了传统博物馆以专家为主导的策展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活态叙事之间的矛盾;加强了社群和非遗传承人之间的关联;形成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综合性博物馆中的互补,助推了综合性博物馆朝着“全遗产观”下的现代博物馆转型,打造与区域、社群深度互动的文化传承空间。

话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 活态 传承 全遗产观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下,有限空间的博物馆该如何根据自身空间布局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陈?博物馆应该以什么方式、从什么视角向公众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综合性博物馆可以如何利用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公众教育职能,从而更好地向现代博物馆转型?本文从话语研究的视角入手,剖析了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从策展理念走向展陈实践的过程,探讨了在实现非遗活态展陈的过程中所遇到和思考的问题,并分析了非遗活态展对博物馆打造多元文化空间的积极作用。期待以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博物馆学的研究有所补益。

一、非遗展的策展原则与实现路径

传统博物馆的展览通常立足于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即使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民俗展,其展现理念也不脱以文物标本为核心的价值范畴,表现方式紧紧依托物质遗存进行文化阐释。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理念和保护原则给了我们认识文化遗存的新视角,其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带给传统博物馆策展新的启发。

1.策展原则:以人为本,活态保护

和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借助于人的行动才能展现其价值,它“重视人的价值,重视活的、动态的、精神的因素,重视技术、技能的高超、精湛和独创性,重视人的创造力。”*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一直倡导“以人为本、活态保护”的核心价值观,业界也以此作为开展各项保护工作的主导原则,并更深入地进行了学术反思。官方引导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及其传承人认定的保护方式,抓住关键人物,保存濒危技艺——这固然是活态保护实践中的首要的、快捷的方式,但学术界更关注从保护社区和群体的完整性方面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活态环境。“(政府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重要性,即个人的重要性,但对于社区和群体的重要性或者说相应的保护方法仍没有出台。因此所谓的保护仍然停留在精英主义路线的层面,认为只要保住几个精英,留下几个种子似乎就能解决文化传承的问题。因此,如果不能重新站在‘人的活动’这个出发点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能很好履行相应的保护职责。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必须以人为本。”*南京博物院2010年科研项目《非遗馆展陈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子课题:“适合展陈的非遗项目研究”,南京大学人类学系范可、杨德瑞、谢燕清撰稿,未公开发表。公立博物馆作为官方和学术二元融合的产物,首先就应从学理上考量“人”应该囊括的对象范围,再引导实践将官方非遗认定体系拓展开去,促进传承人和社群的深度互动,“由点及面”地主动落实“活态”原则的真正内涵。

另外,和传统民俗概念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凸显人的动态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人当下仍在进行的活动,民俗则偏重对已经逝去的传统民俗事项的复原。二者定位上的差异使得博物馆策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时,必须要超越传统民俗展的叙事结构,选择主动打破静态民俗文物展的模式,重新建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价值的叙事文本。

2.实现路径:活态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以人的文化活动为主导,静态墙面展为背景式补充,此为“动/静”结合;二是“人的活动”以官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活态展的核心,带动社区和群体开展文化传承,此为“个人/群体”结合;三是以公立博物馆构建的文化空间为培育基地,通过公众教育、宣传激发社会民间力量更广泛地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大环境,此为“内/外”结合。

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为例:

(1)“动/静”结合

动态展部分,该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建筑空间,构建了一个“全体验模式”的文化空间——即展馆内每个展厅都设计为可开展体验式、互动式展览活动的空间。具体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该馆设计了非遗展厅、大师工坊、仿古民俗茶社、现代小剧场、民俗艺苑和露天广场。手工技艺类项目(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在非遗展厅和大师工坊展出;演出类项目(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在茶社、剧场展出;民俗艺苑则是体验传统群体生活方式、开展手工培训的场所;露天广场则适合展现大型民间舞蹈。

静态展部分,该馆以江苏省非遗主管部门公布的非遗代表作名录和传承人名录为蓝本,撰写非遗展厅的墙面展陈大纲;以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导,淡化传统民俗展的叙事结构,将民俗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背景进行展示,撰写了民俗艺苑的墙面展陈大纲;两部分展陈大纲立足文化解释,注意去非遗申报评价体系的官方行政化语境。

(2)“个人/群体”结合

“个人”即以江苏省非遗保护官方部门公布的非遗传承人名录为依据,划定传承人活态展的选择范围。具有省级以上传承人资历的艺人可以直接参展,市级传承人需要各市非遗保护中心向该馆推荐。

除了非遗传承人外,活态展更注重传承人和社区、群体的互动。该馆为核心传承人开展学徒训练提供场地,这些场地就是各个展陈空间,同时把现场进行的传承教育变成动态展览开放参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转变成可资馆藏的图片、影音记录。

以南京博物院2015年举办的活动为例,该馆根据岁时节庆的传统民俗活动而策划了几十场非遗项目传承活动。例如惠山泥人春节五彩春牛活动,来自于在苏州地区立春传统民俗。清明燕子风筝制作活动,源自于清明节民间放风筝的习俗。而在南京地区,秦淮灯彩艺人们在元宵落灯以后,都会把扎灯彩的手艺用在扎风筝上,形成春季一道新的风景。为了更好地将非遗项目和当下的生活结合起来开展传承活动,该馆活动策划人员从文献中去努力发现可以转换成民俗节庆活动的线索。例如制作荷花茶的活动,源于清代沈复《浮生六记》里:“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书中所写的“芸娘巧手做荷茶”,明代顾元庆删校的《茶谱》内也有记载。为此,该馆选择了南京本地非遗饮食类项目雨花茶和时令荷花,让公众一起在博物馆体验一下这古已有之的典雅清饮。该馆还利用暑假的青少年空闲时间,把一些特别受大众欢迎的项目跨季节地拿到暑假来举办。比如秦淮灯彩元宵节体验活动,原本是冬天的项目,但自从开馆举办以来,受到观众好评如潮,因此在2015年暑期,该馆又推出了了夏季场。通过以上博物馆举办的活动,利用博物馆这个公共文化空间加强了非遗传承人和社群的结合,增强了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对他们个人和项目都起到了积极的传播效应。

(3)“内/外”结合

该馆立足于博物馆自身多方面的资源,在馆内,自主地开展非遗活态展示活动,为其成长、发展、宣传提供一个培育温室;同时,利用博物馆传统优势,广泛联系博物馆外的民间文化机构、社会教育机构、业余社团等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传承及体验活动中来,使博物馆的官方非遗活态展变成民间文化生态网上的一个激活点,带动整张生态网动起来。

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该馆在举办非遗活动中,为了弥补非遗项目资源中一些实际执行的缺陷,联络了南京市的民间文化公司,通过该公司组织开展一些非遗活动,例如苏州端午民俗这项非遗活动,就由该公司在该馆举办包粽子的活动,同时该馆再配备香包制作活动、老虎鞋制作活动,将端午民俗粽子、驱邪避毒的文化元素都包含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由于该馆长期举办这样的活动,使得该民间文化公司在短短两年内积聚了旺盛的人气,该公司从中自发地模仿该馆的民俗活动并发掘了更大的商机,很快与南京市各大商场签订了民俗活动的订单,将更多的非遗项目通过普通艺人和公司市场化合作的方式,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二、非遗活态展的话语构建

借助话语视角下的遗产思维,我们同样可以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博物馆进行的非遗展陈实践实际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当下的一种叙事、书写、表征与重构,其目的是构建国家或地域的集体性社会记忆,唤起特定社群的身份认同,保持文化的多元性。这就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问题——谁的遗产,谁在叙事,谁应该享有话语权——理论上就被转化为一个话语问题。*侯松、吴宗杰:《遗产研究的话语视角:理论、方法、展望》,《东南文化》2013年第3期。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52-53页。——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谁,笔者认为:它属于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属于社区和群体,属于某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从这样的角度出发,该馆在策展非遗活态展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的叙事结构和话语体系。

1、用传承人话语代替专家话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实际上,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工作中,最关键的就是要保护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或技艺的传承人。传承人集中保留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或技能,代代相传使得该项目的核心要素得以流传至今,他们有口口相传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统叙事,无论其叙事方式、叙事内容、精神诉求都迥异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专家。他们的叙事方式应该得以尊重,即使是通过非遗展将他们移植到了博物馆——一个学术专家享有充分话语权的文化机构——这种以民间艺术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叙事传统也应该得以保留和发挥。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展览工作应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前台自身叙事为主,而博物馆行政主体只作为后台的展览组织者发挥作用。传承人直接面对公众讲解非遗知识、个人从业经历、行业历史等非遗文化信息;博物馆作为展陈组织及日常管理者,改直接介入的讲解方式为间接介入的幕后服务,时刻注意维护非遗传承自然性,把对非遗文化的讲解权让渡给传承人自身,尽可能隐退博物馆的话语痕迹。

例如江苏省非遗馆的手工技艺类项目,10个展台都由非遗传承人及其徒弟到场展演,从每天早上9:00开馆到晚间17:00闭馆,整个白天艺人和观众都可以直接面对面沟通,观众基本不通过博物馆讲解员了解非遗项目。该馆经常可以看到一群兴趣爱好者围着一个传承人询问各种关于项目的问题,也有媒体记者直接到展台找传承人采访,传承人会应观众的要求临时发挥自身技艺的某一个方面。刚开始,很多传承人表示讲解压力大,嗓子吃不消,但他们也逐渐适应了这个状态,利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作为自己宣传自己的阵地。

然而,博物馆作为后台展览组织者也需要适度作为。要观察考量每一个引进项目在博物馆展览期间的文化生命力和生存境况,观察博物馆展览该项目是否对该项目的保护有积极推动作用。有几个衡量指标:一是观众主观评价(否定、无所谓、积极肯定),二是和观众互动程度(随便看看还是深度参与),三是存续情况(销售状况是否好,技艺是否经得起行业和观众认可)。指标衡量好的项目则继续在博物馆内展出,指标衡量差的项目则在进行了宣传展览后更换为新的项目,所有项目都会定期轮换,希望给每个江苏省非遗项目相对均等的展示机会。在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中,比如南京剪纸、秦淮灯彩和徐州香包三个项目,由于他们非常适合表演,和观众的互动比较好,观众对这些项目的持续关注度也很高,而且他们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价格适中、易携带,销量也十分可观,因此在该馆得以长期保留,成为常设项目。又如苏州缂丝项目,虽然该项目表演性强,但由于观众可以参与性互动体验的程度较差,且价格昂贵,该项目经过几个月的展览后,就被替换掉,进入轮换的项目中。

2、用草根话语影响精英话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属于保有传承技艺的传承人,更属于孕育它的社会环境。没有一个社群对某一个文化项目的集体认同,那么这个文化项目也将走向濒危。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传承人,更要整体保护属于社群的集体认同,促进民间草根群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中的精英——二者之间密切交流,发出社群(草根)集体认同的声音,反过来影响传承人(精英)对项目进行创造性发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这一观念具体可以表现为:以展示代表性传承人为主,博物馆行政助推社区、群体参与展陈,进行体验式、互动式展陈,促进非遗项目在民间的传承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策展中对草根话语权的倚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避免将纳入保护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当作文化精品来保存,使其丧失草根性,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违背保护和发展非遗的初衷;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博物馆的中介力量,使其成为将非遗文化资源输送到社区的管道,避免政府的标准化行为冲击社群文化生态。

举例来说,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举办的“秦淮灯彩体验活动”,一开始只是南京博物院应个别观众的要求开始试点举办,后来通过媒体宣传、参与观众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培训机构要求参与进来,扩大了灯彩培训的规模,使得秦淮灯彩这个项目开拓了技艺培训的市场,从原来只是过年过节卖卖灯谋生演变成社会对项目的日常常规需求,增加了非遗项目的社会生命力。传承人的收入提高了,项目的技艺也得到了提高和传承。总之,博物馆行政助推社群参与文化项目,普通群众的要求影响、促进、助推了代表性传承人对行业发展进行重新思考,推动非遗行业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发掘自身更大的价值。

3、贯通传统话语和西方话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某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因此,阐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应该遵循普通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研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该从理论体系上建构中国特有的分类方式。而目前通行于我国的两种官方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本质上都遵循着西方主流学术话语传统*屈华、夏雪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述评》,《文学界》第4期,第192页。,其十大类的项目分类体系完全和我国古代延续下来的“雅俗”文化分类体系分道扬镳。在中国,“雅俗”文化分类方式自古就有,已经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士大夫所代表的雅文化是大道、主流,工匠、戏子、贩夫走卒所代表的俗文化是小道、末流,如今两者却在当代西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语框架内打破隔阂、平起平坐,一种新的认同模式解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对于博物馆的策展实务来说,完全遵从西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语体系就是机械罗列官方非遗名录,很不便于我国普通观众直观地理解非遗项目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在非遗策展中,应立足服务本土公众、传承古老文明的精神,贯通中西方话语传统:一方面参照西方“非遗”话语体系对十大类非遗项目予以叙述;一方面遵循非遗项目在中国本土的原生文化差异,对主要属于雅文化(传统精英文化)的项目和主要属于俗文化(传统民间文化)的项目进行适当的区别展示——雅文化项目突出其高尚、大气、上档次的艺术性,俗文化项目突出其趣味性、互动性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以南京博物院内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该馆既在墙面非遗展中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十大项目,又在活态展中对在文化定性上主要属于“雅文化”的留青竹刻项目和在文化定性上主要属于“俗文化”的香包、灯彩、剪纸类项目进行了空间上的区分。留青竹刻安排了一个80平方的“大师工坊”进行展示,用文物级展柜对作品进行隔离,烘托典雅精致的艺术美;而香包等8个项目则安排了一个大展厅比较密集地展示,采用传统店铺摆放、悬挂的展示方式,烘托赶集似的热闹气氛。在项目更换过程中,我们在留青竹刻离开后,并没有把同是国家级的灯彩、剪纸移入到“大师工坊”中,而是选择了金陵金箔项目入驻展示。金陵金箔行业在明清历史中一直发挥着贡品原料的作用,在南京是金线生产、云锦生产的基础行业,其贴箔工艺及相关产品十分精美,因此我们把这样的项目放在了“大师工坊”的展厅中予以接续。

图:非遗活态展的叙事结构和话语体系框架图

三、非遗展助推博物馆打造多元文化空间

目前,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携带着历史情感、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与信仰,一并跃入了传统博物馆保护文化遗产的视野,助推了博物馆策展工作的新实践。这一新实践正赶上了现代博物馆转型升级的浪潮,助推了我国综合性博物馆打造多元文化空间,朝着国际一流博物馆的目标迈进。

1.向“全遗产观”下的博物馆转型

“全遗产观”即将属于同一文化生态圈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统一的体系进行整体观照。这种整体遗产观打破了西方学术话语对两种文化遗产的强行分隔,在学术理念上更符合人类本真的生活面貌。博物馆作为一个将学术研究付诸展陈实践的公共文化空间,不仅需要继续用传统博物馆“征集-收藏-展陈”的模式继续保护、策展物质文化遗产,更适合在“全遗产观”的视野下,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联动策展,营造动静结合的文化空间,打造古今传承的文化样态;用精品的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各行业的艺术创新力;用代表人们衣食住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拉近古代精品物质文化艺术和公众现代生活的距离。二者互为补充,丰富展览体验层次,既能提升综合博物馆的客流量,又能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文化桥梁功能。

2.向“区域化”博物馆转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地域特性,博物馆策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势必要体现出它强烈的地域风貌,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增强了代表国家叙事的综合性博物馆和本地社区之间的关联性,使得博物馆既有的文化空间带给观众更“接地气”的文化体验。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作为南京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原博物馆母体更多地承担了对江苏地域文明的职责,促进了博物馆母体和地域文明之间更深入地关联。江苏省非遗馆是江苏民间文化集中呈现的载体,补充和丰富了南京博物院在历史上作为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所形成的叙事体系,也使得二期扩建后的南京博物院更贴近本市、本省观众的需求,激发了本地博物馆观众重复体验的愿望。如今,南京博物院获得了本地舆论更频繁、深入地关注,正成为一个“话题”走入本地公众的日常生活中。

3.向文化传承空间转型

现代博物馆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和责任就是提供优质的公众教育,而教育的功用之一就是文化传承。博物馆作为国民教育的第二课堂,正适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特性,在博物馆的多元文化空间内打造活态文化传承基地。*王美诗:《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传承》,《南京博物院集刊》第12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具体来说,可利用丰富的传承人资源开拓更多的项目推广衍伸计划,用“从做中学”的方法,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博物馆提供相应的体验场所和学习空间,为公众提供专业正规的培训;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自媒体平台,开发民间艺术的电视、网络教学,逐步积累一批稳定的、参与度高的观众资源,并与博物馆志愿者、博物馆之友等资源整合,使得综合性博物馆的公众教育活动影响力更加深远。

[责任编辑]王霄冰

王美诗(1982-),女,重庆人,南京博物院馆员,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助理(江苏 南京,210016)

G122

A

1674-0890(2016)03-081-06

猜你喜欢

南京博物院活态策展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名医名家活态传承的现状及研究思路
隽逸书艺 绝妙好辞
——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对联展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策展哲学》
关于策展
南京博物院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2017 艺术策展人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