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防经济建设与地缘政治关系的分析

2016-12-31文/文

财会学习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国防政治经济

文/文 浩



国防经济建设与地缘政治关系的分析

文/文浩

摘要:任何事物和时空都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的事物。无论是竞争与合作,还是战争与和平,国家间的关系必然发生在特定的地缘环境中。扎根于国防经济发展,从我国特殊的地缘政治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地缘政治与国防经济的相互影响,以便对未来的国防经济建设作合理规划。

关键词:地缘政治;国防经济

地缘政治的发展史,也就是“地缘政治”这一概念的发展史,《辞海》中说,地缘政治是“关于国际政治现象制约于地理的理论。……在国际关系中它利用地理因素来为一个国家的对外战略方针,提供理论依据”。但这一定义实则是对“地缘政治学”的解释。地缘政治是人类政治与地理环境结合和相互作用的产物,位置、空间、资源等各种现实的和物质的地理因素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人类政治的各个环节。

而国防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学为工具,研究与国防相关的资源配置问题,其中,“国防经济”是研究国防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广义概念。把握上述几个概念,进而分析它们的关系。

地缘政治是人类政治中原始、古老、自然形成的关系,在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伊始,针对“六国皆弱惟秦独强”的战略格局,运用不同的地缘政治策略,苏秦盘旋游说于燕、齐、赵、魏、韩、楚等六个较弱的国家,采用“合纵”战略联合抵抗强秦;相反,秦国听张仪的“连横”战略,利用六国的互相依存关系,寻找弱点,运用“远交近攻”等地缘政治策略,最终统一中国。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地缘政治实际上始终伴随在旁,但“地缘政治”概念,真正广为人所关注,是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于1919年发表的《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文,即“心脏地带”理论: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其中的“世界岛”指欧、亚、非三大陆。此后,还有如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等,但无论是哪种理论,中国始终都是当中的热点地区。

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中,体现着地缘政治对国防发展的影响。在陆地空间,其科技发展体现为:由骑兵到装甲车、火车,再到两栖坦克、导弹装载车等;在海洋空间,体现为:由帆船到蒸汽船、潜艇,再到航空母舰等;在天空空间,由飞机到卫星、航天器,再到空间站等;在信息空间,体现为: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等。总之,地缘政治形势与生产力,特别是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地缘政治形态的发展,又导致了国防领域的发展:从陆地、到海洋、天空,不正是军队从单一陆军发展到陆、海、空军的过程吗?

科技的发展必然涉及到资源的利用,此外,世界上的绝大部分的战争也与资源息息相关,因此,地理环境因素的利用过程,也体现着地缘政治对国防发展的影响:在“领土”因素中,体现为夺取和控制领土、基地、边界等陆地空间;在“资源”方面,体现为获取或控制石油、矿产等资源;在“海洋”方面,体现为争夺岛礁、大陆架、运输线等;在“环境”方面,体现为治理自然环境,协调人地关系等。上述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中国而言,现实中存在的诸多因素,导致了外国势力的争夺和企图分离出中国领土的政治目标,如南海诸岛等“海洋”因素,导致了东南亚数国与我国的争端不断发生,相应的也影响了国防发展以及国防经济关于资源配置的考虑。此外、中国的“社会主义”这一特殊观念同样是一种“地缘政治”,1945-1990年的冷战时代,人们认为国际关系是按照意识形态组合的,导致了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意识形态阵营对峙为特征的地缘政治形态,这直接导致了前苏联和美国之间的疯狂军事备战,核武器被大量研发、制造和储备,不同的是前苏联因此解体,而美国成为世界“一极”。

“地缘政治”还包含着一个词:“地缘经济”,国防经济是为了保护国家、维护国家安全,而作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经济和金融同样需要保卫,尤其对中国而言,在和平时期,经济竞争和金融对抗是国家间竞争和对抗的主要形式之一。中东丰富的石油储藏,即是它们的经济命脉,也是它们特有的“地缘经济”,更是战火在那纷飞不止的原因。近些年,中国也愈加重视和保护自己和“地缘经济”,如2008年底,中国海军舰队主动申请到索马里以外的海洋上护航,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保护我国海上石油、商贸运线等的安全,而这更是自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之后,中国海军第一次到远方执行任务,可见在这方面,我们的国防远还做得不够。

国防经济的发展,同样也影响着、改变着地缘政治。美国国防经济的高度发展,领先周围地区,东西两侧海岸国防的先进,使它不必太过担心周边地区的威胁;在中国,国防经济的发展体现出了维护领土稳定、民族团结的一面;相比西部地区,东部、南部的国防经济的重点发展导致了地区更加稳定,没有重大冲突事件的发生。

尽管任务艰难,中央政府仍对“三线建设”投入近二千亿的资金,这既是一次大的防务活动,也是一次大规模的全国生产力布局大调整。它的作用主要有三:第一是促进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三线建设前,农业是西部各省经济结构的主导行业,而三线建设后,工业成为主导,形成以机械、电子、化工为先导的较为先进的产业结构;二是基础建设大幅改善。三线建设前,四川的交通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谓,十分落后,至2015年底,四川省普通公路总里程突破31万公里,可谓是人类壮举。因此,这极大促进了国防经济发展。同期,国家还先后投入巨资建成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重庆钢铁基地、成都钢铁基地及一大批有色金属及能源企业基地以配合国防工业;三是促进工业城镇成为地方经济新的生长点。为了配合国防工业布点分散的特点,国家配套建立相关科研院及保障与服务性行业,在这一趋势下,往往一个国防工业企业所在地,就形成了一个工业城镇,如以电子工业为先导的绵阳市,以航天工业为先导的西昌市,以船舶工业为先导的江津市,以机械工业为主导的德阳市等等。正如此,作为国防经济对国防资源配置的一个案例,三线建设为国防提供了先进武器装备,为中国大陆赢得若干年的和平环境,影响了西部、中部地区的地缘政治。除此之外,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打下了基础,还为西部地区带来现代文明之火,带领它们走向繁荣安康,这都为我们对抗来自西部的外国势力的威胁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条件,否则,今日之西部战区,为中部战区要是需要运输设备、更新装备等,将会困难许多,战斗力难以快速提升。

此外,外国的国防经济同样影响着我国的地缘政治。我国东部地缘政治的主要问题是与某个国家存在领土归属的争端。而东部另一国家H国,注重高技术领域财力资源配置与装备经费处于国防结构的优化阶段,与我国类似,目前我国与H国目前并无较大争端,与我国地缘政治呈平和状态。在我国西部Y国,尽管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该国依然没有打算缩减军费投入,其军费开支的快速增长,与经济疲软的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该国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直接影响着我国西部的地缘政治,并且在不久将来,该国的问题将成为我国重点关注对象。关于东南亚,自2009 年7月,美国国务卿在美国缺席了几届的东盟地区论坛上,表示美国重返亚太,并且和东盟签订了《东南亚友好条约》以来,出于扩充军备,维护安全等多种目的,东盟各国都对本国的防卫战略和建军方针持续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更加注重军事力量在国家利益中的作用,不断增加军费投入,调整军费结构,大幅度增购武器装备,形成了一股扩充军备热潮,此外,我国与东南亚长期存在领海纠纷,我国与东南亚的地缘政治问题同样十分突出,这给南部战区带来了极大挑战。综上来看,目前我国出现的主要威胁,其威胁国的国防经济普遍注重作战提升,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们面临很严重的政治问题,为此,我国应关注、分析外国的国防经济支出,以更好作出相应的措施。

地缘政治的变动为我们指明了国防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首先是要在相关热点地区建立军工共生体。所谓共生,泛指事物之间形成的和谐同处、相互促进、互利共荣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下,共生单元表现得更具竞争力、生存力和战斗力。作为国防经济的重点内容,中国军工产业这个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产业,要做到快速发展,支援军队以对抗敌对势力,就应当形成军工共生体,例如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它分为两个平台:一是军品资本运营平台,包括:飞机制造的“西飞国际”,发动机的“S吉生化”,机械设备的“力源液压”,电子器件的“一航沈飞”,汽车制造的“中航精机”,贸易地产的“中航地产”等,这种共生模式下的军工企业更具战略竞争力,能始终将技术领先世界,而企业本身又盈利不止。在前述中的前苏联,由于耗尽国库,使计划破产,而竞争者美囯,由于采用军工共生的方法,使资金同时在政府和民间吸收流动,不仅没有造成负担,还促进了军民两者共同的盈利,也因此不像前苏联那样后劲不足,赢得了冷战的胜利。鉴于此,及当前我国地缘政治,在西部、东部,我国应形成航天、发动机、钢铁、机械等军工共生体,在南部、东南部形成船舰、电子等军工共生体,同时促进省地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地区发展,实现军民双丰收,对于西部起防抗维稳、储备装备、加强武装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共生建设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缺乏军民融合共同推进的机构,二是缺乏军民技术融合发展战略规划,三是现行法规制度不完善,影响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坚定不移地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道路是党中央关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要加快建好军工共生体,我国应构筑统一的囯家工业体系,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的引领作用,推进国家科技体系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国防经济的配置与发展也深深影响着地缘政治。从上述各国军费开支变化来看,军费高增的国家直接或间接地与我国有某些方面的争执,由于中国的强大,某些敌视国将不得不大力发展军事,以抗衡中国这条巨龙,而那些军费开支下降的囯家如欧洲等国,与我国关系平稳。

结语:

在总体上,地缘政治决定国防经济的配置和发展,而囯防经济的资源配置与谋划依赖于地缘政治并且反作用于地缘政治。不同历史条件下,地缘政治会发生某些改变,相应地我们应配置与之相适应的国防经济,以提高效率,节省开支,实现国家安全与人民利益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8.

[2](英)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M].商务印书馆,2007,10.

[3]丁力.地缘大战略[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2.

[4]郭中候,蒋义文.21世纪世界军费动态:2009-2013[M].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07.

[5]陆俊元.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M].时事出版社,2005,12.

[6]卢周来.现代国防经济教程[M].石油出版社,2006,12.

[7]郝万禄.中国国防经济学:2008 [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5.

(作者单位: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学员旅二营五连)

猜你喜欢

国防政治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