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环节:质量提升体系构建

2016-12-31张银银

当代经济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供给改革

■张银银

(丽水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环节:质量提升体系构建

■张银银

(丽水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我国改革已从重视需求侧转向供需两端改革,质量提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构建质量提升体系是关键环节。完善的质量提升体系有利于企业追求质量的内生动力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质量虽然已有长足进步,但是,我国需求结构不断升级,质量需求迫切,依然处于产品质量安全高发期,应从质量立法、质量标准、质量监管、质量激励和质量中介几方面入手,构筑质量提升体系,最终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供需有效均衡。

供给侧改革;质量提升体系;有效供给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多次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刻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定位和目标,从供给侧发力,从生产端入手,改革的目标是质量和效率提升,实现供需有效均衡。这标志着我国改革主攻方向由重视需求侧,转向供需两端改革。质量提升是改革的目标也是结果,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是质量提升体系构建,完善的质量提升体系有利于激发企业追求质量的内生动力;有利于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有利于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

一、文献回顾

自从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跨越,引起学术界热议。一是深入解读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政策外延。例如,车海刚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二是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关键及推进重点。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都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宏观经济管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必须通过强化供给领域的结构性改革来解决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刘伟,蔡志洲,2016)。贾康(2015)认为“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解除供给抑制、放松供给约束,然而,刘世锦(2015)认为供给侧改革关键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厉以宁(2015)提出中国供给侧改革的风险与应对策略。胡鞍钢等(2016)指出只有在“五大政策支柱”的多重维度做好“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之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也连续刊发多篇文章分析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支撑——新供给经济学(贾康);从宏观经济视角解读改革的要点(陈彦斌);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供给侧改革(王廷惠黄晓凤)。赵文斌(2015)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良性的质量发展。由此可见,供给侧改革得到学术界一致肯定,但是,推进重点和如何推进停留在宏观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关键环节和实施策略,以构建质量提升体系为关键环节是较容易实施,也是学术界至今忽略的重点,本文的研究为供给侧改革献言献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质量在改革中奋力前行

(一)中国政府推进质量发展初显成效

近年,中国政府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规划明确确立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指导思想,出台《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布,旨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国政府前所未有地关注质量提升,在高铁、高科技产品出口等领域,中国质量品牌已初露锋芒,中国高铁印尼中标实现“全项目走出去”,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总装下线,“九三”阅兵展示中国装备新质量,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2015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称,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高科技出口国。这标志着,中国制造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企业积极探索质量提升路径

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从线下到线上,涌现出一批在质量提升方面的大胆探索者。例如,伊利集团构建“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级”(集团、事业部、工厂)质管体系。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主导产品“零缺陷”工程。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构建质量追溯平台,对产品的物流、信息流坚信监控,实现对各零部件及整机的质量溯源。成都新元素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打造“透明车间”,严格把控每一道程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美国DOT标准、欧洲ECE标准、中国3C标准等系列认证,用认证提升品质。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质量问题响应机制。青岛港集团,精心打造“10小时保班”服务名牌,保证10小时以内完船的全国最高效率。电子商务网站1号店,制定了比监管部门更为严格的《临近保质期食品下架管理规定》,加强食品有效期管理。

(三)地方政府多举措推进质监改革

地方政府不断探索质监改革举措,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过程中,注重地区间标准协同、质量信息共享、质量安全联查联动、质量基础一体化等方面的区域质量合作。广东省每年由省财政从科技专项经费中拨付1亿元,在产业园、专业镇和产业集群建立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实现产业集群地质监技术检测机构全覆盖。安徽省建设企业质量信用平台,实时动态更新及发布。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质监行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将地市级质监部门纳入政府工作部门。山东东营探索出包括政策出台、自主技术标准转化、建立标准体系等系列内容,适合中小城市工业标准化发展路径。

三、中国产品质量问题依然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产品种类越发齐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伴随着我国人均GDP跨越7 000美元大关,居民整体消费能力持续提升,质量需求愈发迫切,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还处于产品质量问题高发期

根据相关部门数据,2012年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31.7万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 622个,依法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 644件,涉案金额29.1亿元。其中,2014年全国工商系统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6.33万件,案值9.54亿元,质检系统执法打假涉案货值45.3亿元,消费品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依然高达11%,2015年前11月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4.6万件,案值6.5亿元。消费者热衷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问题成为新热点,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对涉及网络销售的儿童玩具、服装等14种电子商务产品的抽查结果显示总体合格率仅为73.9%。2015年质检总局公布了电商产品中不合格“樱花”厨用家电产品等系列典型案件。近年数据表明,我国还处于产品质量问题高发期,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也经历类似阶段。美国在19世纪后半叶,食品掺假事件频发,1938年的“药剂磺胺”事件中导致107人死亡,1962年欧洲发生的“沙利度胺安眠药事件”导致上千名出生婴儿畸形。

(二)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

质量监管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与消费者。首先,地方政府容易陷入质量规制困境。政府与企业之间一个是规制者、一个是被规制者,政府的责任是明晰的,但又难免受制于企业,企业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当政府将财政收入和GDP增长作为重要任务时,难免会出现弱质监管现象。其次,多部门监管,存在监管死角。以奶粉行业为例,现由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但是奶源与农业部门相关,奶制品又归质检部门监管,奶站收奶没人管,成为空白地带。最后,面向消费者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识别体系不健全。面对日趋丰富多样、琳琅满目的千万种商品,每年数以千计的新产品问世,政府就算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都难免出现监管不力。消费者是产品质量的最深刻的感知者,获取、监测和识别消费者反馈的质量信息是质量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部分省份启动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在全国还有待完善和普及。

(三)质量标准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第一,一些行业的质量监测标准和方法需与时俱进。在“三鹿事件”案发前,质检部门监测牛奶项目中主要包括重金属、微生物、农药残留,以及可能的某种细菌,并未对掺杂三聚氰胺进行检测,之后采用的凯氏定氮检测法也存在缺陷,检测方法至今仍在改进中。在食品、药品、汽车等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存在多标准并存,不同标准尺度不同,标准制定缺乏科学性等的产品质量标准问题。第二,对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企业保障和提升产品质量的根本是质优价优的市场机制,一些行业内部出现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打破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降低消费者对国内销售商品的信任度。2015年曝光的万科使用安信“毒地板”,苏泊尔锰超标等事件,说明我国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也是激励企业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主体,我国由中国质量协会负责承办的“全国质量奖”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地方政府如福建省设立“政府质量奖”,起到向大众传递“正能量”的作用,但是宣传力度和影响范围不足。有机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绿色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中国名牌产品标志认证、中国企业或行业排行等不仅激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而且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商品,但认证程序需简化、加大对企业及农户的宣传力度,才能起到正向激励作用。

(四)质量检验检测中介机构有待市场化

我国检测市场包括国有、外资和民营质检机构,还包括原属各部委系统下的专业实验室、研究所发展而来的专业化质量计量检测机构等四大类型,根据2014年统计数据,对外开展检测业务的机构约2.5万家以上,其中不包括企业和医院内部实验室,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实验室共4 835家,总量也位居世界前列,2014年我国质量检测市场规模达到1103.8亿元,民营和外资检测机构增长迅速。但是,国内质检机构规模普遍较小,精良检测设备缺乏,检测人才不足,品牌意识薄弱、服务效率低、市场意识薄弱,这些问题与我国对检测市场的需求格格不入。例如,2015年4月公布的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支付相关费用;不得向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取检验费和其他费用。”全国目前有40万家以上的食品企业的产品抽检工作落在质检、工商等部门,以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肯定不堪重负,大力推进质量检验检测中介机构市场化发展迫在眉睫。2015年3月,我国质检总局发布《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是促进质检机构发展良好信号,但市场化改革任重道远。

四、构建质量提升体系的发力点

(一)质量立法

1993年颁布的《产品质量法》、1989年获批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2014年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4年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及2015年颁布的新《食品安全法》构成了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责任法律基本框架,但是这远远不够。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曾经历了“质量安全频发期”,在每一次重大质量安全风险背景下,制度和法规的变迁值得借鉴,1906年为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美国通过了《清洁食品和药品法》和《肉类制品监督法》,1938年和1962年制定和修订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1976年通过了《医疗器械修正案》,1980年通过《婴幼儿配方法案》,2010年通过《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而且,美国针对所有买卖交易1952年制定了《美国统一商法典》(UCC),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在UCC框架下1972年出台《迈格努森——莫斯担保法》,鉴于汽车市场的重要性,各州制定《柠檬法》。为了限定政府干预边界,保证市场竞争空间和经济活力,保障消费者自由选择权,美国以最低担保为条件。我国在产品质量安全频发和消费者争端较多领域的立法还不足,需要在奶粉、汽车,以及消费品质量担保等方面将法律细化和重构。

(二)质量标准

第一,制定或修订产品质量标准时,充分考虑消费者对质量的高要求。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长,高质量的产品供给需要迫切,适当提升标准中的健康安全、环保安全、技术安全指标,为消费者排除安全隐患。第二,制定或修订标准要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广“中国标准”。尽量参考国际标准,有利于产品出口冲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若暂时很难达到国际标准,应根据行业发展水平,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根本制定标准。在优势和特色领域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增强在国际标准中的话语权。第三,优化整合标准,培育团体标准。进一步优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结构,强化信息共享,避免交叉重复。鼓励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技术联盟增加有效标准供给,规范市场行为。

(三)质量监管

第一,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在食品药品安全、消费安全等领域整合和建立大数据检测模型和质量安全风险检测系统,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督。对食品、药品、农产品、化妆品等关系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领域,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第二,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机制。建立统一的公开信息平台,简化纠纷处理流程,增加经营主体活动的透明度,鼓励消费者、新闻媒体、行业组织共同监督。

(四)质量激励

第一,积极推进“中国品牌”建设。在一二三产业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加强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培育品牌咨询、市场推广等中介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同时,积极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区域品牌。第二,加强政府对提高质量的正向引导。积极完善政府质量奖、省长质量奖的评价体系,提升质量奖的社会关注度、认可度和影响力。对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人才培育等途径实现质量提升的典范给予财税、金融等政策倾斜。2013年国办发《质量工作考核办法》,从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质量安排和质量发展等方面对政府部门进行考核,在考核工作中应“多用加法”,激励政府在质量提升方面积极探索,同时,需进一步加强质量问责,将质量安全事件降到最低。

(五)质量中介

第一,加快推进国有质检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在我国的质检机构中有80%是政府隶属的事业单位,这些机构发展基础好但活力不足,是促进质量中介市场化的中坚力量。梳理质检业务内容和隶属部门,确立部分国有质检机构独立法人地位,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竞争机制,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促进资本筹集多元化,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有条件的机构可通过技术、管理入股的股份制改造,深化人事任免、劳资、分配制度改革,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积极促进民营、外资质检机构发展。以满足市场多元化、本地化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民营检测机构体制灵活、外资检测机构实力雄厚的优势,为我国质检中介系统注入新鲜活力。

[1]刘伟,蔡志洲.经济增长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求是学刊,2016(1).

[2]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3]2015年前11个月全国工商系统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4.6万件[EB/OL].新华网,[2016-01-25].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1/25/c_1117889923.htm.

[4]2014年全国工商系统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6.33万件[EB/OL].中国新闻网,[2014-12-31].http://www.chinanews.com/fz/2014/12-31/6927297.shtml.

[5]电商产品质量堪忧[EB/OL].人民网,[2014-10-31].http://politics. people.com.cn/n/2014/1031/c1001-25942836.html.

[6]朱一军.新形势下我国质检机构改革发展的思考[EB/OL].中国质量新闻网,[2015-03-18].http://www.cqn.com.cn/news/zgzljsjd/ 1017435.html.

[7]程虹,范寒冰,罗英.美国政府质量管理体制及借鉴[J].中国软科学,2012(12).

[8]程虹.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度时代”转向“质量时代”[J].宏观质量研究,2014(10).

The Key Link of the Supply-side Reform: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

Zhang Yinyin
(Lishui University,Lishui 323000,China)

China's reform has shifted from the demand-side to both ends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reform.Quality improvement is the goal of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and building a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 is the key link.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ystem is conducive to the pursuit of products qualit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Although"China quality"has been made great progress,China is still in the peak period of product quality issue.Therefore,China sh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gislation,quality standard,quality supervision,quality incentive and quality intermediary in several aspects,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supply system,and balance effective supply and demand.

supply-side reform;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effective supply

F121

A

1673-0461(2016)10-0040-04

10.13253/j.cnki.ddjjgl.2016.10.006

(责任编辑:张积慧)

2016-08-28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160929.1415.006.html

时间:2016-9-29 14:15:5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济增长视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研究》(15CJL027)。

张银银(1982-),女,河南信阳人,博士,丽水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供给改革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改革之路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