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有涯,追无涯

2016-12-29周雪林

中欧商业评论 2016年7期
关键词:张瑞敏无涯标致



以有涯,追无涯

据说,张瑞敏先生在读纽约大学教授詹姆斯·卡斯的一本书——《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一个哲学家眼中的竞技世界》,非常欣赏。其实这本书并不好读,充斥了作者呓语般的碎碎念。但若能偶然领会一二,便有惊鸿一瞥的感觉。书的核心思想是,世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是有限游戏,另一种是无限游戏。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战争、专制、恶意竞争……这些都是你死我活的,非此即彼的有限游戏,参与者从中获得权力,建立头衔。而无限游戏无边界,无起点终止,无结果,参与者会用更游戏性的方式去参与,这促进了游戏过程中的传奇可能。

为什么张瑞敏会被这样一本哲学书打动?我揣测,他正在海尔掀起的这一股变革大潮,便是公司这种组织形态“从有限游戏到无限游戏”的彻底变身。传统的成功企业目标明确、边界清晰、层级分明,也因此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然而,这样的公司只是有限游戏的参与者,就像“人都是要死的”那样,衰落是所有公司的宿命。罗辑思维的合伙人脱不花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对于一个登山家来说,登上了珠峰,他的名字可以被留在珠峰上。但创业者呢?你得证明给所有人看,你今天能登顶,明天能登顶,后天还能登顶……也许到最后,我们都像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那样,90多岁死在去美国考察的飞机上。”

听起来有些伤感,但并非无解。如前所说,企业若能从“有限游戏的参与者”转变为“无限游戏的参与者”,不就可以超越宿命了吗?海尔的做法是打开公司的边界,融入更大的生态圈,让所有创客在企业平台上孵化、生长、自然选择,进入一个无限游戏的轮回。脱不花的观点与此近似——这个时代让我们能够更自由地协作,于是可以选择亲手“杀死”公司,创造更有效、更自由、更具有创造力的新共同体组织。

说起公司这种组织形态,《人类简史》里有一段阐述很有意思。书中提到标致公司是全球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工厂之一。然而标致公司到底是什么?既不是它的产品,也不是它的员工,甚至不是它的股东,因为即使这些全被替换,标致公司依然存在。结论是,公司这样的组织形态本质上是一个“故事”。当年标致公司的创立者阿尔芒·标致做的事,与几千年前的萨满巫师大致相同——创造一个故事,并说服所有人都相信它。

如果公司就是一个“故事”,那么它的命运就取决于讲述人的格局观。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公司参与一场有限游戏,便可以尽情地去厮杀、争夺,在零和游戏中成为赢家或出局。如果是去参加一场无限游戏呢?把有限的生命体融入更广阔的生态中,所谓胜负、生死、始终,也许都需要重新定义了。

周雪林

猜你喜欢

张瑞敏无涯标致
如意剑
《学有恒艺无涯》
张山毅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肩负重任 东风标致新一代508L
标致e-Legend概念车
张瑞敏:2017,“人单合一”进入全球化应用元年,要遍地开花
临江仙·好景正无涯
我恨这哭不出来的浪漫--东风标致
标致307车无法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