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3例临床分析

2016-12-28张海燕乔林霞朱文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0期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新生儿

张海燕+乔林霞+朱文英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6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式分析。根据患儿临床分级情况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15例)。患儿均接受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指标检测, 将三组患儿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三组患儿尿素氮(BUN)、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 轻度组优于中度组及重度组, 中度组优于重度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出生后2 h进行血糖检验, 发现重度组血糖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 中度组高于轻度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患儿中, 头颅CT检测出现有异常的共有53例, 占据比例84.13%, 其中轻度组31例(49.21%), 中度组12例(19.05%), 重度组10例(15.87%)。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通常会伴肝、肾、心肌损伤现象, 血糖可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同时可通过头颅CT检查判断病情严重性。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临床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086

临床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常见病,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导致患儿出生后大脑发生缺氧或者供血不足的情况, 造成严重的脑部损伤。患儿出现有意识和肌张力变化, 可以划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三种分级, 严重伤害着患儿身体健康, 威胁生命安全, 是困扰新生儿家长的一大难题[1]。因此, 掌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因素具有重大意义, 有助于临床治疗的有效展开。本次选取6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展开全面研究, 现将详细信息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均为随机挑选且经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其中男36例, 女27例;体重2.62~4.51 kg;出生后2~48 h入院治疗, 平均(25.36±2.36)h;胎龄35.0~41.4周, 平均胎龄(38.21±0.98)周。对全部患儿采用Apgar进行评分, 发现其中1 min≤3分的12例, 4~7分32例, 8~10分19例;根据患儿情况进行临床分期:轻度30例, 中度18例, 重度15例。所有患儿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诊断标准, 出现典型临床症状, 伴有意识、原始反射和肌张力变化, 部分患儿有轻度惊厥和脑干症状。

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立即展开针对性抢救措施, 进行吸氧、抗惊厥、脱水等常规治疗手段,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同时给予适当的肺炎、低钙和神经节苷脂等策略辅助治疗。

1. 3 观察指标 对患儿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相关指标检测, 包括BUN、ALT、AST、LDH和CK及CK-MB;患儿出生后2 h进行血糖指标检测;接受头颅CT检测, 观察不同临床分级患儿相关指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患儿不同临床分级与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指标比较 轻度组BUN、ALT、AST、LDH、CK和CK-MB指标分别为(4.2±

1.6)mmol/L、(30.1±13.6)U/L、(35.6±11.8)U/L、(311.3±89.6)U/L、

(426.3±85.6)U/L、(45.65±26.45)U/L, 中度组分别为(9.6±

7.5)mmol/L、(89.65±47.6)U/L、(146.5±99.6)U/L、(556.3±

88.6)U/L、(668.6±59.4)U/L、(114.6±59.4)U/L, 重度组分别为

(15.6±4.9)mmol/L、(89.6±24.6)U/L、(181.3±98.6)U/L、(788.6±

104.6)U/L、(667.9±140.6)U/L、(356.4±111.8)U/L;轻度组各指标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 中度组各指标优于重度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患儿不同临床分级的血糖比较 轻度组出生后2 h血糖指标为(2.6±0.4)mmol/L,中度组为(3.8±1.5)mmol/L,重度组为(5.9±2.7)mmol/L;重度组血糖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 中度组高于轻度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患儿不同临床分级与头颅CT检查关系 63例患儿中, 头颅CT检测出现有异常的共有53例, 占比84.13%, 其中轻度31例(49.21%), 中度12例(19.05%), 重度10例(15.87%)。

3 讨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临床常见的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的潜在危险因子之一, 一旦诊断治疗不及时, 病情延误, 则很有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大脑萎缩, 甚至会出现脑瘫、癫痫等症状, 影响患儿生存质量[2, 3]。临床中, 针对患儿展开积极有效治疗后, 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恶化, 减轻大脑损伤, 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 可能会出现大脑发育缓慢、智力低下等情况, 因此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要全面掌握缺氧缺血脑病的相关信息, 以便提出针对性治疗措施[4]。

本次研究中, 患儿首先接受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指标检测, 并在三组临床分级间展开两两对比, 轻度组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P<0.05), 中度组优于重度组(P<0.05)。其次, 患儿出生后2 h进行血糖指标检验, 发现重度组血糖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 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63例患儿中, 头颅CT检测出现有异常的共有53例, 占据比例84.13%, 其中轻度31例(49.21%), 中度12例(19.05%), 重度10例(15.87%)。头颅CT表现与临床分度相关性好[5]。研究数据表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会导致儿童肾、肝、心肌等受到损伤, 同时血糖指标随病情严重性上升, 同时通过头颅CT检测能够证实病情的临床分级。

综上所述, 新生儿受到缺氧缺血性脑病伤害, 影响各项身体指标, 需引起重视, 需积极展开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静, 陈晨, 郑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海南医学, 2014, 6(8):1199-1200.

[2] 蒿书梅, 田诺.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8例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2(11):110-111.

[3] 任雪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与脑电图异常程度的关系.安徽医药, 2015, 3(1):134-135.

[4] 黄雄峰, 汪建民, 陈乔, 等.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的Meta分析.中国中药杂志, 2015, 2(1):141-148.

[5] 张国荣, 罗影, 于海燕,等.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的Meta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18):1641-1645.

[收稿日期:2016-08-24]

猜你喜欢

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经颅彩超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MRI诊断
舒适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