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放办学实践探索

2016-12-27田金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9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

田金培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067

摘 要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开放办学成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在工作实践中,积极开展对接政策、对接上级、对接地方、对接企业、对接学校、对接国际等六对接,形成开放办学的新格局。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放办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067-02

新千年以来,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获得迅速发展,这种发展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是质的飞跃。一批骨干和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取得实质性成效,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得以彰显。然而,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责任,决定了服务地方经济的角色定位。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发展受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相比,表现出发展的滞后性,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实施开放办学将成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发必由之路。

1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民族区域经济欠发达,制约着区域内高职院校的发展 教育与经济密切相连,互为支撑。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能带来教育投入的增加,从而有利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能够更加有效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投入产出关系已被实践印证。一定程度上讲,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发展差距源于经济发展差距所致,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才能够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筹措渠道窄、难度大 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性影响,民族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政府财力有限,在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处理上,吃饭问题始终是政府考虑的首要问题。显然,民族地区在有限的建设经费投入上,教育经费的投入很难靠前排序并加大投入,从而带来高职院校也只能先维持基本运转,再谈发展。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办学经费的来源主要是以下3种渠道:

1)地方财力投入,而这种投入属于运转维持性投入;

2)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这种支持又与国家的政策有直接关系,多为一次性投入,并且因受地方财力限制,地方配套资金往往缺口很大;

3)学费收入,而受投入的约束,办学条件有限,招生规模不足,致使学费收入有限。

由此可见,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资金筹措难度大,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素。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在生源竞争中常处于劣势 招生难、难招生成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共有话题。面对招生市场的激烈竞争,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常处于劣势。

一是区位劣势,民族地区多为老、贫、边、山、少地区,虽然现在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信息沟通更加顺畅,但与当代青年学子所梦想的大都市存在明显反差,导致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对生源吸引力不足;

二是民族区域的市场经济主体实力不强,带来学生实习实践资源共享度低,间接影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走出去、长见识”成为众多青年学子的心理期盼。

顺应时代潮流,挖掘民族地区比较优势,探索开放办学之路,整合办学优质资源,应成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2 开放办学是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存在诸多困难,导致困难的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其外因具有客观性,学院自身很难改变,但挖掘内因,主动作为,坚持开放办学则是明智之举。

开放办学是高职院校职能履行的必然要求 开放本身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是大学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前沿与中心的发展历程,更是大学开放精神形成并得以传播的历史轨迹[1]。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别,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走开放办学之路。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开放办学的意识,依然秉持自我封闭、孤芳自赏、远离社会,只求学术声誉的态度,那这所大学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注定没有希望的[2]。高职院校之所以产生并发展,就是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满足这种需要的方式就是对接社会,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履行其基本职能,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与社会各方的相加相融。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开放办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 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如何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社会所需人才?单纯依靠学院自身的投入是无法实现的。

一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职院校无法及时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学院只有对接企业行业,深化校企合作,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以弥补教学设施不足。

二是受学制的影响,一般高中毕业生源学生的学制为3年,而在这3年中,社会的行业企业发展变化很快,僵化的办学体制需要与灵活的市场需求机制相对接,开展“即插即用”式人才培养。实施“即插即用”的前提是人才培养方案要有弹性,引用企业生产经营思路,采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组织项目化、教学形式任务化,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做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无缝对接。

显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各种难题的破解,需要借助开放办学平台来实现。

开放办学更加符合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实际 回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在经历探索起步、快速发展阶段后,现已进入内涵提升的新时期。但对于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而言,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相比,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既要考虑缩小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差距,又要考虑把握时代前进节奏;既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又要着力实施内涵质量提升。内涵提质与外延发展双重压力并存,这既是对于学院领导的考验,又是对全校教职员工的检验。顺势而为,走开放办学之路,是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更加符合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

3 大力开展“六对接”,强化开放办学力度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吸纳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理念,深入研究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着力探索开放办学途径,形成以“六个对接”为抓手的开放办学新格局。

对接政策,明确专业建设方向 政策是发展的风向标,学院在系统研究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对接国务院“十三五”专项规划(以互联网+高端制造为核心的中国制造2025;以铁路、城市地铁轻轨、城市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生态环保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绿色生态安全优质高效为主的现代农业;以物联网+多种业态的现代服务业;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核心技术开发为主的创业创新),结合地方七大产业链(现代烟草、茶叶、畜牧、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信息、大健康产业),对已开办40个专业中的10个专业进行办学方向调整。

对接上级,获得上级对学院发展支持 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更多依赖于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在2015年度围绕学院的建设发展难题,先后争取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召开主任办公会、湖北省教育厅召开厅长办公会,主动对接省、州有关部门20余个,当年争取到位项目建设资金5500余万元,并争取州委、州政府针对学院建设与发展相关事项召开现场推进会,解决包括人员编制、学院建设等系列问题。

对接地方,拓展专业建设新领域 围绕产业开办专业、地方需要就是办学目标的要求,学院开办全国第一个硒产品生产和营销专业,招录开办300人的小学全科教师专业,首开国防兵员班,一种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地方提供人才支撑的新型办学理念得以落地。

对接企业,寻求发展新的平台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四合作主题,通过每月召开1次校企合作洽谈会、每月举办一次校企大型对接会,已与国内近千家企业开展合作,与100余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2016年开办企业冠名班50个,通过实施订单培养、企业助学、工学交替、双向选择等措施,解决了学生“两盲”问题(即学习盲目、就业盲目),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

对接学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民族地区,为破解招生难题,整合区域内的职业教育资源,彰显学院人才培养优势,通过主动与县(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接,共同制订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在中职学校组织高职学生学习成果交流会,选派优秀教师深入中职学校授课,中、高职教师协同科学研究等措施,实现校校有效合作。

对接国际,吸纳办学新理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教育更加开放,国际教育交流和相互影响更加频繁[3]。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挖掘开放办学内涵,进一步凸显开放办学价值,学院已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开展合作洽谈并达成意向协议,一种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办学战略在稳步推进。

4 展望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研判职业教育新形势、新机遇,对民族高职院校的开放办学进行有益实践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对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经验,但是要全面实现所确立的发展目标,仍需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德喜.高校开放办学的价值、内涵与策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2-16.

[2]陈骏.推进开放办学战略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20-23.

[3]夏学文,周喻.高职院校开放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5(12):1-5.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