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工匠精神”推动经济发展

2016-12-27王国宏

中国工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劳动竞赛劳模总工会

■王国宏

培育“工匠精神”推动经济发展

■王国宏

“工匠”是产品精雕细琢的劳动者,“工匠精神”是劳动者钻研技能、精益求精、专注执着、追求卓越、敬业担当的职业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并首次把“工匠精神”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足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工匠”型人才培养的关心和重视,足以体现了弘扬“工匠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性。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南郑县总工会通过有效途径和措施,始终把目光聚焦到平凡普通的匠人身上,真心尊重,精心培养,诚心服务,大力培育“工匠精神”,营造传承“工匠精神”的氛围,为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每一位职工都有出彩的机会,让每一位“工匠”都有施展才华的平台。

真心尊重,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特别是高、精、尖、专的技术人才,广泛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尊重。近年来我们把以点带面、典型示范作为培养职工“工匠精神”的催化剂,通过挖掘典型,评优推优,让更多的职工感到被尊重,让“工匠”享有崇高的社会声誉,使更多的职工在实现“中国梦、劳动美”的过程中倍感拥自豪。一是精选“工匠”劳模。南郑县总工会十分重视劳模的培育和评选工作,推动县政府出台劳模评选办法,将劳模培育和评选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注重劳模后备人选培育,定期把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南郑县工人先锋号”和“南郑县工人先锋标兵”等择优性地纳入后备人才库,作为评选各级劳模的重点推荐人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把政治坚定、品德高尚、敬业勤奋、勇于创新,作为评选劳模的前提条件,确保评选出的劳动模范既有先进性、代表性,又有时代特色,立得住、叫得响。二是精树“工匠”典型。在先进模范人物评选中,把目光投向最基层、最苦最累的地方、最平凡的岗位,选树了一大批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耕耘的的“工匠型”劳模。近年来,先后推荐评选维修“工匠”李芳民和吴镌锋、教书匠朱学宪和黄树贵、编织“巧娘”肖秀明、缫丝“女将”王加菊、烹饪大师刘学成、节能减排能人晏文豪、制茶“工匠”陈浩等一大批先进职工为省、市劳动模范或五一劳动奖章和县工人先锋标兵称号。三是精塑“工匠”事迹。南郑县总工会采取多种形式,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工匠精神”。确定每年5月为“劳模宣传月”,与新闻媒体配合,联合开辟“劳模风采”栏目,在编印《南郑工会志》、《南郑工会工作录》和《南郑好人》等书籍中,专设“劳模”篇章,印发全县。在南郑县职工服务中心专设劳动模范事迹陈列室。在《南郑工运》、《南郑工会公众号》上设“优秀职工事迹”等专题,及时宣传报道“工匠”劳模取得的新成绩、新荣誉,营造劳动光荣、劳模伟大的浓厚氛围。通过以上途径,大力宣传工匠的事迹,让“工匠” 享有崇高声誉和社会地位,让“工匠精神”大放异彩,载入史册。

精心培养,提升“工匠”的职业素质

工匠的技能、技艺,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速成的,而是靠不断的教育培养和长期的实践锻炼成长起来的。近年来,南郑县总工会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措施,精心教育培养,不断提升“工匠”的职业素质。一是开展“工匠”劳动竞赛。南郑县总工会通过调研,推动县政府制订并实施了《关于加强职工劳动竞赛和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开展职工劳动竞赛和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领导体制,适时调整县劳动竞赛委员会组成成员,确立了由南郑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主任、10多个县直部门领导参与的组织网络,从而奠定了组织基础和操作体系。全县工会组织紧紧围绕县委建设“美丽南郑”的部署要求,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狠抓落实,组织动员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开展了系列竞赛活动,广泛掀起劳动竞赛热潮,激发职工创业创新创优活力,已建开展劳动竞赛的工会达771个,有工会组织的企事业单位和职工参与劳动竞赛率达到85%以上,参与职工3.3万人次,全县重点工程和项目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达到90%以上。二是搭建“工匠”技能提升平台。南郑县总工会把目光聚焦在工人俱乐部服务职能转型上,果断决策收回出租多年的俱乐部房屋,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具有教育资质、师资力量和资金优势的社会化文化技能培训学校,投资230万元,建成同时容纳500名“工匠”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依托县职教中心、汉中卷烟厂、汉中锌业公司等驻县和大河坎水厂等县属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职工培训学校,采取工会牵线,校企定点合作的模式,面向全县广大职工(农民工),开展成人技术培训、职工技能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专项技术培训,全年共计16500多名职工参加校企内训,有7000多名职工获得相关证书,大大提升了职工素质。三是开展“工匠”技术比武。近年来,全县工会组织先后组织职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160多场次,共创经济效益680多万元。规模较大的汉中卷烟厂、汉中锌业特材公司、大河坎水厂等企业建立“一对一”师带徒的“传、帮、带”制度,新进企业就业的职工都要确定相对固定的“师徒关系”,从源头上就奠定“工匠”的培养通道,并立足本职岗位,本着干啥、学啥、练啥、比啥的原则,经常开展技能竞赛活动,让职工锻炼提高,为职工岗位成才搭建平台。卫生系统工会年年坚持举办医疗技术比武大赛,提升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技能水平。教育工会每年坚持开展两次赛教活动,划分年级和学科,层层进行比赛,逐级向上推荐优秀教学能手,从而提高了全县的教学质量。每年由县委、县政府组织茶叶行业举办“赛茶会”,以提升全县茶叶质量和品牌。在市总工会举办的首届职工技能大赛中,南郑县总工会推荐的7名参赛职工,1人获第一名、2人获第二名、4人获第三名的好成绩,分别被市总工会授予技术状元、技术标兵、技术能手称号,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畅通“工匠”成才通道。南郑县总工会着力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普及推广职工创新成果50多项,促进职工创新成果共享,成为一线技术工人革新创造的“加速器”。在此基础上,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以劳模名字命名创新示范岗5个,这种“劳模领跑+团队创新”的劳模工作室,成为全县聚才、育才、用才的“聚宝盆”和“智囊团”,使一批金牌工人、首席员工、创新能手和创新型班组等脱颖而出。

诚心服务,提振“工匠”的劳动热情

诚心为“工匠”服务,“工匠”就能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全身心投入工作,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一是工会组织建设贴近“工匠”,让职工感受“家”的温暖。紧紧抓住“非公有制企业组织建设年”、“农民工集中入会行动”等有利时机,多措并举,组建各类工会组织500多个,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为工会服务职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坚持量质并举,实施“品牌工会”工程,增加职工服务设施,为职工建设职工温馨之家。二是工会维权服务“工匠”,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坚持每年召开县政府与县总工会联席会议,为工会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拓宽了有效途径。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劳动保障执法检查,解决拖欠职工工资500多万元。积极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签订工资集体合同736个,覆盖企业832个,覆盖职工46507人,保障职工收入稳定增长。成立职工(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在建制镇(街道)建立职工维权工作站,开门接待职工信访,向职工提供法律服务,先后参与处理了100多起职工群众诉求事件,维护了4500多名职工经济权益。三是工会济困帮扶倾斜“工匠”。先后筹资140多万元,加快“南郑县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为职工提供“一厅式”、普惠化服务。坚持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工会系列帮扶活动向“工匠”倾斜。近5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00多万元,救助困难职工5210人次,累计发放助学金140多万元,帮助230多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四是繁荣“工匠”文化生活,营造“工匠精神”养成的文化氛围。在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活动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全县建立“职工书屋”(村居社区职工书屋)300多个,累计藏书达400多万册,创建全国示范职工书屋2个,省级示范职工书屋2个,先后命名县级职工书屋示范点28个。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职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工匠精神”本身应有的诚信、互助、友爱等高尚品质润物无声地融入职工文化活动中,雕塑“工匠”精神,提升职工思想品质和职业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能人才、认同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主流观念,唱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追求蔚然成风。

(作者单位:陕西省南郑县总工会 )

猜你喜欢

劳动竞赛劳模总工会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礼赞劳模精神 致敬最美芳华
中铁十一局劳动竞赛蓬勃开展
区总工会给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当事企业为何没担起相关责任
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实践、经验与思考企业文化
劳动竞赛”活动掠影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排排坐,数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