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2016-12-26张安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人力资源

张安琪

摘 要 人力资源是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劳动力人口总和。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物质资本的投入形成人力资本,依附在作为个体的人身上。人力资本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今中国,农村人力资源规模庞大、成分复杂、层次分化,存在量多质低等问题。要想真正实现"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就要从各个方面着手,解决农民在人力资本上脱贫的问题,有效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之在城镇实现充分就业。

关键词 农村 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教育 劳动力转移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我国的农村、农业 、农民存在一系列不容乐观的严峻考验。人口和土地方面,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质量下降;农业方面,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科研水平低下;同时伴随着劳动力人口素质的整体偏低。过去长期以来,按照经济增长理论,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三个:生产性资料的积累、资本存量的使用效率以及技术的进步。而在90年代初的"新经济学”即内生增长理论认为,长期的经济增长率是由内生的因素决定的,即劳动的投入包含因教育、培训等形成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积累包含着因研究与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本的积累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1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及形成

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的人力资源和资本性人力资源,自然性人力资源是指未经任何开发的遗传素质与个体,资本性人力资源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医疗、迁移等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是指人们投入在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形成的资本,实质就是资本性人力资源,能够投入经济活动带来新的收益。这种资本性人力资源即人力资本有两层含义,首先,它体现、凝结和贮存在特定的人身上,与作为载体或天然所有者的个人不可分离,具有显著个体性和私人性,任何个人、组织和政府都不能超越其直接所有者对人力资本支配和使用并从中获得收益。其次,人力资本是期望在未来获得收益而在目前对人投资而形成的,是资本化了的人力资产,可以进行货币计量和会计核算,也可作为获利手段。

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人类在自身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投资活动,包括家庭生育、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特定的人力资本,需要以这个具体个人为核心和内在动因,由家庭、企业、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和政府提供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经过长期的抚养、保健、教育和培训等活动最终形成。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和价值

2.1中国的特殊国情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口总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其中70%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农村的人力资源存量丰富。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与城市之间、不同农村地区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在内的“三农”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能力发展。农民的能力发展会带动农村、农业的发展,而农村、农业的发展程度反过来制约农民的个人发展。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大农村”的特殊国情之下,应该把我国农村这种潜在的人力资本开发出来,将巨大的人力资源充分转变为高质量的人力资本。

2.2国民经济的增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起点,是其它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兴衰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影响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以及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从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出这样一个规律性现象: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农村的稳定和进步,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对农村存量巨大的人力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可以积累丰富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包袱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实现整个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出大量有技术、懂经营的人才。

2.3中国的城乡结构

城市和乡村是不同特质经济的社会单元和人类聚集的空间,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结构和管理体制。长期以来,中国坚持计划经济,实行城乡分离的制度安排,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城市化程度低,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没有多少改变,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生产方式落后,贫困人口多。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城乡发展差距、收入差距巨大。

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分成两个部门:一个是农业部门,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另一个是现代部门,具有资本主义的现代性。传统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增长和土地稀缺之间的矛盾,最终劳动的边际产出变得无限小近乎趋近于零,农业劳动力的收入会低到只能够维持基本生计的水平上。而工业部门的工资总会处在这种生存工资水平之上,所以,工业部门只要扩张就能从农村雇佣到源源不断的劳动供给。由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减少,劳动生产率因此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逐渐增加至与现代工业部门相等时,工业部门需要继续增加劳动供给就必须提高工资水平。城乡收入差别逐渐消失,农业劳动力不再转移,二元结构消失,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从而实现一体化发展。

刘易斯模型中,存在很多理想化的假定,其中有一个就是假定技术进步是中性的,工业资本和工业部门扩张过程中对劳动力需求的弹性是不变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教育和培训之后,具有高技能的劳动力工资不再是固定的“生存工资”,还增加了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补偿的“技能工资”,同时人力资本积累拉动技术进步,资本扩张对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吸收下降,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因为不能适应工业部门基本技术要求,未能被吸收出来而滞留在传统农业部门。因此在存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依赖于人力资本水平,只有提高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才能使劳动力向工业部门完全迁移,实现二元结构的消除和工农业的均衡发展。

2.4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农业发展方式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效的模式向现代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提高农业的产出、品质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要通过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将现代化的生物化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原因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人力资源的总量十分丰富,但是由于一些历史性、政策性的原因,导致当前农村人口的整体质量较为低下,高质量人力资本的积累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不利于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顺利进行。

3.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3.1.1数量方面:农村人口总量丰富,减少速度缓慢(表1、图1、图2)

中国本来是农业大国,农民数量多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表一数据显示虽然从1980年起,城镇人口数一直在持续增加,农村人口的比重在持续减少,但是农村人口数仍然巨大,截止到2013年底,农村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的45.23%。目前的中国是一个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国家,但同时农村人口数量减少的速度缓慢,从1980年的79565万人经过约三十五年,到2014年仍有61866万人。

总的来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出生率逐渐降低;人口结构变化,留守农民趋于老弱化,新生代农民成为进城的主力军,但同时农村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留守人员主要有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学生。农村老年人人数众多,很大一部分在劳动、生活、情绪、心理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留守妇女则是极具有开发潜力的群体,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进入城市务工,留下妇女在农村接替男性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大军,同时妇女还负担起赡养老人、抚养小孩的任务。而农村还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学生,大多数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顾。这些儿童和学生正处在人生积累知识、性格和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家庭核心人口(父、母)的角色缺失,而老人的隔代抚养和教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环境极不利于留守儿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1.2质量方面: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普遍较低

(1)教育文化方面:首先,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很小。而在农村还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已从农村转移出来,在非农领域从事工作,而真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相对更低;其次在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的现状之下,农村劳动力缺乏职业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大多数人很少有机会参加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其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大多依靠父辈或他人的言传身教。

(2)身体素质方面:在农村,农民从事的主要是体力劳动,劳动者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收入的多少,也反映人力资本情况。由于国家对农村的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城市,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也远远低于城市人口,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饮食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等与城市居民比表现出了较大的差距,农村家庭的营养程度较低,使得我国农民身体素质的总体水平偏低,在中国中西部一些极贫困的地区,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同时还存在着卫生、医疗设施匮乏等问题。

(3)思想素质方面:农民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比较保守和陈旧,在农业生产方面,几十年来一成不变,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适应市场的能力差,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差,产业结构僵化,效益低下。同时比较排斥高新科技和设备,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有利的资源,难以实现产业化的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因此,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的农村人力资源,不仅影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3.1.3结构方面

结构又分为年龄结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等。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农村年轻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16岁以下的在校学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未进入社会进行再生产活动;同时也面临老龄化问题,由于70年代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年龄结构逐渐走向老年型,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将有1.2亿,占农村总人口的9.98%,而且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使得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从地区结构上来看,存在区域不平衡的情况,即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农村人力资源的投资存在差距,一般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该区域农村人力资源投资相对较多,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相对较少,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失衡。从行业上来看,农村人力资源的行业分布不平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90%以上的农村人力资源都在从事传统的农林牧渔业,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但从事第一产业劳动的人口比重仍然很高。

3.2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数量上人力资源的总量丰富;质量上整体素质较低;结构上分配不合理。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3.2.1历史性的政策和观念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的水平,计划生育政策施行以前,人们尤其是农村人把劳动力视为一种财富,认为多生孩子就是在创造劳动力,这种错误的生育观念导致农村人口的剧增。伴随着庞大数量的人口,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尖锐突出的人地矛盾等,这些问题给经济、环境和资源等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尽管随后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力地减缓了人口的增长,但是长期的人口政策性失误造成我国农村人口的基数庞大,且计划生育在农村地区的执行不够全面和彻底,计划外的生育现象屡禁不止。由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大,质量低,因而从事的是比较简单的劳动,采用的是比较低级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方式,不需要接受过多教育的技能培训,农村人力资源对接受教育和培训的主动性不高。所以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质量低,接受过中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所占的比重极小。

农村现存人力资源中,女性人力资源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中坚力量。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女性的受教育率极其低;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女性受教育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许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也表明了在城镇化进程中滞留在农村的人口中除了老人、小孩以外,就是很大比例的低学历妇女。根据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结婚年龄相应推后,生育期缩短,生育率越低,子女质量越高;其观念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越小,对子女的性别没有明显的偏好,有利于后代男女性别数量的平衡;同时也会注重对后代的教育,使生育由过去盲目的行为变成有计划的行为。因此对农村妇女的开发一方面可以提高当代农村人口的素质,还可以提高后代的人口质量,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质量提高。

3.2.2农村家庭收入低,国家投入少且资源配置不合理

虽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居民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增长较慢,增幅也在减小,而且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且逐渐增大,同时农业生产率较低,农村家庭的收入不高,因此消费水平也很低,主要的消费内容是食品支出,而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活动的成本较为昂贵,因此农村家庭不愿意投入过高的成本,很多家庭的孩子在10岁之后就开始帮助父母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劳动,使低龄人口过早地进入劳动状态,成为文盲或半文盲。

国家对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的投入不足,且资源没有得到高效的配置。从教育方面来看,长期以来,国家教育经费的分配严重失衡,过于向城市和高等教育倾斜,对农村教育、基础教育、技能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而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收入比较低的地方政府压缩经常性的教育经费用于经济建设,因此导致农村的教学设施陈旧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低下和职业教育的严重缺失,无法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学校教学内容没有从农村、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欠缺农业技术教育和农业实践,使人力资本的知识化、专业化程度得不到提高,难以提高农业科学技术从而提高生产率,给农民造成教育无用的错误认识,认为从事正常的农业生产工作无需接受过多的教育。医疗卫生方面,国家的投入也严重不足,一是国家对医疗卫生保健方面的支出更多地向城市倾斜,二是医疗保健趋于商业化,在城乡之间都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相比教育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更低,因而“小病磨,大病拖”的现象在农村地区,尤其是极其贫困的地区十分常见。

3.2.3投资收益率低,农村家庭和个人缺乏投资积极性

人力资本开发就是以在未来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在当前支付投资成本以及各种费用对人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等方面进行开发和提高,因此只有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收益大于当前的投资的时候,农村家庭才会进行这项投资,当预期收益越大,其投资的积极性也越高。近年来,农村的医疗、教育、迁移等成本越来越昂贵,以教育为例子,投资教育的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教育的直接成本是指是由个人、家庭和社会直接支付的费用,在义务教育施行之前,学校教育费用是大多数农村家庭无法承受的巨大负担。下表二中的数据无论从农村居民平均工资的绝对数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来看,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相当低的。(见表2)

义务教育之后虽然家庭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直接费用减少,但非义务阶段教育成本往往超出了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教育的间接成本是指社会、个人家庭间接支付的费用,即自己和子女接受教育或培训所放弃的劳动就业收入。在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有,第一,高校的盲目扩招,大学生、高职、中职的学生毕业都面临失业问题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初中毕业、甚至初中都没毕业的劳动力工作数年之后可能已经累积了较多的收入,加深了农村家庭认为读书无用,不如提早工作的消极思想;第二,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将读书视为跳出农门的唯一方式,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读书不再是进入城市的唯一途径;第三,由于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导致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优质师资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认为学习既枯燥又无法带来即期的收益,还不如尽早进城务工或者帮助家里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在农民自身收入比较低下、投资成本比较高昂且预期未来收益无法确定的情况下,难以有很高的积极性去对自身或者子女进行长期的投资。

3.2.4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

自从建国以来,我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长期存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形成了极其不利影响。首先,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限制了农民的自由迁徙权,使他们无法自由迁徙到城镇和其他行业,即使进入城镇务工,也无法享受和城镇工人同样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束缚了农民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加深了农民的传统守旧意识;其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资源的分配偏重于城市教育而忽视农村教育,拉大了城乡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质量,致使农村教育长期滞后于城市,农村人才的数量不足,且较为优质的人才大多选择进入城市而很少选择留在农村地区,导致农民的整体素质长期低下,形成恶性循环,难以积累优质人力资本;最后,二元经济结构阻碍农民思想意识的觉醒和提高,农民局限在封闭的农村社会思想环境中,难以形成开放、竞争等观念和行为,反而使农民养成了偷懒、平均主义的落后意识观念。

4政策建议

4.1加强宣传,转变农民思想观念

因为道德观念、政治信仰、行为规范等对劳动者的行为选择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想改变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够、质量不高的现状,就要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转变其“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改善农村女性受教育情况。事实上农民对人力资源开发并非不重视,但是由于思想观念上的偏差,他们对子女投资的唯一动力是让子女通过读书脱离农村,教师和家长,常常以“跳出农门”来鼓励学生好好学习。这种落后、扭曲的错误观念使农村青年厌恶农村,鄙视农民,不利于农村未来的发展。从国际上看,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民对从事农业、农业科技的人员绝不会有这种看法,他们认为农业也是一种产业,也是一种工作和生意。其次,由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真正意义在于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职业化、现代化的农民,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因此要扭转当前农村人民认为务农低人一等的思想,同时要转变农民传统的“小富即安”的思想,产生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提高现有务农农民的积极性。最后,由于我国的传统的农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这种状态下我国农民最看重的是土地,其投资行为基本上就是投资土地,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人始终依附于土地,甚至被物化为生产工具,主动性、创造性长期受到压抑,农民对人力资本未充分认识。可以通过农村广播、电视节目、乡村的黑板报等各种各样适合农村的媒体,加强人力资源投资理念的宣传,帮助农民认识到参加教育、培训等都是一种经济投资行为,通过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可以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劳动报酬。

4.2重视农村教育

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人口的质量,就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农村教育模式。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创新教育模式,全面发展农村教育,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首先,要保证基本的义务教育,认真抓好基础教育,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个适龄儿童接受统一的教育,保证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不辍学,避免新的文盲、半文盲的出现。然后,在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农业技能培训和成人教育作为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方式。最后,要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尤其要注意从农村、农业的实际出发,将农、科、教结合,培养出适合农村、农业发展的高精尖人才。通过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一是要加大国家投入,一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落实各自在教育投入中的责任,实现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公平,另一方面要政府要调动企业、个人办学的积极性,改善农村教育的质量;二是坚决落实农村的基础教育,让每个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法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并且要狠抓义务教育的质量,最大程度的减少文盲率,使农村学生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修养;三是要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技术水平,使其掌握一定的技能,能适应复杂的劳动;四是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培训,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的程序,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让农民在实践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使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能掌握先进农业知识、运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

4.3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的转移,有利于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推动农村的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富裕。因此国家要继续深化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尽可能消除农民进入城市的各项限制和迁移的障碍。

首先,要加强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对农民工的培训制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缺乏技能和不熟练的农民工的培训,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要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信息和指导,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流通渠道,使劳动力能够享有及时、全面、准确的就业信息。转移前,政府要公布就业信息,针对市场需求,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在工作前就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在劳动力转移之后,要注意对转移劳动力进行再投资和再培训,用人企业也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对劳动力进行培训,形成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农民共同组成并维持的多方合作体系,使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政府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展乡镇企业,加强乡镇企业与农村劳动力的联系。中小型城镇是农村到大中城市的过渡,由于城市的容纳力有限,因此广大的乡镇企业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由于我国具有丰富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因此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充分转移到工业部门。

最后,政府应该致力于破除户籍制度以及城市的就业保护政策等障碍,一方面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公平环境;另一方面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使已转移就业劳动力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增加转移劳动力生活的稳定性,为他们对自身及子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创造条件,增加动力。

4.4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低下的问题,一方面是文化素质低,另一方面就是身体素质弱。因为人力资本是依附在劳动者本身的,所以人的健康程度决定了人力资本使用效率。身体素质越好,劳动力在劳动中所创造的价值相对越高。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是农民生存、生活和生命质量提高、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保障制度中十分重要但是又很薄弱的部分,相对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更加落后,因此要重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加强社会保障力度。主要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制度建设和宏观管理力度,构建设置规范、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系统;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卫生医疗服务,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健全县乡医疗保障水平,扩大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加大地方财政对农村医疗的补助;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事业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合理配置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培训提高农村医疗从业人员的医术水平和职业使命感,避免优质医疗资源过度向城市倾斜、东中西部医疗软硬件资源水平低下,配置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国家应该因地制宜、适度倾斜,对于中西部一些极其贫困的农村地区,应该重点投入资金和增加医疗服务资源,在实施医疗救助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还要鼓励非营利性组织参与中西部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在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农村人口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的同时,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极不完善,要想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要逐步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宝元.人力资本论——基于中国实践问题的理论阐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焦斌龙,等.人力资本差异与收入分配差距[M].商务印书馆,2011.

[3] 杨志刚,田存志.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差距[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4] 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13)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14从人口红利导致度红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 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9)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0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 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11)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2“十二五”时期挑战:人口、就业与收入分配[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 瑞雪·莫菲.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8] 叶晓玲.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8).

[9] 袁志刚,等.城乡统筹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国家竞争力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0] 刘德宽.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12).

[11] 张凤.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5).

[12] 白一彤.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3(6).

[13] 张立.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5).

[14] 徐尧.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5).

[15] 孟丽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8(5).

[16] 王晓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提升:意义、现状、对策[J].前沿,2010(21).

[17] 梁春梅.西部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及政策选择[J].理论学刊,2009(1).

[18] 徐小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型农民培育[J].求实,2007(4).

[19] 周建华,曾福生.农村人力资本:现状与机制构建[J].理论探索,2007(4).

[20] 王硕.人力资本观下的当前农村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1] T.Scarlett Epstein and David Jezeph.Development-There is another way A Rural-Urban Partnership Development Paradigm.World Development,2001,29(8).

[22] Peaeoek,Jennifer Annette,The most influential literature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An exploratory deseriptive study,2002.

[23] 赵炳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11).

[24] 金丽馥,余涛.新时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J].理论导刊,2011(1).

[25] 苏力华,刘后根,林斌.矛盾与对策: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分析[J].农业经济,2007(1).

[26] 杨松.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分析及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2011(5).

[27] 王敏.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探析——基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1(5).

猜你喜欢

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人力资源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