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型颈椎病患者应用稳定肌训练的疗效观察

2016-12-26秦广珍郭玲刘华王小建魏爱淳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20期
关键词:颈型活动度颈椎病

秦广珍 郭玲 刘华 王小建 魏爱淳

(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骨伤科,江苏 海安 226600)



颈型颈椎病患者应用稳定肌训练的疗效观察

秦广珍 郭玲 刘华 王小建 魏爱淳

(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骨伤科,江苏 海安 226600)

目的 探讨稳定肌训练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其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治疗,观察组44例,其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稳定肌训练,两组患者共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结果 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VA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在各个方向上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在各个方向上数值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稳定肌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此方法安全、有效、简便、实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颈型颈椎病; 稳定肌; 训练; 活动度

Cervical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Stabilizing muscles; Training; Activity

颈型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以颈部局部症状为主,表现为颈肩枕部酸胀麻痛不适、颈部活动欠利甚至僵直。近年来,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其在人群中发病率已达10%左右[1]。目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方法较多,包括针灸、推拿、牵引等,其能明显缓解症状,但其耗时而且容易复发。近年来,我院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应用稳定肌训练,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6例,采取配对对照试验设计方案,按照随机原则将此86例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治疗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6.31±4.26)岁;病程3~33月,平均病程(15.2±5.1)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稳定肌训练治疗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36.52±4.48)岁;病程4~32月,平均病程(15.3±5.3)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制定的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1)综合以上诊断标准。(2)患者知情同意并且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其他分型的颈椎病。(2)颈椎有外伤、结核、感染、肿瘤、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窄史者。(3)肩周炎、落枕、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颈椎后关节嵌顿等所致的颈肩部不适者。(4)颈背部皮肤缺损或有皮肤病者。(5)实验前1月内采用药物和(或)理疗治疗患者。(6)精神病、神经衰弱症及孕产妇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包括行枕颌布带持续牵引法牵引、按摩颈部肌肉等,在此基础上针对性个性化进行心理疏导,嘱咐患者注意纠正学习和工作中的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僵持于某种姿势,同时注意休息时保持正确的睡姿,另外饮食宜多样化、营养合理搭配。以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稳定肌训练,结合Mckenzie[3]技术中的要点,具体方法如下:(1)在颈部处于自然中立位时,轻轻内收下颌,使颈椎向前屈曲10°~20°,两手指在头后相互交叉并紧握在一起向前按压在后枕部。在维持头颈部不动的前提下,颈部持续发力,使双手与后枕部相互较劲,持续前后对抗用力,以大概四到五成的力量持续0.5 min。(2)依照上述操作,在维持头颈部不动的前提下,将手放于前额处,手与头互相连续用力对抗,锻炼颈部向前的肌肉力量,持续5 min。(3)依照(1)中的操作,在维持头颈部不动的前提下,手放于太阳穴,手与头互相连续用力对抗以训练颈侧方的肌肉,持续5 min。教会患者如上训练方法,嘱其要坚持训练,15次/d,每次均包括以上三个动作。早中晚各5次,每两次之间间隔30 min,嘱患者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并以颈部轻微酸热与疼痛没有加重为度,通过门诊随访与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训练的情况。以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月。

1.3 评价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颈椎活动度进行评分与观察记录。疼痛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VAS评分标准:满分为10分,0分表示完全没有疼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9分表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采用皮尺测量法测量颈椎活动度[5],测量胸骨切迹与下颌(屈与伸)、肩峰至耳垂下缘(侧弯)、肩峰至下(旋转)的距离,即为所测的距离。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测量结果 见表2~4。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初始阶段,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高发趋势,Takagi等[6]认为,颈型颈椎病若不及时和(或)规范治疗,病变会进行性发展而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椎动脉,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发生。颈部的慢性劳损是颈型颈椎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马明等[7]认为,颈部肌肉系统的病变所引起的颈椎动力性平衡失调,是颈型颈椎病的重要病理特征。朱立国等[8]研究认为,颈椎病病机乃“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颈椎的稳定性与正常生理活动则是在静力平衡的基础之上依靠颈部肌肉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的。按照肌肉功能的差异,肌肉分为稳定肌与运动肌,稳定肌的特点则是维持关节的稳定、力量小但耐力好。颈椎的稳定肌有头长肌、颈长肌、半棘肌及多裂肌,Ylinen等[9]认为,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前屈、后伸、旋转肌群的肌力皆明显下降,并以后伸肌群即稳定肌的肌力降低明显,胡伟翔等[10]认为,颈椎的稳定肌在长时间低头学习与工作、身体不良的姿势下常常处于痉挛状态,时间久了肌力下降而会引起小关节囊增厚引起疼痛或导致缺血性疼痛。陈香仙等[11]研究表明,针对稳定肌的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力量、改善颈椎活动度,从而缓解颈椎病的症状。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治疗后VAS评分、颈椎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也证明了这一点。

颈椎病时稳定肌群不仅肌力下降,而且机化粘连、弹性下降,削弱了对颈椎应有的保护作用,从而加重颈椎病原有的症状。钟敏莹等[12]认为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循环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关键所在。我们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稳定肌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结果表明:稳定肌训练在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是确切的。我们认为,在指导患者进行稳定肌训练时,要让患者注意动作强度的协调性,并让他们能熟练掌握稳定肌之间独立而又协同的收缩,以便更好地增强颈椎稳定肌的肌力,改善颈椎动力性平衡失调,从而改善症状。另外,去除病因以减少对颈部不适部位的刺激非常重要。本研究中,我们嘱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注意纠正工作、学习及睡觉中的不良姿态,避免过久僵持于某种姿势。

综上所述,采用稳定肌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安全、有效、患者适应性好的优点,其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此方法即简便又实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Triantafillou KM,Lauerman W,Kalantar SB.Degenerative disease of the cervical spin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thletes[J].Clinics In sports Medicine,2012,31(3):508-510.

[2]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Z].2010:8.

[3] 刘阳,高广慧,张所宏.Mulligan手法结合Mckenzie技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12(10):265-266.

[4] 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3.

[5] Vitanen JV,Kokko ML,Heikkila S,et al.Neck mobility assessment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clinical study of nine measurements including new tape methods for cervical rotation and lateral flexion[J].Br J Rheumatol,1998,37(10):377-381.

[6] Takagi I,Eliyas JK,Stadlan N.Cervical spondylosis:an update on pathophysiology,clinical manifestation,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J].Dis Mon,2011,57(10):583-591.

[7] 马明,张世民.青年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14,27(9):792-795.

[8] 朱立国,张旭,冯敏山.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2):1324-1327.

[9] Ylinen J,Salo P,Nykanen M,et al.Decreased isometric neck strength in women with chronic neck pain and the repedtability of neck strength measurements[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4,85(8):1303-1308.

[10] 胡伟翔,兰亚佳,刘长俊.护理人员颈肩痛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16(4):616-627.

[11] 陈香仙,纂湘,吕品.颈椎病的Thera-Band抗阻力运动疗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9):7405-7410.

[12] 钟敏莹,贺青涛,吴思平,等.浮针配合伸展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8):1340-1342.

[13] 王兴水,李志辉,谢建秀,等.稳定肌训练在中青年颈椎病防治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6):16-17.

秦广珍(1969-),女,江苏海安,本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从事骨科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

R473.3

B

10.16821/j.cnki.hsjx.2016.20.030

2016-03-29)

猜你喜欢

颈型活动度颈椎病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的临床探讨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