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洪绶木刻版画中的“文人画”研究

2016-12-24张炯炯

艺术评鉴 2016年19期
关键词:基本特点文人画

张炯炯

摘要:陈洪绶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诗人,其绘画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与当时的崔子忠齐名,艺术成就较大。在木刻版画领域,陈洪绶传世作品较多,具体有《九歌图》《博古叶子》等。笔者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先探讨分析了陈洪绶木刻版画及作品,然后结合一些作品具体探讨了"文人画"因素的体现。

关键词:文人画 木刻版画 《九歌图》 基本特点 因素体现

中图分类号:J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9-0043-03

陈洪绶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绘画艺术家,有《九歌图》《博古叶子》等名作传于后世,一直备受业界人士的肯定与广泛喜爱。作为一名画者,他出生于浙江名门望族,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所以传承了文人精神,这在绘画作品中有所体现。他在木刻版画中融入了文人气息,赋予作品“文人心性”,寻求美学精神与气质的完美结合,用绘画语言表现作品精髓,极大丰富了作品内涵,让作品有了活力与鲜明的艺术形象,被后世所称赞。从艺术领域看,对他的木刻版画中的“文人画”因素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利于了解其木刻版画的特征及思想内涵。

一、陈洪绶木刻版画及作品

(一)木刻版画

陈洪绶的绘画成就较高,其中人物版画最为突出,题材有戏剧、传记、文人轶事、小说等。虽然陈洪绶一生坎坷,但他热爱绘画艺术,以非凡热情投入绘画创作中,创造了许多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版画作品。在创作中,不仅倾注自身对生活的理解与体会,更将文人画因素融入其中,将古典版画艺术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他创作的人物版画既有人物外在的形和色,也有一定的精神气质,甚至是性格特征,生动鲜活,极富个人创作特色。

(二) 代表作品

《九歌图》创作于明朝万历四十年,陈洪绶19岁时创作,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这幅作品根据楚地民间歌谣《九歌》创作,它作为木刻插图,在当时及后世影响极大。郭味蕖在《中国版画史略》中指出,“《九歌图》笔法虽然稍感纤细,但是对人物的衣纹和形象处理有自身独特的一面,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

《水浒叶子》创作于明朝天启至崇祯年间,陈洪绶28岁时创作,也是他重要的代表作品。在《水浒叶子》中,陈洪绶通过方笔直拐的方式生动刻画了松江、徐宁凡等几十位水浒英雄人物形象,线条均匀短促,变化强调突出,收笔清劲有力,恰到好处,与人物衣纹走向一致,将人物的动势栩栩如生的再现出来。这套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文人画友称赞,普通百姓争相购买。

陈洪绶创作的《西厢记》是书籍插图运用最多的作品,如李卓吾的《评本西厢》、张深之的《正北西厢》等书籍都使用了陈洪绶《西厢记》作为插图。无论哪一本中的插图,都表现出了陈洪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成就。

《博古叶子》是陈洪绶末年创作的作品之一,后由其好友黄建中付诸木刻,共有48幅图。与早期相比,这一时期陈洪绶在人物造型设计与线条运用上有了明显变化,人物头大、身短,线条布置疏旷,勾线自然、随意,不追求形似,意到神似即可。

二、陈洪绶木刻版画中的“文人画”因素

(一)“文人画”基本特点

文人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艺术形式,以画家的品德修养、人品胸次来评价画作的艺术成就。画者不仅要有娴熟的绘画技巧,还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造型上不追求形似,崇尚神似,偏重画者的主观想象,把画中的事物当作是寄情之物。特别是中国传统文人画在“意境”上有着近乎严苛的追求,“意境”已经成为评价文人画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何为“意境”?从绘画角度上看,就是通过有限的绘画元素诱发观者的想象,营造一种“言有尽、意无穷”的氛围。所以,文人画的“意境”一般不存在于画面所描绘的对象实体上,而是对象形象之外。为达成这样的效果,文人画的笔墨经常呈现出虚实变化,“虚实相生”,通过“留白”等技巧来创造意境。简而言之,文人画讲究“以形传神”,注重画者品德修养,追求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二)“文人画”因素在陈洪绶木刻版画中的体现

1.《九歌图》中的“文人画”因素

《九歌图》作为陈洪绶青年时期创作的著名版画作品,虽然线条给人一种纤细感,但是充分表现了画家本人的感情与寄托,意境丰满,不局限于画作所描述的对象本身。人物面貌、服饰、环境等线条布置不着眼于形似,而是取其意,突出了人物特点和性格,形象传神。其中,屈原形象刻画最为成功,形容枯槁、神情落寞,行吟于泽畔,栩栩如生的刻画了屈原忧国忧民的人物形象,如图1。从画面构成角度看,线条细劲圆润,意气丰满。背景只有一些简单的花草树木、道路,其他皆是留白,看似简单,却营造了一种气韵生动的效果,将屈原胸怀天下,壮志未酬的意境淋漓尽致的描绘了出来。

图1 《九歌图》篇幅之一

2.《水浒叶子》中的“文人画”因素

《水浒叶子》以《水浒传》小说中的人物为基础,描绘了40位水浒传人物形象,一人一图。从构图角度看,画面依然以人物为主,除了人物外只有一些简单道具。但是与《九歌图》中的人物形象刻画相比,《水浒叶子》中的人物表情更加明快,线条布置的变化来展现人物形象。此外,陈洪绶还借用外在事物来表达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如,燕青,如图2。根据《水浒传》小说中的相关描述,燕青常用的簪花是四季花,而陈洪绶用菊花代替四季花,因为在陈洪绶心目中,菊花代表着正义之士,他借用菊花来表达自身对燕青的评价。从图2中可以看出,图中的燕青受众拿着笛子正在吹奏,精通音律。《水浒传》中提及燕青精通音律,但是对其是否善于吹奏笛子并未提及,吹笛子的形象是陈洪绶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创作出来的。由此我们可知,陈洪绶对于人物形象创作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原著,这样创作出来的人物形象不仅真实生动,更充满感情与意蕴,体现了“文人画”“以形写神”的特征。

陈洪绶的《水浒叶子》,每幅画的背景都是留白设计,空白成为了画面组成的一部分,使画面构图产生一种古拙的趣味。对于这一方面的创作技巧,黄宾虹曾经说过:“实中虚白处,不仅要气脉连通,更要有龙飞蛇舞之形,这样才能使画面有灵气、有气势。”恰好,陈洪绶创作的《水浒叶子》中每幅画作的笔墨都不多,但都充满表现力,他借助简单、凝练、概括的线条布置刻画了生动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气质与性格特点。尽管塑造的形象与人们心目中的水浒英雄形象有差距,但是他通过奇崛、夸张的人物造型设计营造了无穷的韵味,让人回味不尽。如,鲁智深,其全身都用长袍覆盖,只有头、双手、半只脚露在外面,其衣纹线条布置长短不一,笔墨自然、流畅,给人一种佛法无边、深不可测的意境。

图2 《水浒叶子》燕青

3.《博古叶子》中的“文人画”因素

《博古叶子》中描绘了中国历史上48位名人的轶事,人物有陶渊明、杜甫、韩信、卫青、董卓等,既有文人雅士,也有千古名将,更有奸恶之徒,他们的形象都在陈洪绶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博古牌的钱数看,陈洪绶安排的贫人基本都是品德高者,如陶渊明、杜甫等。从相关书籍中看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杜甫“留得一钱看”的故事,都表现了古代文人的骨气、清高,品德高尚。从中不难看出陈洪绶在博古牌选角方面的文人心意,将文人的骨气、品德通过博古牌钱数的高低体现了出来,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严厉批评。在古代,文人作画一般追求的是名誉,抒发胸臆,淡薄名利,并不以此谋生,所以文人常给人一种“两袖清风”的感觉,这一点在陈洪绶的《博古叶子》上也有体现。为了更为清楚的了解《博古叶子》中的“文人画”因素,下面从题赞酒令、画面人物、线条笔墨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1)题赞酒令

《博古叶子》的题赞酒令比较简单,意在表现人物性格。通过题赞,观者可以更好的解读人物形象,了解画者的心意,体会画在言外之意,这是陈洪绶在创作《博古叶子》时的一种文人心意。如,陶渊明的题赞中既表现了人物性格特点,也体现了人物安于贫贱的品格,包含着对社会的抨击,引人深思。

(2)画面人物

“文人画”中的人物造型追求神似,而非形似,造型一般都比较简单,这种特点在《博古叶子》中也有体现。如,陶渊明的人物形象塑造就借鉴了唐宋时期的吴道子、李公麟等人的作画技巧,还采用了一些五代时期贯休罗汉画的线描用笔方式,这与传统文人画对待传统态度基本一致,即借古开今,在原来基础上创作,但是“自我作古”。此外,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陈洪绶多采用“高古奇骇”的创作手法。整体风格古致婉约,线条密集,以衣纹描述人物形体,充满了写意情趣。

(3)线条笔墨

在“文人画”中,笔墨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元素,其通过用笔、用墨勾勒出线条结构的变化,与意境、风格等密切相关,因此一些文人常“以书入画”,带有明显的文人审美情趣。陈洪绶作为文人,其所创作的《博古叶子》中也有“以书入画”,主要体现在画面线条上。从《博古叶子》画面笔墨看,陈洪绶采用的线条描述方法与唐宋时期有一些差距。如,唐朝时期阎立本的“铁线描”,运笔精谨,行笔速度一致,用力均匀,线条变化较少。但是吴道子在绘画中融入了书法技巧,线有了方圆曲折,变化明显。陈洪绶进行《博古叶子》创作时,借鉴了唐宋时期线条描述方法,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变,形成了流畅、自然、简约、细匀的运笔风格。如,《博古叶子》中的郑虔篇,线条细匀,犹如春蚕吐丝,给人一定动态感,形成了独特美感,意味明显。

三、结语

综上所述,陈洪绶木刻版画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有着很高的价值成就,值得后人探讨研究。作为一名文人,陈洪绶的《九歌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画作品中都体现了“文人画”因素,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与线条笔墨等方面。特别是人物形象塑造上不追求形似,讲究以形传神,通过留白、线条用笔等塑造人物,将人物的性格、形象充分表现出来,并引发观者共鸣、想象或反思,意境突出。

参考文献:

[1]杨臻臻.意写奇崛传精神——陈洪绶人物画造型语言特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安委.陈洪绶怪诞美的艺术形成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3]权英杰.晚明陈洪绶人物画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4]赵蓓.论中国明代木刻版画中的线“象”[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5]王玉柱.陈洪绶绘画风格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年.

[6]王青灵.陈洪绶绘画狂怪风格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年.

[7]彭贤淑.陈洪绶绘画风格嬗变探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猜你喜欢

基本特点文人画
以现象学“本质还原”方法重新审视文人画理论
“文人画”里写春秋
当代画家 胡石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抗战时期我军军事法制建设的基本特点
浅论文人画的虚实
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关注生成,构建动态高中数学课堂
写意花鸟教学的开展及教学思路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