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静脉输液查对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2016-12-24张桂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执行力品管圈输液

张桂兰 周 莹



品管圈活动在静脉输液查对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张桂兰 周 莹

目的:通过品管圈持续改进降低静脉输液查对缺陷。方法:运用品管圈持续追踪静脉输液查对执行力,对存在的查对缺陷重新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结果:全院护士静脉输液查对缺陷由原来的5%下降到1.72%,实施前后护理查对缺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不断持续改进能够提高护士静脉输液查对执行力,减少护理缺陷发生。

质量持续改进;品管圈;静脉输液;查对制度

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持续质量改进的新模式关注质量督导的全过程,将终末质量评价反馈后的质量控制转化为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时跟踪质量控制,实现信息及时更新,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进入下一个新的改进循环[1]。我院于2013年1月来,将品质管理工具运用于查对流程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护理操作查对流程,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查对执行力不足问题。为此,QCC小组于2015年1月决定再次运用品管圈模式解决查对缺陷问题,整改效果明显,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目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品管圈成员 QCC小组成员11名,由护士长9名、护理部干事1名、实习生1名组成,由护理部主任担任辅导员。

1.2 现状把握 QCC小组针对护士静脉输液中医嘱查对、摆药配药、穿刺、输液接瓶直至患者输液完毕等环节进行为期15 d的监测,监测224人次共4256个环节,静脉输液各环节查对流程执行正确率为95%,其中查对缺陷环节214个,输液查对缺失环节发生比例为5%,平均每天14.3个。静脉输液查对缺陷现况把握见图1。

图1 静脉输液查对缺陷现况把握柏拉图

图2 输液查对执行不当因果关联图

1.3 确定衡量指标 静脉输液查对缺陷环节发生率=214个/15 d=14.3(个/d)

1.4 目标设定 静脉输液查对缺失环节发生率为4.8(个/d),设定理由: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4.3-(14.3×82.2%×81%)≈4.8(个/d)。

1.5 问题解析与对策拟订 利用鱼骨图、因果关联图(图2)将静脉输液查对执行不到位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得出主因是督查力度不足、护士情绪因素、查对方法培训不当;关键中间因素是护士惯性思维及工作忙乱易干扰。根据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原则进行对策选定,按80/20定律选定6项对策,第一,关注重点人群(新老护士、实习生)及关键环节。护理部对每批次新招聘的护士、实习护士均针对查对流程进行专门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新护士、实习生、工作粗心马虎的护士、情绪低落的护士是护士长关注的重点人群,在工作中运用追踪方法学、目视管理等方法,检查医嘱处理质量、输液卡记录、询问患者家属等方式进行督查,查看各查对环节落实情况。护士长掌握科室每个护士的查对缺陷,针对性、个性化督导,纠正不良查对习惯,并持续追踪改进情况。第二,充分发挥质控护士的质量管理作用。护士间班班互控,接班者未发现交班者存在的护理缺陷特别是查对缺陷负有连带责任,纳入绩效考核,最后科内质控数据运用统计工具进行量化分析,对存在的查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追踪,持续改进。第三,加强查对流程的培训,指导护士掌握正确的查对方法。通过调查发现,新护士及应变处置能力弱的护士在遇到突发情况、应急抢救时往往缺乏经验,紧张、慌乱导致查对环节缺失,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借鉴多站式[2]、赛道式培训方法,进行场景模拟培训,重点关注护士在执行紧急、多项护理操作或多人次护理操作时的查对执行力,避免因查对不当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士应急处置情况下的查对执行力。第四,运用习惯的养成训练,培养护士良好的查对习惯[3]。第五,临床护士的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4],说明拥有对他人的情绪评估能力和自我良好情绪调整能力的护士在工作中能取得良好工作绩效。因此,我院开展对护士进行情绪管理的相关培训,培养护士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加强科室人文关怀,及时发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护士并进行心理疏导。

1.6 对策的实施与检讨 运用追踪方法学进行过程监控,追踪患者静脉给药的各个查对环节,监测查对流程执行情况,并将监测数据反馈到QCC小组进行分析汇总。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经过为期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后再次进行为期15 d的监测。监测230人次共4370个环节,静脉输液各环节查对流程执行正确率为98.28%,其中查对缺陷环节75个,输液查对缺陷环节发生比例为1.72%,平均每天4.9个,目标达成率为98.90%,见表1。

表1 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查对缺陷情况比较(个)

3 讨 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患者药物治疗的主要给药形式,准确无误给药是确保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证,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静脉输液操作从摆药到穿刺成功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查对,是护理工作中简化查对流程中频次最多的一项,任何环节的疏忽均存在安全隐患。我院再次将品管圈运用于静脉输液查对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强化护士的查对行为,减少静脉输液护理差错的发生。

品管圈活动增强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了护士的创造性思维[3],培养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查对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护士查对执行力是护理管理者长期探讨研究的课题。随着医学的发展、管理理念及管理工具的更新,任何制度与流程的制定都将需要不断修订与完善。品管圈工作模式强调学习、实施、总结、评价后再进行学习、实施、总结、评价的循环[5],我们将品管圈这一品质管理工具运用到督导查对制度执行力的护理管理中,做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确保护理安全。因此,运用品管圈能够提高护士静脉输液查对执行力,减少护理缺陷发生。

[1] 程 燕,宋丽萍,任 帅,等.新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反馈信息系统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2):139-140.

[2] 李 娜,杨丽萍,王 莉.多站式考试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现况[J].学园,2014(32):88.

[3] 张桂兰,周 莹.品管圈与习惯养成训练模式在护士查对流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2):952-954.

[4] 王生峰,齐玉梅,黄行芝.临床护士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及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5-8.

[5] 邵翠颖,金枉梅,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本文编辑 陈景景)

341000 赣州市 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护理部

张桂兰: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2015-11-19)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1.059

猜你喜欢

执行力品管圈输液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颈枕输液袋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