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体外衔接的思考

2016-12-23李洋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体系基础

李洋州

(广东省河源市卫生学校护理学部,河源517000)

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体外衔接的思考

李洋州

(广东省河源市卫生学校护理学部,河源517000)

面对如今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各自为战的现实,凸显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无序性,要打破这种现状,做好中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外衔接,首先要认识到中高职教育在能力培养上的定位。中职阶段要围绕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围绕专业核心技术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分清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同,也要切合实际对中高职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既要让学生既能在中职学校学有所用,又要为学生进入高职打好基础。因此提出中高职课程体系体外衔接几点思考,让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外衔接更加有序和合理。

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体外衔接;高职高专

2011年由教育部在教职成[2011]9号印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中高职实施衔接,系统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由此提出对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创新,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其前提就是要满足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符合国家教育部对中职、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要求[1]。中高职护理专业的衔接主要是专业对口和课程设置上的衔接,在体外衔接的大环境下,对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应统筹规划,现本校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三二分段对接办学,已取得一些对接经验,为更好的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应首先对过去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解决问的有效方案,循序渐进的改进中高职护理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推进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体外衔接的顺利进行。

1 中高护理专业职课程体系衔接所面临的问题

1.1 对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培养定位落后在未实施“3+2”的中高职对接办学之前,本校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打造护理专业品牌,引领山区护理教育事业,使学校成为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为河源市、珠三角地区乃至广东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护理岗位需要,具有现代服务理念和护理岗位职业能力,能主动服务于城市社区或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初、中级技能型护理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出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忽略了扎实理论知识的学习,短时期内就业有利,而对长远发展不利。而教育部把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并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阶段,由于基础理论知识匮乏,导致创新能力培养受限,限制了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1.2 中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内容部分重复经过对中高职护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对比发现,对于专业基础课如:病理学、药理学、生理学等课程,其内容、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存在大量重复,根本体现不了是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2]。在护理专业课程方面,由于课程分散、独立,相互关联度小,造成课程学时多、重复多、内容缺乏吸引力,直接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大,教学效果欠佳的后果。

1.3 中职考入高职学生公共基础课程与教学脱节现今中职学生生源总体来说初中成绩相对较差,同时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忽略了扎实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本来就没掌握好公共基础课程的中职学生成绩几乎没有进步,而考入高职后对高数、化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更加困难,进而影响专业理论的深入学习。

2 对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所面临问题的思考

2.1 明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中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落后,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划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无意愿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可沿用以往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另一种为有意愿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按照“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的原则,构建新型的护理课程体系[3]。使得中职学生在学完所学课程后,在高职院校能更好拓宽和加深对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里要特别提出中职文化基础课程相对薄弱,要特别注意调整。

高职院校为适应招生人员层次的的不同,对中职升入高职的应加强文化基础课程的衔接,更有利于帮助中职学生对护理专业课程向更深程度学习。

2.2 区别制定高职院校两种生源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中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内容重复的,就需要对高职院校的两种生源区别对待,对于普通高中考入的生源可按照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对中职升入高职的生源可在课程选择上适当调整,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程适当增加高中阶段数学、英语内容的学习,有利于中职学生学习的衔接。同时,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与中职教育衔接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书本,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对比中职教育不是内容的简单重复,而能体现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深度和广度。

2.3 加强中职学校对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视中职学生未进行过高中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相对薄弱,由此引起对高职专业理论的学习困难。宽口径的培养目标是现在中职护理专业的一大教学特点,其优点就是为了使中专护理人员适应当前医疗岗位竞争形势,更有利与今后就业,而忽略了护理人才的持续发展,不利于升入高职的学习,所以在中职院校中对有意向升入高职的学生,要加强学校文化基础课程重视。

3 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体外衔接的思考

本校与深职院三二分段对接办学中,将已有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为基础,从职业面向分析入手,围绕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和不同层次医院、区域疗机构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注重强化学生人文素养、护理技能及文化基础知识的培养,注重护理专业人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形成适应学生发展需要,中高职教育互补、合理分工的中职教育。在高职阶段的文化基础课程设置应满足教育部规定的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般包括思想政治、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课等,在高职护理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顶岗实习的专业教学,应注意做好区别中职的深度和广度。

3.1 基本思路中高职护理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均涉及到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教学活动中应避免中高职教育冲突、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去拓展和深化学习护理专业知识。

3.2 公共基础课程由于中职生源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应首先对新生文化课程中数学、化学等医学相关学科提出最低要求,按基础成绩划分为有就读高职意愿生和无就读高职意愿生,对其分别分班并制定相应教学计划。

3.3 医学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功能是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服务,课程设置应突出护理专业特色并能满足临床护理要求[4],在中高护理专业课程衔接中应避免过多重复,特别是高职教师要选择合理教材,并在教学中合理删除与中职重复过多的知识。

3.4 护理专业课中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应划分为两部分,对有就读高职意愿的应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不能过分倾向于操作而不利于学生升入高职的进一步发展;对无就读高职意愿的应根据岗位要求安排专业课程,且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护士资格考试内容挂钩。

3.5 专业选修课中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专业技能方向如急救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中,在教师指导下自行选择,如此既能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特长,增强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也为升入高职后专业发展方向提前做好准备,更有利于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的衔接。

三二分段培养是中高职护理专业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体外衔接促进护理专业人才发展的有效方式,在衔接培养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只要衔接双方能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找出问题的处理方法,就能不断深化中高职衔接的内涵,促进衔接不断完善。

[1]张东放.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3(5-6):39-42.

[2]霍骁象,赵哲,许俊峰.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70-71.

[3]陈琼,陈瑜.国内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现状述评[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8-79.

[4]陈丽霞,洪迎迎,李辉,等.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3,27(6):1634-1635.

LI Yangzhou
(Nursing Department, Heyuan City Hea1th Schoo1, Guangdong Province, Heyuan 517000, China)

Facing the rea1ity now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1nursing sPecia1ty course system,it high1ights disorder in the vocationa1education.In order to break the status quo,wemust do a good job in higher vocationa1 nursing sPecia1ty Personne1 training in vitro cohesion.First of a11,wemust rea1iz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1education in abi1ity training.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1schoo1,the training of basic theory and Practice abi1ity shou1d be based o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1schoo1, and the higher vocationa1 schoo1's core is techno1ogy and the cu1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1ity.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1education on the ta1ent training,we shou1d a1so be rea1istic of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1education.To 1et the students can study in secondary vocationa1schoo1,but a1so 1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enter higher vocationa1.Therefore we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1 curricu1um system in vitro cohesion to make in the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1schoo1nursing sPecia1ty courses in vitro cohesionmore order1y and more reasonab1e.

nursing sPecia1ty;curricu1um system;in vitro cohesion;vocationa1and technica1 co11ege

10.3969/j.issn.1672-2779.2016.02.004

1672-2779(2016)-02-0007-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王浩东

2015-11-06)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体系基础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